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高、中海拔茶叶生长气候分析

2019-10-23 05:29阮惠瑾余会康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最低气温春茶海拔

阮惠瑾,余会康

(1.福建省周宁县气象局,福建 周宁 355400; 2.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福建 宁德 352100)

气候是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生态条件之一[1-2],气候要素不但影响茶叶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对茶叶品质更是影响显著。气候变化下,气温、光照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发生变化可直接影响到茶叶产量、品质及其种植布局,其中,温度又是影响茶叶品质、产量等的重要因子,水分与日照等与各季茶叶新梢生长也有密切关系[3-5]。高、中山多云雾,林木覆盖密,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茶叶滋味鲜醇品质的形成[6]。有关海拔高度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国内外已有报道。舒庆龄等[7]研究得出,海拔500 m以上成品茶8项审评因子得分均高于海拔200 m以下茶叶。汪春园[8]等研究表明,山区相对低温环境造成茶叶新梢缓慢生长是形成高山茶香的主要原因。闽东地区为福建省茶叶主产区,地形多为中、高山,其中,周宁县是高差悬殊的高山茶区。目前,因海拔差异形成的气候条件不同对茶叶生长影响的研究还较为鲜见。本文对2016—2018年周宁县高中海拔茶叶生长气候进行分析,为周宁县高山茶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品种结构调整、规划布局与茶叶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周宁县茶叶生产基本概况

周宁县地处闽东宁德市的西部,县域面积1 046 km2,人口21.8万,境内海拔高差悬殊,海拔平均达800 m,森林覆盖率高(>72%),长年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盛行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14.9 ℃,年降水量2 049.3 mm,年日照时数1 563 h,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同期,雨量充沛,日照适宜,高山地理环境和山区气候有利于茶叶生长。周宁县是福建省传统绿茶产区和闽东高山茶区,全县大部分茶园地处高、中海拔地段,因高山土壤、云雾、气候等原因,其茶质上乘,历来具有显著高山茶的品质特征。茶叶也是周宁县一大产业,几乎村村产茶,茶叶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增加了山区农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周宁官司云雾茶、高山云雾茶分别于2011、201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2 茶叶生长主要气候条件与指标

1.2.1 茶叶生长代表站点选取

选取近3年(2016—2018年)周宁县国家基本气象站(简称周宁县站,海拔899.3 m)和玛坑乡自动气象站(简称玛坑乡站,海拔657 m)气象观测资料,分别代表周宁县高、中海拔茶园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由于玛坑乡站无相对湿度、日照时数观测要素,这2个要素参照周宁县站。2016—2018年周宁县站年平均气温为16.0 ℃,年降水量为2 399.5 mm,≥10 ℃年活动积温为4 922.4 ℃·d-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8.9 ℃、最高气温为33.6 ℃。玛坑乡站年平均温度为17.1 ℃,年降水量为2 229.1 mm,≥10 ℃年活动积温为5 323.3 ℃·d-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1 ℃、最高气温为38.0 ℃。

1.2.2 茶叶生长的主要气候指标

以相关文献中茶叶生长的主要农业气候指标为依据[9-11](表1),采用气候指标判别法对2016—2018年周宁县高、中海拔的茶叶生长气候品质进行分析。

表1 茶叶生长的主要农业气候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叶各物候期主要气候条件

从2016—2018年茶叶生长物候期来看(表2、表3),周宁县3月茶叶开始萌动和抽梢生长,4—10月分别为春、夏、秋3季茶叶生长和采摘期,也是茶叶生产主要时期,光、温、水等气候条件在此期间对茶叶生长产生重要影响。3月为早春季节,该月份周宁县站与玛坑乡站平均气温都>10 ℃,有利于幼梢生长,但受春季冷空气影响,周宁县站有出现-1.2 ℃低温,有冻害发生,玛坑乡站有出现2.7 ℃低温,有寒害发生,对早茬春茶生长不利。4—5月春茶生长旺盛期,周宁县站与玛坑乡站平均气温都>18 ℃,高温<35 ℃,有利于春茶快速生长,但周宁县站还有2.9 ℃低温,仍然还有寒害发生,对春茶生长还有一定影响。到了6—7月夏茶生产阶段,气温明显升高,周宁县站与玛坑乡站平均气温为23~24 ℃,十分适合高山茶叶的生长,周宁县站高温<35 ℃,玛坑乡站由于海拔相对较低,有出现38 ℃高温,对品质会产生一定影响。进入8—10月秋茶生产阶段,气温又有所下降,2个站平均气温都在21~22 ℃,高温也下降到33~35 ℃,其中,玛坑乡站仍然有35 ℃,对秋茶生产还有影响。11月至次年2月,玛坑乡站气温仍然可达10 ℃左右,部分茶叶仍然可以生长,因此,还有冬茶可生产。周宁县站平均气温为8.2 ℃(<10 ℃)逐渐进入茶叶休眠期;玛坑乡茶叶由于进入秋冬气温较高,茶叶休眠期相对延迟。一年最低气温常出现在1月份,周宁县站最低气温可达-8.9 ℃,玛坑乡站1月最低气温为-3.1 ℃左右,高、中海拔都容易出现冻害天气,但由于此时茶叶多已进入休眠期,茶树老叶抗冻能力较强,受冻害天气影响较小。

表2 2016—2018年周宁县站茶叶物候期与主要气象要素

表3 2016—2018年玛坑乡站茶叶物候期与主要气象要素

从水分条件来看,周宁县站与玛坑乡站各生长期降水量相近,高海拔茶园降水略多,其中夏茶生长期降水最多,3—10月茶叶生产期平均月降水量都>100 mm,能够满足茶叶生长需要。此外,全年高、中海拔茶园空气相对湿度都>80%,茶园空气长年湿润,都有利于茶叶良好品质的形成。

从光照条件来看,3—10月茶叶生产期平均月日照时数为147.4 h,月际变化为104.1~220.3 h,平均月日照百分率为37.8%,适宜茶叶生长的光照条件(<45%)。其中春季(4—5月)日照百分率为32.9%,为茶叶生产期(3—10月)中最低,而秋季为最高。表明光照条件十分有利于周宁县高、中海拔的茶叶生长,尤其有助于春茶良好品质的形成。

2.2 气候品质总体评价

从2016—2018年周宁县高、中海拔地区气候条件对茶叶生长影响评价指标(表4)表明:2016—2018年周宁县中海拔地区平均≥10 ℃年活动积温为5 167.7~5 431.6 ℃·d-1,平均每年都超过5 000 ℃·d-1,适宜茶叶生长的热量需求;周宁县中海拔地区主要气候指标均适宜茶叶生长,而高海拔地区平均每年≥10 ℃年活动积温都略低于5 000 ℃·d-1,茶叶生长的热量条件略为不足,高海拔地区除了≥10 ℃年活动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外,其他主要气候指标均适宜茶叶生长。

表4 2016—2018年周宁县站与玛坑乡站茶叶生长主要气候值与适宜性

3 小结与讨论

从光、温、水气候条件来看,气温对周宁县高中海拔茶叶生长影响最大,尤其是3月春季,平均气温>10 ℃有利于茶叶春梢快速生长与叶片伸展,但受冷空气影响,高海拔冻害、中海拔寒害对早春茶叶生长又产生一定制约作用,因此,周宁县高、中海拔茶叶生产主要加强防范春季寒冻害。中海拔地区夏、秋季节有>35 ℃高温,对茶叶生长会产生一定的热害影响,而高海拔地区夏、秋茶叶生长期间一般无热害影响。周宁县高中海拔春、夏、秋季节降水丰沛,月均降水量都>100 mm,生产季节茶园空气相对湿度都>80%,日照百分比都小于45%,空气干燥度都<0.7,这些条件都十分有利于茶叶生长需求、产量形成和品质保障。

周宁县中海拔地区主要气候指标都适宜茶叶生长,而高海拔地区除了≥10 ℃年活动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较适宜外,其他主要气候指标都适宜茶叶生长。综上,周宁县高、中海拔地区在3—5月春茶生长期间应防范低温寒冻害天气,可通过铺设稻草、覆盖薄膜、茶园熏烟等措施,加强春茶的防寒防冻,减轻茶叶寒冻害影响程度,尤其是高海拔地区更要重视春茶的霜冻害防范,除了加强防冻措施外,可以通过品种结构调整,种植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减少冻害损失。周宁县中海拔地区夏、秋季节主要防范茶园高温热害,可通过茶园周边种植遮阴林木、修剪刈割、喷灌浇水等措施,减少茶园高温热害影响。

猜你喜欢
最低气温春茶海拔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高海拔的甘南
春茶不宜贪尝鲜
日光温室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模式的建立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春茶不宜贪尝鲜
浙江泥质海岸带巨桉引种试验研究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数学选择题练习
茶乡“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