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9-10-28 03:23张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术教学

张艳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起始阶段,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基础阶段。所以,对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十分紧要。然而,学校教育作为引导和培养符合国家未来发展需要人才的基地,所以,学校教育在小学阶段就应充当重要的角色并且发挥主导作用。而美术教育又是区别于其他一般科目的学科,它是借助视觉和图像语言来陶冶人的情操缓解压力,培养人的思想道德情感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在《艺术心理学》中维戈茨基提出“艺术仿佛是某种类似内科治疗的东西”所以将心理健康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可以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又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绘画心理;房、树、人;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

小学五到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青春期的萌芽阶段,青春期是指11至16岁的青少年,在这个时期是从儿童向青少年的转变,是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是从二维的平面空间向三维的立体空间转变,是从直觉色彩向真实色彩的转变。在这种状态下加之家庭成员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影响以及在即将面临的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很容易没有办法正确的疏导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无法更好的投身学习中去。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延安大学附属小学为例做了系列实验,目的是想通过绘画心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这里采用的绘画方式是房、树、人,通过这种绘画方法来表达学生的心理情感宣泄他们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能力。

在实际的调研中有一名五年级一班的女学生,学习成绩是班级前十名,从心理健康测量表中可以看出,她的家庭成员关系也就是父母关系很不和谐,导致她出现放学不想回家甚至不喜欢与家长沟通的情况,在学校期间也不想与同学接触,总是一个人默默寡言,同学对她的评价都是孤僻、难以接触。所以,在对她进行美术绘画心理干预时,她的一些心理问题也都体现在画面上。对画面内容逐一分析,小树在画面右下方,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压力。树冠呈云状或球状,易幻想,做事喜欢凭直觉。房顶瓦片刻画仔细,做事认真细致。双扇门,双扇窗。渴望感情陪伴。侧面人物像,希望保持一种神秘感,脸向左侧,比较感性,比较留恋过去。桥,渴望与外界沟通,自给自足的体现,可能是对现实的暂时逃避。画作整体颜色丰富,偏暖色调,为人感性。整合作品中描绘的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起踢足球玩耍的画面,加上成双的鸭子,和双扇门,双扇窗,表现出作者渴望情感的陪伴,渴望成双成对。也证明作者不喜欢孤单,渴望自己被接纳。

这名女同学强烈的表现出渴望与外界沟通,渴望父母的陪伴,同时也希望自己被需要,别接受被融入,知道了这些信息作为老师就应该正确引导她,联系她的父母让他们多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同时也要加强她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可以适当组织班级活动让同学加深对她的理解,让她更好的融入班集体。另一名男同学是五年级三班,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他喜欢自言自语,不怕与人接触,很有主见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的一个男孩。对他的画面进行細节分析,画面过大,强调自我存在感。树的下半段被切断,缺少安全感,对精神和心理不关心。树冠饱满,内心拥有强烈自信和成就动机,对眼下自己状态颇为满足。树干粗壮,活动积极,生命力旺盛,可能有攻击倾向。树上的窗户为空窗户,性格直爽可能有点鲁莽,在社交中没有任何技巧。过分抽象的火柴人,对外界有警戒心要隐藏自己,人际关系存在不安全感。

从这名男同学绘画心理的角度分析,他很有主见也很有自信甚至有点特立独行,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但是也是与外界缺乏沟通,自我保护意识也很强,作为老师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多鼓励他当众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并给予支持和理解。

第三名同学是来自五年级一班的一名女生,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前十名。她的画面用色单一偏冷色调,对她画面进行细节分析,树出现在画面右边,其受父亲影响较大。画面右半部分被切断,对未来向往或对过去的逃避,欲用理智控制现在的行为。对以往经历的挫折感到恐惧,逃避现实生活空间。不能良好的适应社会。山,表达一种障碍,追求保护和防御。围栏,自我防御,不愿受外来干扰,性格多疑,有戒备心理。可能对环境不适应。柳树,能量流失,可能流失在过去纠结的事件上。情绪比较低落,心情比较压抑,不快乐,没有安全感。对过去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感到内疚,想摆脱。性格较为柔弱,缺乏主见,优柔寡断,但可能具备艺术气质。茅草屋家境可能贫困,也可能是对家庭感受性很差。田园,希望靠努力耕耘来获得收获,向往田园生活。开着的门,渴望得到他人的温暖与情感。性格比较强,过度自信。不循规蹈矩,坚持做自己的事。向里开的门,表示渴望别人走进来。由石子铺成的路,人际交往上有一定障碍。人物全身涂满阴影,可能有攻击倾向。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焦虑。存在严重的情绪困扰,情绪低落。对自我的不接纳不认同,焦虑不安。

这名女生整体画面给人萧瑟的感觉画面生命力并不旺盛,自我防御心理也很强,喜欢独处。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就应该对他以鼓励激励为主,多给他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要和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她放下心中的戒备,主动敞开心扉从而更好的表达和展示自我。

以上的实验数据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但是从中可以发现,美术学科既然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素养和先天的教育优势再结合绘画心理,就会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培养审美能力中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再依据绘画心理得出的结论对学生因材施教,想必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美术绘画媒介来增加美术绘画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宣泄学生情感、缓解学习压力、更好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加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正确思想品德和健全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严虎.中学生绘画心理应用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杨景芝.青少年艺术转型教育[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3]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4]大卫·爱德华斯.艺术疗法[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美术教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