新时期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建议的思考

2019-10-21 08:02江志平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思考建议

江志平

摘要:土地作为城市的载体,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配置,能有效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如何改善土地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土地空间的合理配置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新时期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以保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建议;思考

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众所周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城市土地资产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类型,要提高其开发利用价值。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通过规划、经济、技术和法律等手段,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调控的过程。它主要包含两个含义:一方面,选择适合某一土地单元的用途。对土地资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确定其适宜或主要用途。另一方面,选择了适合一定用途的土地单元。根据土地利用的特点,可对其他具有特征或类似特征的土地单元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识别,确定最佳的土地单元。加强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最大化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资源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土地利用整体效益原则,在土地配置过程中要坚持统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平衡,不可过于追求其中之一。(2)合理用地规模的原则,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发展规模需要与城市的性质、现有的资源以及潜在的建设资源进行匹配,确保符合国家城市体系的发展需求。(3)土地区位选择原则,在配置土地资源时,进一步考虑土地利用区位选择原则,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性效益。因此,实施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建设中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新时期城市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土地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地供需矛盾较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一)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主要以地租的形式配置和利用。其利用结构受到城市产业布局、就业人口以及城市化水平息息相关。但目前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致使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城市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着严重污染问题

新时期,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建设时,由于缺乏对城市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展规划等因素的考虑,导致各种生态问题层出不穷,而城市规划中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工业布局和建筑布局混淆了。尤其是各类工业废水和废渣排放后对我市的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三)外延扩张严重,内涵挖潜不足

现阶段,一些政府在错误发展观和盲目政绩的影响下,采取了拼资源的发展模式。城市用地以“大蛋糕”的形式向外扩张,加大城市新区和开发区的建设,热衷于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因此,城市郊区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围为工业用地,造成荒地和荒地。据调查,除部分国家级开发区外,其他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大部分城市有一定数量的闲置或废弃土地。

三、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的因素分析

(一)城市土地真实价格被隐化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分配方式范围。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一方面,寻租划拨土地的政策给一些单位和个人留下了投机的空间,有的甚至是投机的空间。根据国家的供应用地政策,土地被占用和囤积。另一方面,划拨土地成本低,导致土地盲目封闭,土地利用效率低、粗放重复被禁止,难以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机制。

(二)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的政绩和GDP

为了吸引当地的投资和影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筑巢引凤”。例如,土地价格低、税收优惠、环境舒适等。在资源、土地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下,最大的受害者是土地。

(三)相关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尽管其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具有法律地位,但其威慑力稍显不足,违法成本较低。在某些方面,它增加了违法的可能性。此外,城市规划以城市总体发展为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城市规划为基础,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用地需求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意义。

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应具有前瞻性,以确保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利用规划应从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同时,土地利用规划不仅要注重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还要注重时间的合理配置。建设用地与耕地的关系要协调好,工业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的关系要协调好。规划要明确定位城市功能,适应市场需求,超前规划,注重规划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科学的城市规划必须是以区域规划和城市体系规划为指导的可操作的建设规划。在引导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对土地利用和利用程度的控制,解决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保证了城市发展速度不偏离区域实际。

(二)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和规范土地市场

为了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和规范土地市场。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划拨的土地外,还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向土地开发商提供土地。建设土地市场不仅有利于吸引投资,发展市场经济,而且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助于避免土地利用的隐性经营,减少腐败滋生,增加土地收入,避免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每一寸土地都要进入土地交易市场上市。政府通过在土地市场上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开发的宏观调控,控制进入土地市场的土地总量,调节土地市场,保持供求平衡,避免投机炒作。因此,建立和规范土地市场是保证土地利用公开、公平、公平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

(三)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现阶段,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中普遍利用模型法,其主要涵盖灰色线性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但是,仍然有一些限制。前两种模型属于静态模型,往往不能滿足动态或弹性的要求,即使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无法求解或优化结果不符合社会经济逐步优化和演进的过程。重点应放在系统的长期、全面和趋势描述上,因此提供的答案往往不是最佳解决方案。虽然SD模型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决策仿真和多方案比较,但它是主要模型。同时,在预测方案的优化设计中,一些参数难以准确、任意量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虽然解决了非线性问题,但所需样本量大,训练结果不一定符合实际,而且周期性和时滞问题不能解决,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挖掘城市土地的剩余潜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城市建设要充分挖掘城市土地剩余潜力,加强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因此,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有能力,做好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全面实施各项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正进入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阶段,城市用地需求将继续上升。

五、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法。因此,相关各部门积极听取社会群众预计土地管理部门的建议,结合城市人文特色,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彦.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02).

[2]马姝玮.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初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03).

作者身份证号:362523198212156018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思考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