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作文的“理性美”

2019-10-25 02:01温燕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

温燕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三学生议论文写作现状,论述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以提升作文的思想境界的策略,使学生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说理,写出理想的议论文。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思维训练 有序得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131-02

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恰当地巧妙地进行说理,科学地用论据证明论点,让人心服口服。为此笔者针对高三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然后从总体上提升学生作文的思想境界,写出得体的议论文。

一、高三学生议论文写作现状

我们从近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的研究中发现,新材料作文题型是目前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材料多为社会热点,且具有价值引领作用,具有指令性、限制性。材料中的情境具有多元性。此類作文题体现了在高考中“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它突破了束缚和限制,使学生有话可说,但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学生不易写深刻,易写成空话、套话。

二、说理的深刻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学生通过语言应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使其思维更加深刻、敏捷、灵活,更具批判性和独创性,从而提高其思维品质。也就是说,语言与思维是相伴相生的。“语言既是引起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因,又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从这一点上来看,语言的发展即思维的发展。提高思维能力,即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能使文章说理更深刻。

三、思维训练及有序得法

思维,被恩格斯誉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结合学生阅读和表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过程,掌握思维方法,突破议论文写作瓶颈,使学生的作文上升到“丰富”“深刻”的层面。

所谓“有序”,就是有条理,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进行有效训练。所谓“得法”,指的是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到“审准题目,避免观点模糊偏中心;照应文题,避免开篇离题被扣分;取舍论据,避免枝蔓横生无重心;精准说理,避免生拉硬拽贴标签”。在这个总纲之下,采用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并模仿,最终掌握写法。

方法一,学会使用副词,增强说理的逻辑力度。重点用好“当然”“其实”“然而”“的确”“同样”“因此”“尽管如此”“由此可见”“不仅”等词。以《人民日报》关于“知识付费”的时评文章为例,为学生示范。要求学生围绕“知识付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学生示例:

“知识付费”的求知方式有利有弊,不可全盘否定,亦不可一票否决。知识付费帮助许多人解决燃眉之急,但也逐渐吞噬人们的思考能力。古人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尚且知道思考的重要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它?而在当代,我们只要上网一搜一问,答案便清清楚楚地摆在眼前,你不必思考答案怎么得来,也不会探究答案的对与错。因此,当你习惯于如此简单、快捷、长期地得到答案时,你便失去了主动思考,而是对“知识付费”形成依赖。由此可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并将思考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变成互联网的傀儡。

无论是课内所学的文章,或者是课外阅读的文章,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给学生仿照,让学生慢慢学会用副词来规范自己的表达,使作文语言表达收放自如,言之有物。

方法二,学会用整散错落的句式展开论述。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中心明确,议论说理有力度,而且还应注意叙述有文采。如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中心话题,让学生进行整散句的训练。学生示例:

重庆一辆公交车因乘客与司机争吵而至整车人丧命。这一事件令无数人痛心,从中体现出来的除了乘客素质不高,不考虑他人安危的问题,还有坐在车上无人劝阻冷漠的态度。如果人人都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激烈争吵漠不关心,没有人出来做一个“和事佬”,那么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就应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并尽可能帮助他人,我们不是活在世界之外,而是活在世界之中,我们改变,世界就会跟着改变;我们快乐,世界就少一分苦;我们做了对的事,世界就少一分恶;我们帮了一个人,世界就少一分不幸;我们站出来,世界就多一分友好与温暖。这次重庆公交车事件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车生命的逝去,让我们做出些改变。

选择社会热点,让学生用整散错落的句式展开论述,文章增强了气势、调节了音律,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说服力。

方法三,抓住一个点,将之作为议论的出发点。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都会通过抓一些关键词来提纲挈领地把握内容的重点,因此对论据展开论证时也要抓住某一个点来推开说理。以李咏梅自我超越源自不懈的努力的事迹为例,学生示例: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李咏梅从“菜鸟”到“专家”的逆袭,向我们诠释了“自我超越源自不懈的努力”的道理。作为长征二号 FY11 火箭的质量主管,却不是科班出身的专家,刚到长二 F 质量处的时候,各种专业术语对她而言就像天书,但她骨子里有着军人不服输的个性,不懂就努力去学,不熟悉工作流程就多向人请教,只要能参加的会议,她都去旁听,从中揣摩学习提高。因为知道自己不是内行,她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不到一年,她就成了长二 F 火箭的质量主管。

这种抓住一点推开说理的方法往往能把议论往深推进,事例的说理意义也就便自然显现。

方法四,全文架构要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的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或为对立,或为互补,或为同构。针对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以 2018 年全国卷 3 高考作文题目为例(互补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三条标语是四十年改革开放不同历程的标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让中国变富(物质、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让中国变美(环境、生活);“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让中国变强(精神、信仰)。这三则材料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来谈,犹如三个时代的主旋律,都偏重于一个方面的发展,未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全面的、整体的视角分析问题,将三个方面互为补充,将三个方面整合架构文章,突出主题:通向复兴的阶梯—— 经济、生态、思想建设。

总之,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要有可操作性、可仿效性,使学生能在训练中尝到提笔成文的甜头。这种运用文字的训练的方法,慢慢训练,久而久之就会将这种训练转化为写作的内驱力。有了这种内驱力,学生的考场作文也自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张 华.把作文写深刻—— 运用矛盾技术,写出深刻句子[J].语文教学通讯,2015(16)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突出“重围”
深入挖掘,妙笔生花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让议论走向深刻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
再谈说明文到底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