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的效益评价研究

2019-10-21 18:19刘珏霖谢娜娜陈戴生刘水良
度假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效益评价

刘珏霖 谢娜娜 陈戴生 刘水良

摘要:生产性保护是土家族织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在分析湘西地區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进行评价,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湘西地区的6个土家族织锦产地的生产性保护效益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的效益整体较好。为进一步提高湘西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的综合效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土家族织锦 ;生产性保护;效益评价;湘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105-03

土家族织锦作为土家族文化的象征,是湘西地区土家族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非常悠久,能充分体现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特征[1]。随着湘西地区旅游业的兴起,土家织锦技艺的传承也受到空前重视。生产性保护是目前土家族织锦技艺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有关研究也较多,主要集中在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现状、路径、模式等方面,且定性研究居多,对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效益评价的定量研究,暂时还比较欠缺。本文通过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效益的定量评价,探究生产性保护对土家织锦传承的具体意义,使之得到进一步提升。

1 湘西地区土家族织锦保护现状

1.1 保护区域

土家族织锦传承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区在酉水流域附近土家族世世代代居住的村寨。湘西地区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四县的古老村落里,其中龙山县有“中国土家织锦之乡”的美誉,织锦从业人员多达四千余人,以苗儿滩镇为核心,还包括周边的洗车镇、靛房镇、隆头镇、他沙乡和里耶镇、贾市乡、内溪乡等乡镇。

1.2 主要传承人情况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渐渐迷失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大多数年轻人对土家织锦这样的传统民间技艺没有太多的传承热情,最近几年来,湘西地区对土家织锦的生产性保护开始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使他们慢慢关注并加入土家织锦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

1.3 生产性保护的现状

湘西地区对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非常重视,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政策的支持下出现了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公司企业。如武陵源区“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扶贫、公司化运作、农民参股分红等多种形式,拉动2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土家织锦培训,实现了当地农民收入和村落经济收入的双增长。该公司已有5个生产基地,专业培训的员工人数达到1200多人次,产品远销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山县是湘西土家织锦的原产区和主产区,该县在土家织锦的生产性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尝试。2007年龙山县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家织锦协会,2015年又率先发布了我国首个《土家织锦》地方标准 (BD/T1019-2015),填补了土家族民族工艺品标准制定的空白。2011年文化部授予该县捞车河村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土家织锦之乡 ”的称号,同时该村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县现有2000余人从事土家织锦行业,年产值逾亿元,形成了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经济产业。

尽管如此,整体而言湘西地区的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政府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越来越重视,但对生产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颁布很多对鼓励生产性保护的政策,没有形成激励机制。此外土家织锦生产目前大都是小作坊生产,生产模式比较落后,产业链不完善,没有与其他产业充分融合,尚未形成很好的产业融合模式。生产的产品创新性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时尚性不够,不具有较强吸引力。

2 湘西地区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的效益评价

2.1 构建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

土家族织锦的生产性保护,不仅有利于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测评其保护的效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政府和行业人员的判断,对土家织锦的保护和利用难以把控。在此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效益的评价体系,这也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方法。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效益的衡量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政治效益,并具体反映到了19个指标(如表2)。经济效益主要考虑了土家族织锦生产企业的自身发展以及对公司所在地的影响;社会效益主要考虑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对土家族及其人民的影响;生态效益主要考虑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对本土环境的影响;社会效益主要考虑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政治效益主要考虑对当地政府政绩的影响。

确定了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值后,再采用模糊数学十分制记分法,对评价指标评分标准进行分级量化(如表3)。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采用加权评分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最终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级评价,评价等级划分见表4,加权分在8分以上,生产性保护效益很好,6—8分较好,4—6分一般,2-4分较差,2分以下很差。

2.2 湘西地区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评价

目前,土家族织锦的生产性保护区域主要集中在湘鄂边区,湘西地区又主要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永定区和湘西州的龙山县、永顺、保靖、古丈等六个县(区)分布较集中。利用前面的评价模型,分别向张家界和湘西州两地的部分高校学者(20人)、政府主管部门人员(20人)、土家族织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20人)等发放问卷打分表,得到这六个地区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评价结果如下表5。结果显示,武陵源区、龙山县和永定区的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效益整体很好,武陵源土家织锦主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龙山县则已形成产业规模,因此土家织生产性保护的经济效益都在8分以上。永顺、保靖、古丈三地的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整体效益较好,都在7分以上,但因旅游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自身发展能力有限,即便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但综合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湘西地区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发展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产业发展主要靠政府引导。虽然各地政府对土家织锦的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仍以保护政策居多,对促进土家织锦生产利用的政策较少。为了充分发挥土家织锦的生产性保护的效益,各地政府还要继续出台一些促进非遗产业化的相关政策,对从事生产性保护的企业提供税收、土地流转、资金贷款等优惠政策,对农民从事土家织锦生产提供激励政策[2]。

3.2 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龙头企业在湘西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中,也需要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尽管目前湘西地区土家族织锦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大部分都是零星生产的小企业或者作坊,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3]。龙头企业一般都有成熟的发展模式,产业运作能力较好,可以带动其他小型企业的发展,使土家织锦不断升级发展成为一项大型产业,为地方经济和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源。

3.3 引导居民积极参与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土家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土家织锦的生产性保护需要积极引导当地居民的参与,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充满自信,继续发挥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发扬创新精神,通过生产性保护在传承中发展土家织锦。居民可以通过自我创业,或参加当地的土家织锦合作社,或是在龙头企业就业等方式,参与土家织锦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

3.4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要推动其与其他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文化+”的产业业态,并继续推进其与旅游业融合,打造文化传承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 [4]。要推进其与科技产业融合,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借助现代科技来推广土家织锦文化,推进其与电子商务产业融合,拓宽织锦的市场,实现线上线下营销。

3.5 加强文化创意

土家族织锦产品在设计上,不应只局限于传统款式,应加强创新设计,尽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品味,将传统和時尚进行融合。在文化创意方面,还要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高科技进行艺术创新,实现传统图案与现代元素更好地结合。如借助电脑绘制技术使图案更加多样化,利用3D技术在不同的角度呈现不一样的图案等。

4 结束语

土家族织锦生产性保护对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效益还有待提高,各地应积极顺应国家政策,联合多方力量,共同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织锦文化,充分发挥土家族织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心平.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倩.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湘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以土家族织锦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4):107-110.

[3] 冉红芳.当代土家族织锦文化变迁的表现[J].怀化学院学报,2008(7):1-3.

[4] 陈雨,张雅雯.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乡村旅游品牌塑造的发展现状研究——以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为例[J].西部皮革,2018,40(2):91-92.

猜你喜欢
效益评价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气象服务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猛进水库清淤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探讨
沥青厂拌热再生应用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部队区域联合采购效益评价研究
构建科学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