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2019-10-25 02:01蒋超霞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蒋超霞

【摘 要】本文论述巧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做法,基于案例教学的原则、视角及策略,提出教师要遵循案例的冲突性与典型性,引导学生转换角度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有效地提炼归纳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中政治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058-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结合一定理论开展讨论或争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以达到掌握理论和启迪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教学法被许多教师运用在教学中,利用其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设身处地地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一、案例教学的原则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案例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政治教学,但并不是每一个案例都与政治的教学目的相符。要想政治教学更高效,就必须遵循案例教学的一些原则,其中案例的冲突性和典型性对于教师选择案例来说很重要。

(一)冲突性,有讨论价值。案例的冲突性,就是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讨论与争辩。由于学生认识的差异,案例的冲突性导致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会存在分歧。有的学生认为是对的,而有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这样就存在差异,从而激发学生认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明确认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注重案例的冲突性,让案例有讨论的价值。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时候,就选择具有冲突性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时候,笔者选择一个生活中物价不断上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由于物价上涨,很多生活用品的价格不断提高,比如猪肉的价格上升,对此人们必须要加大自己的开支来满足平时生活的需要,从而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负担,于是人们选择减少其购买量。但是对于养殖户来说,由于猪肉的价格不断上升,他们所获得的利益也会相应地增加,他们就会加大养殖量。针对这种差异性,要求学生讨论价格变动的影响,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看法。

案例的冲突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由于他们的观点存在偏差,每个人都想尽各种方法来说服对方,试图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仔细思考来让自己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通过思维的碰撞,最终得出有用的结论。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具有冲突性的案例,提高讨论的价值。

(二)典型性,能说明问题。案例的典型性,就是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能够有效地教给学生知识,增加教授内容的可靠性。同时,典型性的案例还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让他们在学习政治的时候更加轻松,从而对政治学习始终充满着热情,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最终让政治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的时候,就选择典型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以有效地说明问题。在讲“货币的职能”这部分知识时,针对“价值尺度”这个职能,举出一件衣服的标价是 50 元、它的价格标签是 50 元的例子;针对“流通手段”这个职能,举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例子;针对“贮藏手段”的职能,举出今年拿 100 元买黄金,过几年黄金价格不断上升,可以得到 10000 元的例子;针对“支付手段”的职能,举出欠债还钱的例子;针对“世界货币”的职能,举出人民币可以在各国不断流通的例子,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货币的五大职能。

案例的典型性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面对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往往一个典型性的例子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在学到比较难的知识点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很困难,学习政治的热情就会长久不衰。

二、匠心独运,捕捉案例教学的视角

在选择好案例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样。教师要巧妙捕捉案例教学的视角,引导学生抓住本质来进行分析。

(一)转换角度。同一个人,对不同的事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在正面分析得不出结果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一个角度,利用辩证思维对案例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同时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间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抓住本质。对同一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其本质并不会发生改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全局看待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不拘泥于题目中的小细节,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不纠结于某一个细节问题,不钻牛角尖,让自己的认知更加明确才能让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分析效果。

三、拾级而上,强化案例教学的策略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将案例分析出结论的,而是要脚踏实地、按照步骤来分析,顾及案例的方方面面,才能将案例分析得更加全面和客观。笔者主要通过提炼归纳和实践应用这两个策略来强化案例教学。

(一)提炼归纳,形成认知体系。分析案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却是不容易的。在分析之后,学生需要对案例分析过程进行提炼归纳,用政治知识来进行解释,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将实际联系理论,利用发散思维,才能在提炼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国文化”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提炼归纳,让他们对政治的认知更加明确。在讲“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主要利用 PPT 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本节课开始的时候,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视频,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感叹不已。之后,提问学生: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前三个文明古国由于某些因素停止延续,但是中国文明的发展却一直没有停止,这显示了中国文化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学生经过思考,说出“源远流长”,笔者肯定了他们的说法。緊接着,用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史书典籍的分类,并总结两者的地位、特点和意义,最终说明它们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这样,学生就认识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发展来证明这个特征。

通过提炼归纳,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政治知识来解释,从而对政治的好感不断上升,进而让学习效率更高。

(二)实践应用,提升综合能力。在对案例分析提炼之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已有一定的深度,接着就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生活现象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强化知识,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最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实践应用,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学完本节课内容之后,为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笔者让学生判断所举的例子是何种联系,例子如下: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时势造英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风不起浪;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然后对照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

总之,案例教学法可以为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能有效提高政治教学效率。但是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完全没有缺点的教学方法,其能否发挥最大作用,主要取决于教师所选择的案例的优劣性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性。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时,只有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合适的案例,才能达成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 谷.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7(6)

[2]李青云.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4)

[3]陈志洋.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J].读与写旬刊,2016(13)

[4]孙海云.浅析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