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方法

2019-10-25 02:01蒋科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乐感钢琴教学培养方法

蒋科

【摘 要】本文论述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具体方法,提出要在基本功训练和乐曲演奏中培养乐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发挥音乐想象力,从而准确地敏感地捕捉音乐之美,并在钢琴演奏中精确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钢琴教学 乐感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167-02

在音乐界,钢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钢琴教学也成为当今热门的学科之一。然而,当前钢琴教学往往以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致使一些学生虽然演奏速度较快而且演奏技巧相当娴熟,但是所演奏的乐曲却没有任何感染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缺乏乐感训练导致的。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乐感。虽然好的演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由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决定,但是演奏者本身的乐感是决定其能否熟练流畅地弹奏好乐曲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常钢琴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采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乐感,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良好乐感。

一、乐感学习的重要性

可以说,乐感是音乐演奏最关键的环节,它关乎演奏是否能展现出音乐的灵魂,是否能让整个音乐具有较好的感染力,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乐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下:(1)学生通过对乐感的学习,能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给予音乐作品内涵完整的诠释,能够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融入适宜的演奏风格和娴熟的演奏技巧中,这样弹奏出来的音乐更加生动、饱满;(2)学生的乐感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演奏效果的大力提升,在乐感的刺激下学生会不断地主动分析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3)学生通过对乐感来学习,会逐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力,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二、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具体方法

(一)在基本功訓练中培养乐感。就如何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来说,这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任何一种弹奏方法的学习都是以表现某种音乐的旨意为主要目的,任何人在学习中都不能违背技术训练所包含的科学规律。基于此,学生在学习时要充分掌握每一个音的训练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基本功扎实且乐感又比较好的学生。比如,在学生进行演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较夸张的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速度、不一样的表情以及不同的触键方法进行训练。具体说来,可以让他们用比较缓慢的连奏方式诠释出比较伤感的音乐,可以用比较有力的断奏音演奏出比较威严的音乐,可以用轻巧快速的手法演奏出随心所欲的情绪。换种说法,即学生要用心去训练基本功,在弹奏的过程中要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进行较深层次的心灵体会,这样在弹奏时才能用无意识的音乐行为诠释出有意识的音乐行为,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培养乐感。

具体说来,钢琴的触键方法与所发出的声音是紧密相连的,正是因为此,一旦学生对手指触键的基本方法已经熟练掌握之后,就要反复练习多种不同的触键方法。简而言之,触键方法的不同会使弹奏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弹奏时只有做到触键匀称轻快且能够自由控制,才能将莫扎特音乐中的明亮与热情弹奏出来。又比如,若要想演奏出巴赫音乐中的动力十足、铿锵有力的旋律,那么在触键时手指就要富于弹性且要做到坚实沉稳。再比如,肖邦的音乐多以柔美抒情为主,学生若想演奏好它就需要掌握比较多变的灵活的触键方法。很多乐曲中,因为有不同的强、弱、断音之分,因此就需要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在触键时,要遵循连音饱满充分、断音活泼生动、弱音不虚软、强音不砸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而明白不同的触键方法所能够达到的不同目的。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乐感之间不同的微妙关系,也为了让学生明白触键方法与音乐的不同的原因,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认真体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对美的声音的自觉追求。

(二)在乐曲演奏中培养乐感。乐曲应该怎么演奏才能表现得更加生动感人?即在演奏乐曲中通过乐感将基本情绪中的情与感尽情展现出来。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要明白这种好的乐感表现根本不可能是一次性就可到位的,若想达到一定的要求就必须经过长期积累与反复练习。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注意对乐感的准确把握,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用音乐的呼吸与音乐的语言展现音乐的魅力,知道用乐感所串起来的每一个音来表现音乐的整体性。在具体演奏过程中这些一个一个的音并不是孤立地单调地存在,而是充满感情的、饱满的生动的声音,让学生在练习中能够准确运用所获得的愉悦感去刻画乐曲。乐感看似非常奇妙,但它是一个看不见、抓不着的存在,如同埋藏在乐曲中的隐线。一首乐曲中的每个音都需要经过乐感这根线穿起来,要不它们就不能像连串的珠玉般闪闪发光。也因为有这根线所以每个音才得到更好的衔接,才能充分呈现整个乐曲完整统一的美。笔者认为,在乐曲演奏中要想培养乐感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弹奏歌唱性旋律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整个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学生最好的分析者。他不仅要将乐曲中的结构特点以及自然起伏的旋律为学生仔细分析,而且还要帮助学生追求乐段与织体的清晰性以及声音的颗粒性,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使整个音响更富有魅力、更具透明感。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有的放矢。若想在弹奏歌唱性旋律中对学生好的乐感进行充分培养,就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在节奏感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我们所说的节奏感,其所指的不仅是要深深体会和准确把握每个拍子的弹奏,而且还要掌握正确的韵律,学生的节奏感训练基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更扎实、更能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由于心理或技术上的原因,某些学生弹曲子时节奏非常不稳,有时慢有时快,整体速度不统一,这样的弹奏如何能将正确的节奏感表现出来呢?还有的学生虽然拍子没有任何差错,但是在弹奏的过程中把每个音弹得一样响,根本没有节奏上的强弱感,这样的演奏方式缺乏生动性,总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枯燥感觉。只有对学生进行较为严格的节奏训练,才能让其在弹奏过程中表现出正确的节奏感,才能更加明确基本节拍的强弱程度、快慢程度,从而也明白规整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不论是现代乐曲还是古典乐曲,平均、规整的节拍都是最重要且是最基础的,要想随机作出相应的处理就只有掌握好这一点。

3.对演奏的完整性应给予重视。通常来说,好的乐感需要完整的演奏才得以体现,因此乐感与演奏之间的完整性是相互统一的。在这里,我们不得不重视一个问题,即学生在演奏前必须能够选好与自己演奏程度比较适应的曲目,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控乐感。好的乐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练习钢琴的兴趣,而且还能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学生钢琴技术上的某些问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偏爱选择难度较高的曲目。这些曲目技术难点较大,在演奏中学生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心思注重演奏技巧,但同时又不能抽出太多精力关注乐曲中乐感的表现,因此弹奏出来的乐曲听起来支离破碎不能表现什么具体的内容,也根本不能完整连贯地弹奏出整首曲子的节奏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比如,选择弹奏技术难度较为适中的曲目,从而使学生的乐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得到整体培养。这样在演奏过程中不仅没有过多的技术负担,还可以使演奏变得更为完整流畅。

4.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乐感。在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学习音乐中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从这一点说,乐感的培养离不开想象力的有力支撑。钢琴教学的过程,就是将实践与理论整体结合的过程,在学习中需要将音乐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实践技巧有机结合,而如何结合则需要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为主要前提。因此,学生就要在心里形成对音乐的充分感受与深刻认知。也就是说学生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畅游。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为了更好地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断追求的目标就是非凡的艺术想象力,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跟艺术想象力相关,是艺术想象力发挥的结果。比如,学生用钢琴弹奏民族乐曲时,要求乐曲总的音响如同古筝般那样明快流畅,追求的是一种轻快自然且较强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以静带动、动中有静的意境。这时学生就要充分发挥听觉的想象力全身心地投入乐曲中,从而才能把作品中带有的朴素的民族风格与非常优美的意境刻画得更加深情细腻。

5.选择针对性的钢琴曲目并通过欣赏逐步提高乐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钢琴曲目让学生进行欣赏,欣赏完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该作品的感受。比如,这首曲目基本的乐曲情绪如何,整首曲子所表现出来的是轻快活泼还是铿锵有力等。同时,教师也可以挑选著名钢琴家演奏的钢琴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比出丰富变化的音色与层次,其中可以将富有表现力的踏板使用以及天衣无缝的连音等当作培养学生丰富乐感的视听教材。此外,教师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一些钢琴曲目,还可以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一些音乐会等具有较强音乐实践的活动。我们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所观赏的音乐会都是间接形式的,现实中的音乐效果这些网络媒体无法达到。作为一个学钢琴的学生,不应该在听觉方面受限制,钢琴音乐会是必须要积极参加的。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多听一些著名的歌剧选曲与器乐作品,不论独唱还是独奏都可以多听。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尽最大程度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而且欣赏面要逐步扩大。若想学好钢琴,学生还要掌握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不仅要学习中外音乐史而且也要注重培养文化知识。在闲暇时要多看一些有关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便于在乐曲演奏中将完美的音乐特征更好地体现出来。虽然钢琴属于西洋乐器,但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化。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可以多看一些唐诗、宋词韵律非常美的诗文。因为这些古典文学将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感、一种非常唯美的意境用文字的方式诠释得非常细腻精湛,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全面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而且也能培养乐感。

音乐是非常美妙的,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牵引人的情志、提升人的审美意识。钢琴不仅能演奏各种忧伤哀婉的曲调,也可以演绎铿锵有力的深情,每一个音符从演奏者的手中飘出就如同一点点非常细微的情愫在飞扬。在钢琴教学中,乐感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它不仅具有牵引力与渗透力,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乐感锻炼而具备独特的音乐乐思,从而让学生通过对钢琴的学习而逐步提高创造能力与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柳 虹.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于佳弘.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路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4(4)

[3]莫 莉.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耿 蕾.论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问题[J].黄河之声,2015(12)

[5]杨 梅.略谈如何创新钢琴教育[J].音乐时空,2014(15)

[6]刘 瀟.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途径探析[J].戏曲之家,2017(2)

[7]何璐莹.钢琴教学中培养演奏者乐感的建议[J].北方音乐,2018(4)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乐感钢琴教学培养方法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