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及对策

2019-10-21 18:19杨利莉
度假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分析对策

杨利莉

摘要:三峡旅游是长江旅游的重要节点,万州是三峡旅游的起点。文章以2016年的数据为依据,分析发现重庆市万州区在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有经济基础良好,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政府对旅游发展越来越重视。但是万州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同时存在着旅游业宣传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使得万州区旅游业的发展相对于三峡其他地区而言发展较为缓慢。万州区同时也面临有相邻区域间的竞争,旅游业本身带来的问题和旅游者对旅游形式要求多样化等威胁。最后提出建议,建议区域联动发展及完善旅游业配套设施,以期为万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提高万州区知名度。

关键词:旅游资源;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146-02

国内对万州区的旅游资源分析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研究水平和实用价值逐步提高,研究的领域逐步扩展,研究的思维也更加全面,創新性更强。郑璐(2008)提出万州可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就地取材,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1]。周芳名(2016)提出乡村旅游在万州旅游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万州未来五年必须大力发展的重要规划,同时分析了万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建议[2]。田世政等(2001)提出把万州作为旅游接待中心必须围绕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方面进行精心建设,加强功能配套,把万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应开发优势资源和特色文化,建设旅游精品[3]。

在三峡游热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万州旅游业发展条件,发阻碍等,分析各种因素,提出促进万州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万州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万州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条件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重庆市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07°55′~108°53′,北纬30°24′~31°14′。区内地势起伏,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平坝和台地极少且零星散份布。境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长江在万州境内流程80.4公里。万州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区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7.7°C。境内植被繁茂,种类繁多。

1.2 社会经济条件

2016年,万州生产总值897.39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00.61亿元。2016年,围绕区委确定的“把万州建成长江上游滨水宜居旅游城市”的目标,全区上下整合资源,不断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经济发展保持增长态势。2016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0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2亿元。

1.3 万州旅游资源概况

万州区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地势起伏大,河流纵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著名的自然景观有:“亚洲第一瀑”——万州大瀑布,潭獐峡峡谷型风景区;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王二包森林公园。万州区因地处重庆境内,其文化多属于巴文化,主要表现是蕴藏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太白岩,天生城,具有独特民俗的罗田古镇,悦君山寨堡文化等。其中国家AAA级以上景区4处。

2 万州区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2.1 旅游开发优势条件

2.1.1 交通优势明显,利于旅游推广

万州是西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坐拥长江黄金水道,长江航运中心地位已显现。同时万州拥有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是渝东北,川东,鄂南,黔东、湘西的交通枢纽,根据国家以及市区规划,十三五期间将基本形成“八高八铁一空一港”的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建成畅通南北、贯通中西、连接周边的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立体交通网络的建立,会掀起新一轮的三峡旅游浪潮,在万州区形成三峡旅游游客集散中心,同时促进万州旅游业的发展。

2.1.2 旅游资源丰富

对旅游资源定义的精确掌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资源分类的科学性,旅游资源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特殊系统。随着社会进化,旅游业向纵深层次拓展,旅游资源的范围也不断扩展[4]。万州区现有各种旅游资源个体130余个,其中市级重点名胜区3个,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市)级森林公园5个,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铁峰山)[5]。现代诗人何其芳故居,东吴折冲大将军甘宁墓,太白岩,天生城,万州西山钟楼,西山碑等。天生城山势雄伟,有刻记石壁《天城石壁记》,西山碑亭上的《西山碑》为黄庭坚行书中的鸿篇巨著,被视为“黄体”风格形成后最早的一次展示,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万州西山钟楼宏伟壮观,与上海海关钟楼齐名,是长江沿岸的一大景观,至今被认作是万州的标志性建筑物[6]。

2.1.3 政府对旅游开发的支持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经过近3O年的努力,已成为国际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朝阳工业”[7]。因此,政府越来越重视万州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万州政府高度注重旅游业的发展,设立了旅游结构调整资金,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万州旅游发展夯实基础。在2017年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四水”建设,具体而言,即建立万州高峡平湖旅游度假区,建立长滩温泉度假区,万州大瀑布申报5A级景区以及开发潭獐峡景区。同时,万州区借助三峡旅游热点,到2021年,建成长江三峡黄金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

2.1.4 雄厚的经济基础助力旅游发展

万州作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在过去的五年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达到880亿元左右,在重庆位列前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6.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5亿元。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达到78亿元。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万州区经济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宣传,加大旅游开发投资力度,为万州旅游资源开发提供资金支持。

2.2 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资源相对分散

万州区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位置分布分散,不利于集中开发。景区未形成专门的直达路线,游览所有景点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如万州青龙瀑布到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驾车需2小时左右。青龙瀑布到最近的西山钟楼也需花费1个小时车程。

2.2.2 旅游资源开发不彻底

万州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彻底性。例如,万州青龙瀑布,实际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结合,在景区内修建了甘宁墓,而甘宁墓也有其历史背景。但由于旅游开发者对历史的不了解,导致其开发时未能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使其目前呈现出来的大部分为自然景观,而在人文方面没有形成吸引点。

2.2.3 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对于旅游的宣传。万州区对旅游的宣传力度存在着明显不足。谈及瀑布,大多数人的反应是黄果树瀑布或者壶口瀑布;谈及重庆,大多数会想到武隆天坑,大足石刻等景区,而对万州的景区知之甚少。宣传上的不足,导致万州景区知名度不高,从而影响景区客源。

2.2.4 旅游业配套设施不完善

影响万州旅游资源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万州星级酒店仅有5家,而全重庆星级酒店共有232家。景区内的住宿餐饮行业情况更为严峻。在信息交流日益加强的今天,万州仍旧没有搭建一个官方平台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万州旅游业的发展。

2.2.5 旅游业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业的生命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服务品质,归根结底是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万州的酒店和旅游景点,无论是管理人员或一般导游,服务员大都未接受过专业教育,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专业人士的不足,发展万州旅游业在未来将有一个瓶颈效应。

2.3 旅游资源开发阻碍

2.3.1 相邻区域的竞争

万州位于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其周围有许多城市旅游资源存在着相似,如巫溪,巫山,奉节等地。相邻地区间存在合作,也必然存在着竞争。由于旅游产品单一,景点规模有限,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宣传力度不强,与临近的旅游区争夺客源是必然会发生的。

2.3.2 旅游业本身带来的问题

旅游业自身是一把双刃剑,旅游业在给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和环境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会为其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作用主要就体现在环境、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万州区在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垃圾增多,废弃物增加,使得万州区市容市貌持续下降,城市环境受到负面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使万州区传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本地居民的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3.3 旅游者对旅游的挑剔程度

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游客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跟团游或者购物游,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业的实质性内容及旅游环境质量。这表明,旅游者对旅游的要求提高,旅游产品需要多元化,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对旅游的需求。而万州区旅游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团队旅游,单人散客较少,且万州旅游线路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较慢,不利于万州旅游业的发展。

3 万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3.1 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在长江三峡工程建成之后,区域与区域间的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竞争关系。对此,可以将两个或者多个区域联合发展,通过旅游将区域联合起共同发展。万州及周边区域大多都受到三峡工程的巨大影响,在发展中可以利用好三峡旅游这块金字招牌,联合发展成为三峡旅游黄金带。同时,万州区作为三峡游线路的中转站,可发展成为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的游客集散中心。

3.2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针对万州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需要加大对万州旅游的宣传力度,宣传万州与相邻地区相比其特色的地方,如万州青龙瀑布。加强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告、咨询服务、网络推广等宣传使旅游景点进入市场,让旅游产品提高在广大潜在游客中的知名度,拓展市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另外,要注重火车站,机场,长途汽车站,高速路出入口的形象,因为这是游客进入万州的第一印象。定期举办旅游节等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在万州停留。

3.3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万州要推动旅游业发展,必须加大与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例如,完善景区交通,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规范旅行社的经营,巩固自身的市场环境,提高人员素质;促进景区酒店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3.4 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万州虽然是重庆第二大城市,但人才资源较为缺乏,特别是这方面专业人才。所以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培养力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为出发点对各景区、各工作人员进行培养,以提高服务环节的协调运作,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位游客从心底深处旅行成为万州旅游的回头客与宣传成员。

4 结论

通过对万州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各种条件分析,万州区的优势是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交通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等。但万州区仍旧存在着不足,其问题在于旅游资源开发不彻底,宣传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的缺乏。其面临的威胁有万州与相邻地区的竞争,旅游业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及旅游者对旅游的挑剔程度等问题。目前,万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区域联动发展,抓住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的机遇,打造三峡黄金旅游游客集散中心,努力培育旅游业的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政府与社会共同作用,促进万州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塑造万州旅游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郑璐.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J].中国市场,2008(13):18-19.

[2] 周芳名.万州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商,2016(35):292-293.

[3] 田世政,程晓明,谢家康.把万州建成三峡库区旅游服务中心的战略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6):34-38.

[4] 郭来喜,吴必虎,刘锋,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3):294-301.

[5] 李晓燕.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

[6] 门户网管理.重庆万州区简介[OL].www.wz.gov.cn.

[7] 楊学锋.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1-17.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分析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