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下文明旅游传播研究

2019-10-21 10:25陈静
度假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播途径社交媒体

陈静

摘要:随着旅游热兴起,文明旅游行为备受社会关注。各级政府、旅游景点、旅游公司和社会公益组织加入文明旅游传播行列。然而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追求便捷性、丰富性和有效性,催生了文明旅游行为传播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本文针对社交媒体时代背景,结合游客阅读习惯、媒介传播形式,对文明旅游行为传播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交媒体;文明旅游;传播途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003-01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途径。然而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对文化传播产生了破坏作用,甚至一些破坏行为对旅游文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宣传、弘扬文明旅游成为旅游行业乃至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工作。但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的文明旅游传播途径受到游客阅读习惯改变、宣传媒介改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得到受众的响应。这就要求我们结合社交媒体时代特点,对文明旅游传播的内容、媒介和途径进行重新探讨。

1 社交媒体时代游客阅读习惯

社交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内容生产与信息交换平台。对于用户关系的重新界定,使分享、交流、经验和观点成为人们之间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乐于接收的信息传播渠道。社交媒体时代被极大挖掘出来的信息传播特点是交互性,它实现了陌生人之间迅速建立交流沟通关系的诉求,加之即时性、多元化传播渠道、社群化交流形式等特征,使社交媒体成为当今时代人们交流沟通的主流渠道。

然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从传统的纸媒阅读向电子阅读转变,从点时阅读向即时阅读转型,而碎片化阅读成为当今时代人们主要的阅读特征。从旅游行业角度来看,游客的阅读习惯也同样发生了变化,在传播文明旅游信息时是不得不考虑的显性问题。

2 文明旅游的社交媒介传播途径

2.1 社交媒介传播形式

旅游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社交媒介传播形式。旅游者从出发到目的地,再进行景点游历,最终返程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旅游行为的传播。我们经常可以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渠道看到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报道,甚至出现跟风报道的现象。特别是随着QQ、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一大批社交軟件和社交平台的问世,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传播也带有即时性、便捷性、多元化、社群化等特点,对国民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且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大,是传统媒体所不法比拟的。而要改变不文明旅游行为对国民形象的损坏,还是需要通过社交媒介这个游客广泛关注的渠道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活动,才能切实扭转社会舆情。

2.2 文明旅游传播内容

社交媒体时代最为典型的信息传播特征是“内容为王”。游客在追求海量旅游信息的同时,也在关注旅游的周边信息,比如旅游文化、人文地理等信息,在社交媒介中也是点击率较高的传播内容。结合当前游客的阅读习惯和信息接收形式,可以进行文明旅游科普视频的宣传工作,特别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广告、今日头条广告、微博广告等平台进行公益宣传,通过声音、语言和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将文明旅游传播出去,可以利用旅游景点分众传媒渠道、途牛或携程等旅游信息平台进行播放,也可通过在线影院等平台播放《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制作的动漫宣传片,从而吸引不同游客群体的关注;另外还可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发起“转发接力与评论”活动,发动游客群体的作用,提升文明旅游传播效果。

2.3 文明旅游传播途径

在社交媒体时代,要提升文明旅游传播效果,不仅需要挖掘社交媒介的功能,还需要挖掘游客传播信息的习惯。首先,从社交媒介的传播功能来看,可以通过两个主要途径进行文明旅游传播,一是视频社交渠道,包括时下流行的抖音、火山等视频网站,鼓励游客将文明旅游行为上传到网站;二是两微一条等自媒体渠道,包括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传播途径,通过文明旅游公约等活动吸引游客进行线上点评,参与互动转发活动,以达到文明旅游行为传播的目的。其次,从挖掘游客传播信息习惯来看,通过线上购票与预约渠道进行文明旅游行为的传播,通过有奖收看宣传片等活动迫使游客接收文明旅游宣传信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明旅游传播的最终目标是将文明旅游的理念和行为规范传播给游客大众,在引起游客关注、自省的基础上,实现对全社会的呼吁和关注。这既是各级政府、旅游景点的责任,也是社会大众的责任。如何调动大众传播的积极性,成为传播效果及传播范围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时代特征,用游客习惯的阅读媒介才能进行有效宣传与传播,才能形成社会监督体系,从而使传播效果得以体现,这是本文研究立论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焦念涛, 郑向敏, 殷杰. 基于网络文本的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分析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5(3):46-53.

[2] 令狐甜甜. 文明出游 传播文化大国形象[J]. 经济期刊, 2015(2):98-98.

[3] 李艳, 程绍文. 关于“文明旅游”研究的认识、探索与反思[J]. 旅游学刊, 2016, 31(7):3-5.

猜你喜欢
传播途径社交媒体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源自何处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流行甚“High”的网络流行语
警惕环境恶化的新因素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题壁诗歌创作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存继与思考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