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曾跑城

2019-10-24 11:20
南方周末 2019-10-24
关键词:公署西门邢台

尧山壁

1944年,侵华日军陷入困境。统帅部将驻冀南地区一一○主力师团和驻邢台第一混成旅团撤走。八路军开始战略反攻,准备解放邢台。一直躲在济南的国民党河北省二十二区督导员任晓民匆忙赶到邢台,以接收大员身份接管了顺德道尹公署。为了抢占地盘,他网罗邢台周围各县汉奸、伪军三千多人,组成保安部队,自任司令,委任任县刘超群、南和刘磨头、威县和梦久、巨鹿张伯奎四个铁杆汉奸为旅长,准备死守,阻止八路军攻城。

八路军1945年9月初开始围城,攻城部队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由秦基伟、何政文领导的太行军区一支队,二是由何济林、贺亦然、张西三领导的冀南二分区部队,三是由胥光义领导的冀南四分区西支队。隆尧县的县大队区小队也去参战,十五岁的表哥也在其中,摩拳擦掌地对我说,要杀敌立功。

围困在城中的,有一个李和曾京剧团,从天津过来的,住在马路街中国大戏院(后改名人民剧场)。任晓民自称小诸葛,虚张声势,要点李和曾的《失空斩》,部下以为不可,让外人知道“打扫街道的俱都是老弱残兵”,就要“失街亭”。任晓民为鼓动士气,要点《大保国》《定军山》《战长沙》《阳平关》。李和曾说,我学的是高派,你点的都是谭派戏。谭派特点是苍凉悲壮,略有沙音,“云遮月”。高派的特点嗓音高亢,悲怆激昂,用的是“疙瘩腔”。我会演的戏有《走麦城》《击鼓骂曹》《哭秦庭》《煤山恨》《碰碑》《白帝城》《七星灯》《马嵬坡》《高平关》,随你点。任晓民一听,都是失败、死亡的悲剧,扫了兴,也就不要他唱了。但是下令没收戏箱,拉回道尹公署院内,以示惩罚。

任晓民定下军令状,命令刘超群守东城,刘磨头守北城,和梦久守西城,张伯奎守南城。三支攻城部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攻城计划,冀南二分区攻东门,佯攻南门,太行一支队攻北门,冀南四分区攻西门。各自侦察地形,选择突破口和进攻路线,构筑工事,赶造云梯,四分区利用火车站水塔作瞭望台,观察城内敌人动静。

9月23日夜,正是农历八月十五。太行部队占领北关电厂,切断电源,城内一片漆黑。23时,邢台四周枪声大作,攻城战斗全面展开。二分区选择了东城门北侧高处为突破口,利用云梯登上城头,很快拿下东门。北门外护城河深,不易抬云梯过去。借夜色掩护,战士们扛炸药包接近北门,半路上被敌人发觉,改用头顶方桌外加湿棉被,把炸药送上去终于炸开了城门。先头部队沿长街向南,攻占了敌人指挥部。四分区强登西门,最后东南北三面包抄,把两千名敌人压在西门门洞,迫使他们放下武器。

24日凌晨4时结束战斗,除任晓民、张伯奎趁乱坠城逃跑外,生俘敌人3200名,缴获轻重机枪33挺,长短枪2100支,炮1门,汽车1辆。邢台宣布解放,红旗插上清风楼。冀南二分区专员任夷(任仲夷)为第一任市长,市政府设在西门里道尹公署旧址。任市长在院内发现了戏箱,问清来由,立即交还李和曾剧团。

李和曾夹杂在欢庆的人群中,热泪盈眶,乘兴走遍四门,观察战斗情况,为胜利鼓舞,脚步越走越快,走着走着想起了《徐策跑城》,马上折回去决定当晚就上演,慰问英雄的八路军。谁说他只唱高派,麒派戏也会演呢。晚场不仅演《徐策跑城》,还加上前边的《法场换子》《举鼎观画》,连成一出大戏。听到“忽听家院报一信,言道韩山发来兵,叫家院带过了爷的马能行,看是何人来到临”,台下掌声雷动。接着跑圆场,他像白天看四门一样,越跑越快,比平时多跑了十几圈,直跑得大汗淋漓。最后一段原板:“湛湛苍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血海冤仇终须报,只是来早与来迟。”李和曾临时抓词:“太行山发来人和马,冀南还有三千兵。”满院子人都站起来鼓掌喝彩。第二天商定,剧团由冀南行署收编,移师南宫,一直唱到解放初,中间还应邀到西柏坡慰问演出。

猜你喜欢
公署西门邢台
雪落西门
黄昏
A preliminary study on Whether binding theory is adapted to the reflexive pronouns in Chinese and ziji‘self’in Chinese
西门法官
巧上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