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音乐的美学研究

2019-10-21 07:29郑云元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全球化美学

郑云元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全球化”也在教育、历史研究、文化批评和社会改革等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运用。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挖掘民族音乐的审美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篇论文分为三点进行分析: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全球化视野中存在的必要性;二:如何在当代背景下实现少数民族音乐的自身的价值;三:如何将少数民族音乐与新时代音乐元素进行融合,使其具有新的美学特质。

关键词:全球化;少数民族音乐;美学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全球化视野中存在的必要性

每个民族的传统音乐都记录着这个民族发展的兴衰,都包含着这个民族在某一环境下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状况,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除去汉族共有五十五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各具特色,比如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很多关于内蒙古的诗歌及词曲都描绘了一幅幅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象以及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引起了人们对于草原的无限的遐想;内蒙古民歌《酒歌》也體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以上蒙古族只是作为例子,但其实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都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有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正面临或已经发生了彻底消失的迹象。因此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的保护也广受重视。社会的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分不开的,所有的“新”都是在“旧”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并发展的,因此在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上套用中国的那句古话“做人不应忘本”和成语“饮水思源”再合适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它将我国的各个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融合在一起,五十六个民族看似分离,实际上是将我国紧紧团结在一起,因此从爱国的层面出发,我们更应该将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发扬光大。

二:如何在当代背景下实现少数民族音乐的自身的价值

中国各少数民族音乐,都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特色鲜明,每个民族都与其他各民族的音乐有着很大的区别,乐器也各具特色,大多取材都是因地制宜并具有当地的特点,使人们根据旋律或者看见乐器就能知道是哪一个民族。比如内蒙古,内蒙古的草原非常辽阔,一望无际,因此长调及呼麦是内蒙古音乐的特殊唱法;马头琴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马对于草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头琴拉起来也如骏马飞驰在草原上,铿锵有力。藏族由于地势海拔较高,所以藏族很多的舞蹈动作也是需要含胸完成。其它各个民族也是如此。

但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很多民族音乐也在逐渐被流行音乐所取代,因此对于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播也是较为便利的,虽然就目前来看,民族音乐是在逐渐被取代,但是,通过一定的宣传及重视,民族音乐也可以被广大民众所熟知并接受,进而对民族音乐起到保护的作用。挑战是因为,很多青少年大多受到流行音乐元素的影响,对于民族音乐并不是很感兴趣,并且我国的音乐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这使民族音乐的传播也加大了难度。因此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哲学上讲,世界不是静止的,民族音乐也是一样,不会是停滞不前的,在当代背景下实现少数民族音乐的价值的实施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第一:先保护好现有的民族音乐文化,这就要从教育与宣传入手。教育上: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加入民族音乐课程,使学生逐渐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也可以带学生走进少数民族,近距离接触,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并能够意识到民族音乐是音乐之根。宣传上: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媒体设置相关的节目。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媒体就能了解到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及文化。第二:追根溯源,在保护好现有的民族音乐的前提下,追寻这个民族的音乐产生的背景及有可能被忽略的民族音乐元素。第三:可以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元素进行融合,激发人们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如何将少数民族音乐与新时代音乐元素进行融合,使其具有新的美学特质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人类观念的不断变化,音乐也发生了改变,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是音乐的进步时期,是新时代音乐发展的最佳时期,比如电音以及嘻哈音乐的普及。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某些方面音乐其实是在退步。灵感来源于生活,当人长时间处于一个适宜生存及舒适的环境中时,是不适合创作的,更严谨的说,是不容易出现经典的作品。但无论是进步还是退步,这都是一种必然。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可是现如今很多人对“新”都能够有正确的认知,然而对“旧”的认知却没有深层次的理解,认为所有“民族”的,“传统”的都是时代的保守面,是“过时”了的。所以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在很多人眼里是“土”的,而觉得西方的、国际的是“洋”的,概念上的误区导致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受到了一些人的排挤。所谓新事物是符合发展要求和规律的,不断向前的,健康积极的事物。时代的前进包括音乐的进步总体上是一件好事,包括学习各个国家的新音乐,这是时代和人类共同进步的标志。而旧事物的实质是指落后的甚至腐朽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阻碍社会发展的事物。

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加入了很多电音,民乐其实是可以与电子乐结合的,当电子乐与民乐融合,电子乐收敛了火爆的性格,不再让人觉得嚣张和过火,变得平易近人,而柔美的民乐加入了电子乐也变得多了几分活泼。比如由作曲家傅江宁改编的《小河淌水》,在传统民乐的基础上,融入新潮的电子音乐元素,打破了以往民乐的墨守成规,中规中矩,民乐演奏者们开始后接纳新的音乐元素,让优美悠长的民乐变得动感起来。少数民族歌曲也可以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合,比如台湾高山族民歌《娜鲁湾情歌》,歌手张惠妹用摇滚的方式将这首演绎得惟妙惟肖,加入了电吉他、架子鼓等乐器,使整首歌动感十足。传统音乐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演绎,例如西游乐队演唱的《玲珑塔》,《玲珑塔》是西河大鼓中的名段,而在改编的《玲珑塔中》,演员将快板、二胡和很多现代音乐元素结合之后,听起来朗朗上口,将现代音乐融合进传统音乐里,也被很多人接受。当然摇滚乐及流行音乐里融入民族音乐也是别具一格,例如谢天笑的歌曲《潮起潮落是什么都不为》就加入了古筝,整首曲子很流畅的完成,并且不显得突兀。将少数民族歌曲进行改编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杭盖乐对演唱的《嘎达梅林》,加入了电吉他和架子鼓,但是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也丝毫没有递减,整首曲子用蒙语和汉语演唱,第二段开始变奏,从快板到慢板,并加入了马头琴,慢板部分由女歌手哼唱,然后又回到快板。整首曲子完整且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无论是何种方式的结合,其目的都是将少数民族以及传统音乐传播到祖国乃至世界各地,发现少数民族音乐的美,以及民族音乐对音乐发展的重要性。世界的变更及发展并不是阻碍我们保护传统音乐发展的因素,而是正因为我们要更好的寻求发展才更要重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及保护。

参考文献:

[1]宋生贯------------《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

[2]宋生贯------------《“和而不同的生命机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思考》

猜你喜欢
全球化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新旧全球化
生活美学馆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净能源危机:特朗普的贸易战与全球化的终结
全球化陷阱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