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化实践研究

2019-10-21 10:25王佳
度假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王佳

摘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课程体现的搭建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本文从构建思路、构建路径、课程标准建设、课程定位、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对课程标准化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着重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模型构建,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育人轨迹服务。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069-01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开发方法经历了一个从“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建立在教育学理论基础上的“学习理论导向”课程开发——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职业相关”课程开发——与“工作过程”相关的课程开发的过程。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的前提是专业的构建思路,在前者演变过程的这个逻辑上,我们可以很好地进行选择,就是以岗位为逻辑线索和典型工作情景为线索而展开。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性质包括旅游的各个前台与后台服务或管理的岗位,所以我们的逻辑线索一要以部门岗位的设置为基础,二是要根据职业生涯的递进特征为原则。接下来就是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实践专家的共同探讨下进行的一个大框架的构造和细分课程的整理。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保证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递进相一致的原则,并成立重新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各位实践专家填写工作职责调查表和职业发展阶段分析表,综合多方意见,从而提取典型工作任务,这是一个典型的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专业课程课时进一步精确化,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理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当中,课程的改革应在标准化建设中落地。以前,一门课程具有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师授课参照教学大纲。现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内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教与学的内容纲要”,到现在的“学生学习结果纲要”。

我们以《导游实务》课程标准建设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步:对课程进行定位

首先需要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培养目标为:为旅行社、旅游景区培养一线导游服务人员,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导游的必需知识,具有导游服务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其次了解分析其同步与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分析本课程与同步课程平行开设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什么关联性,对后续课程具有何种影响,为哪门后续课程奠定知识、技能基础。

然后确定课程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从教学项目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组织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二步: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

首先确定本门课程需要以岗位能力需求设置项目,突出“导游服务程序”为主线,明确三个基本点,分别是“导游讲解服务”“个别要求处理”“旅游事故处理”。

其次以导游的真实工作情境来承载学习内容,并以导游岗位工作流程安排学习过程。

然后确定确定教学课时的分配。课时分配严格执行理论够用为原则,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合理分配。

最后归纳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找出各自解决办法。

第三步:课程教学设计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需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路,所以创设情境和任务引入是关键。我们以课程中的“导游服务程序”为例进行解读。

创设情境:通过问题创造情境,提出任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导入新课。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领导一行8人来我院访问,导游员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任务引入: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导游员接团前应做哪些服务安排?(导入新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设疑——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渲染学习氛围,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第四步: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包括“课程考核评价成绩构成”和“综合任务考核评价 ”两部分。其中“课程考核评价成绩构成”包括“课程考核评价成绩分值表 ”和“项目考核评价标准及评分表 ”两部分。

在课程标准的编制过程中,编制这一系列的文字和表格不是难点和重点,关键在于如何体现在考核过程中,以什么形式、什么内容、什么评价标准出现,这是需要每位任课教师用心设计的重中之重。

在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教师理念必须有所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体系突出职业生涯递进轨道

在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中,根据我国现代酒店企业经营结构体系特征,结合学生毕业目标岗位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轨道模式递进课程,并结合酒店企业对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标准制定。

2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

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不 仅在一系列实践课程中安排实训和练习,将知识加以应用和深化到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当中,校、行业、社会相结合。

3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建立学习工作站,教师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学知识与学技能相结合,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相结合。

4 理论够用为原则

专业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精心设计每堂课,精心设计课程标准,精心进行学材建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把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实现技术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亮.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优化[J].企业导报,2014(1):169-170.

[2] 逯铮.中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衔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47-48.

[3] 吴呤颗.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24-26.

[4] 董静.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18-20.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