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行道树根系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2019-10-31 01:43李岚彬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行道树根系道路

李岚彬

摘   要   行道树在城市绿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行道树的根系与道路的矛盾逐渐显现,严重地威胁到城市道路正常秩序与行人的出行安全,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的行道树进行实地调研,探讨行道树根系对道路路面、行人、车辆、地下管线、建筑物等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性策略:注重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适应,适地适树,部门协同推进,以及道路与管线适应性建设等。

关键词    行道树;根系;道路;福建省福州市

中图分类号:S687.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5.013

行道树是指种植在人行道或车行道等道路两旁的树木[1],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尘降噪、防风遮荫等功能,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2],城市中的道路数量不断增加,行道树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种类逐渐丰富[1,3],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然而,部分行道树的根系因地下养分吸收不足而横向生长,对种植池、路面和地下管线等造成了破坏[4],威胁到了城市道路的正常秩序与行人的出行安全。这方面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国内外对行道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行道树树种的配置与行道树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行道树根系对铺面损害关系的影响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性设计方案的研究更是鲜见于报道[5]。基于此,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探讨行道树根系的负面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希望为缓解福州市行道树根系对道路造成的破坏情况和未来规划设计与养护提供有益借鉴。

1 福州市行道树的基本情况

1.1 福州地理区位和常见树种

福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北壤宁德,南连莆田,西邻南平和三明,处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是福建省的省会和重要沿海城市。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充沛,冬暖夏热。福州市的土壤多为砖红性酸性红壤,表层土壤pH值在4.5~5.5,适宜生长树木。福州市园林绿化树种配置丰富,主要包括杧果(Mangifera indica)、樟树(Cinnamomum bodinieri)、雅榕(Ficus concinn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榕樹(Ficus microcarp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以及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等。

1.2 福州行道树基本情况

福州市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人类记录,故而福州市保留了许多历史古树,其中一级的古树名木达52种83株,有的被列入“世界园艺史”及“中华古木名录”[6]。福州市近些年的植物配置也大大加强,乔灌草的结合促进了福州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响应了国家建设园林城市的号召,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市容市貌。福州一贯重视行道树建设,大力种植树形优美、冠大耐荫、有利于福州当地居民日常出行和休憩活动的树种,包括榕树(Ficus microcarpa)、杧果(Mangifera indica)、香樟(Cinnamomum bodinieri)、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等常绿树种。同时,福州市地处沿海地区,夏秋多受台风影响[6],行道树也会选择深根性、抗风强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等树种[6]。

然而,福州市行道树多数具有发达而又粗壮的根系,对道路产生的破坏较为严重,尤其是榕树板根与气生根的生长直接破坏道路、建筑墙基和市政管线。但是,榕树是福州的市树,也是重要的行道树种。因此,探讨行道树根系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显得极为重要。

2 行道路树根系的负面影响

2.1 对道路路面与行人安全等的影响

2.1.1 破坏车行道和人行道铺面、种植池和路缘石

调查中发现,福州市的多数行道树根系距地表较近,而砖材、石板和柏油等硬质铺装束缚了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营养元素,导致其横向生长,甚至形成板根,把车行道和人行道的铺面顶破,根系蔓延到地表上,致使道路凹凸不平。另外,由于城市中地下水位高、绿地面积有限、种植池过小等问题,长期累积就会损毁铺地砖、种植池和路缘石,影响市容市貌。

2.1.2 威胁行人安全与行车安全

福州市行道树多为桑科榕属(Ficus)树木[7],其具有的气生根和板根对道路铺装的强破坏力使原本平整的场地起伏不平,甚至顶破地砖变成碎片,行人稍有不慎便会绊倒。随着行道树根系的不断蔓延,树根不断挤占机动车通行空间,造成了行走不便与车辆的拥堵。同时,道路不平整影响车行道的行车安全,容易酿成交通事故。

2.1.3 妨碍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通道是在道路出行中方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设施。福州市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出于对残疾人士的人文关怀,于人行道两侧设置完善的专用铺装。然而部分行道树根系的肆意蔓延破坏原有的无障碍设施,参差不平的盲道可能会为盲人行走造成很大的隐患,很大程度上威胁盲人的出行安全,同时道路边缘的无障碍通道也会因板根的生长所阻碍,给残障人士的通行带来诸多不便,间接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和道路通畅。

2.2 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2.2.1 直接破坏地下管线

福州市的给排水、电力、燃气、电信等地下管线密布,与行道树根系的生长空间交错,尤其老城区地下空间更是有限,根系与管线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给排水而言,行道树的根系伸展长时间地挤压供水管道,加上管道长期经受腐蚀损坏,或自身由接口连接(如给水、再生水和排水管道)时[8],会逐渐破坏管道,引发下管道漏水甚至断水。地下空间的有限使得电缆管线和煤气管线通常贴近行道树设置(通常埋深小于1 m,树根的深度在0.6 m以内)[8],根系生长可能导致电缆管线损坏、煤气管线泄露等,造成严重的事故隐患。

2.2.2 加大地下管线维护难度

由于根系与地下管线距离过近,树根对养分和空气的需求会挤压、缠绕地下管线,影响管线功能的正常发挥,加大了维护的难度与成本。同时,由于硬质铺装延长维修时间,造成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2.3 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2.3.1 破坏建筑物基础

福州市行道树根系在道路地下部分的肆意蔓延,倘若贴近道路周边有建筑物的,则会影响其建筑基础,根系对建筑墙基破损和脆弱之处的轻微损害都会影响建筑的稳固性与安全性,进而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2.3.2 威胁建筑物地上安全

由于受到地下空间、水分与养分的限制以及地下管线的影响,行道树根系的辐射范围一般较小,且多集中于地表浅层,植物得不到充足的肥水补充,导致树体逐渐衰弱,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其抗台风的能力。福州为台风多发地区,一旦发生台风灾害,很容易发生行道树倒伏,威胁到邻近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的安全。

2.4 对行道树自身生长的影响

2.4.1 阻碍植物对空气、水分和养分的需求

福州市人行道由砖材、石板和柏油等组成,在铺设过程中,多应用分层敷设与压实的施工手法,事实上压缩了空气流通的孔隙度,抑制土壤与空气的交换,从而使行道树的根系在地下吸收遇到阻碍;与此同时,硬质铺装也大多采用不透水不透气的材料,使树木周围土壤养分逐渐流失,空气供应不足,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9]。人行道上由于建设面积有限造成的种植池过小的问题也是对行道树根系生境的挑战。福州市本地的土壤主要为砖红性红壤,但由于行道树所处的位置特殊性,通常种植池中的土质相对较差,包含少量砂土或者黏土,旧路改造时还有道路建设的废渣(石灰、沥青、水泥等),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低,容易造成根系营养不良,呼吸受到阻碍,甚至出现死根或者烂根的现象[10],在恶劣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也较少,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生物化学转化过程相对较弱[11],影响了行道树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

2.4.2 削弱防治病虫害与抵御台风的能力

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温暖,也是病虫害多发地区,近年来面临的病虫害问题也愈发严重。福州作为“榕城”,榕树(Ficus microcarpa)遇到的病虫害最为严重。例如,钻心虫是榕树的死敌,行道树会因被其蚕食而逐渐失去活力,如不及时发现和解决,将严重影响行道树发挥功能。福州市又是台风多发区域,由于行道树根系较浅,路边的行道树可能被台风吹倒,其树干和果实砸伤行人和车辆,造成通行隐患。如因前期行道树根系突破道路铺面,造成较浅的伸展范围,则会因风势猛烈而连根拔起,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3 减少行道树根系负面影响的对策

3.1 强调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适应

3.1.1 规划设计过程

行道树根系对道路造成的损害问题需要从根源上予以解决,在进行最初的道路规划时就应考虑行道树遇到的栽种关系,应充分考虑不同行道树生长需求和根系伸展范围,预留足够的种植空间。种植池和路缘石边长应至少大于1.5 m,路缘石与行道树距离也应维持在1 m以上[12]。另外,可在行道树下配置适当的灌木、草本或乡土花卉,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层次,配合道路绿化带,为行道树根系的正常生长留足空间,以防范建设与养护的风险。

3.1.2 施工建设过程

在设计规划基础上,施工单位应当先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并针对性地布置相应设施,以更好地为行道树及其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境。在种植池建设过程中,应保证挖坑深度距行道树树干1 m以上。同时,合适的区域可以参考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做法,设置根栅设施来规范行道树根系的生长方向[5],保持种植的土壤疏松度,并在上部铺设透水透气的砾石,防止其突破地表铺砖,破坏城市设施,最大程度减少根系的负面影响。

3.1.3 养护管理过程

竣工后,园林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定期对行道树种植池的土壤进行松土透气,以防止土壤硬化后行道树根系呼吸困难。为避免行道树根系影响不良,可以向根部施缓释型棒肥或相对应的肥料,为行道树的养护提供保障。根据行道树所需要的景观效果裁剪多余侧枝或抑制其顶端优势,也可间接防止行道树根系对道路的损坏。如发现行道树已经突破规划种植池,破坏周围铺砖和路缘石时,管理部门应当选择扩大种植池以提供更加充裕的伸展空间。通过修剪行道树根系,控制其伸展方向,同时防止病虫害对根系的侵蚀,维护根系稳定性[5]。在对行道树根系进行调整时,应当重视根系稳定性,保证其在台风季节能承受台风侵袭。一旦出现行道树根系的破坏程度严重到已经难以通过上述手段有效解决时,最好通过现场会商,采用整株移植的方法,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

3.2 部门协同推进

行道树建设、道路交通管理等涉及多部门职能,包括规划设计、住建、园林、交通、电信、燃气等部门,各相关单位各有侧重,但往往在实際工作中很难沟通协作。有必要根据《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共同解决行道树根系对道路的影响问题。应该由福州市人民政府园林规划有关部门主导,其他各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平台,形成程序化的沟通机制,针对行道树根系对道路产生的具体问题与影响程度,在各自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和责任意识,解决道路的通行安全和城市美观,让行道树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当前,城市新区用地与资金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各部门联合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行道树建设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13],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行道树的根系对管道的破坏问题。

3.3 强化适地适树

行道树种类选择应该优先考虑福州市本土树种,如杧果(Mangifera indica)、樟树(Cinnamomum bodinieri)、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等,遮荫性好且能适应福州的生长条件。在空间相对狭小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应尽量避免大型的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和雅榕(Ficus concinna)等根系粗壮发达的树木,而优先选择树形和根系相对合适的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和垂叶榕(Ficus benjamina)等树种,在保持福州城市绿化特色的同时减少根系对道路的破坏[7]。适当引进深根系、抗逆性强的优良树种,能适应较深土层的生长,利用自身生长特点吸收土壤的养料和水分,能有效防止台风和病虫害的侵害。注重通过复合结构提升生物多样性,结合灌木(如黄金榕、红叶石楠等)与藤本植物(如络石、爬山虎、凌霄、常春藤等)形成多层次的乔灌草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不仅提升对土壤固水保肥作用,也最大限度地减少行道树根系对道路的破坏。

3.4 道路与管线适应性建设

规划道路建设中,要倡导行人优先的理念,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道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也改善了行道树的生境。进行旧路改建和开拓新路时,在尽可能保护环境与节约用地的前提下选用透水透气铺砖,如倒梯形砖、嵌草砖、透水砖等[14],为行道树根系提供足够的立地条件和更多的生长空间,同时防止其破坏路面以及邻近建筑,防止简单的道路硬化模式。

参考文献:

[1] 蔡园园,闫淑君,吴沙沙,等.11种常用行道树危险度评估[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5,35(2):169-174.

[2] 钱萌,邱向阳,易雯,等.深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6):19-21,24.

[3] 蔡园园.应用VTA法进行福州市行道树危险度评估[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4] 张采薇,闫淑君,陈莹,等.福州市行道树根系对道路的破坏状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4(5):494-500.

[5] 张采薇.福州市行道树根系对人行道地面破坏状况调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6] 潘爱芳.福州市城市行道树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5(2):141-145.

[7] 江尊钦.桑科榕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8] 尹荣,关春雨,李艺,等.地下市政管线与行道树相互关系研究[J].给水排水,2010,46(8):117-121.

[9] 林书爱.福州市行道树衰枯、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5):172-173.

[10] 姚艳会,马增良,姬永宝.“道路宽畅古木枯”现象探究[J].河北林业,2010(4):28.

[11] 潘曉俊.浅谈市政活动对行道树的影响——以辖区内代表性道路为例[J].现代园艺,2017(5):60-61.

[12] 张俊民,李芳.北京市行道树衰弱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J].河北林果研究,2008(1):82-84,87.

[13] 周明.浅谈行道树根系对地下管道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的探讨[J].城镇供水,2011(1):44.

[14] 张清,卓康夫,谢钰楠.道路铺装广场上的园林树木养护[J].农家参谋,2017(12):73.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行道树根系道路
不“亲近”的智慧
道听途说
行道树
弯道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弯道情结
弯道情结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