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名由来

2019-11-04 02:57路鸣
老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贡院南昌纪念

路鸣

南昌有著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南昌因南方繁荣昌盛而得名,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南昌的许多道路名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因人得名

【灌婴路】为灌婴建南昌城而名。灌婴,秦末汉初人,刘邦手下的著名大将,《史记》《汉书》皆有其列传。

【中山路】1912年,已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巡行中国。孙中山在南昌停留期间受到江西都督李烈钧和全城市民的热烈欢迎。孙中山多次与群众团体会谈、演讲,还抽空游览了滕王阁,并在李烈钧的陪同下进行了一场阅兵式。为纪念孙中山的南昌之行,1928年,南昌政府将孙中山下榻的百花洲旁边的东大街改名为中山大道。此路名沿用至今。

【安石路】民国时,南昌政府计划修建八大乡贤路(王阳明、文天祥、王安石、黄梨洲、陆象山、欧阳修、谢叠山、王夫之),安石路由此而成。新中国成立后,省人民政府将安石路进行改造拓宽,为纪念八一起义,改称八一大道。如今的安石路,位于洪城大市场附近。另外,阳明路(王阳明)、榕门路(1934年称黄梨洲路,后为纪念著名清朝官员陈榕门而改名)、象山路(陆象山)、永叔路(欧阳修)、叠山路(谢叠山)、船山路(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天祥大道(民国时未予修建,南昌市政府于2004年修建)得名均与八大乡贤有关。

【长庚路】为纪念宋应星而得名。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朝科学家。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学教谕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苏圃路】得名于宋朝名士苏云卿,他曾于此隐居务农。

【丁公路】清光绪年间形成的街巷。丁公即丁永祚,明朝盐粮参政,后升任江南巡抚,为官清正,后人立丁公庙纪念。

【子安路】为纪念王勃而得名。王勃,初唐诗人,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为“初唐四杰”之冠。唐朝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路过南昌写下流传千年的《滕王阁序》。

【孺子路】为纪念徐孺子而得名。徐孺子,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豫章太守陈蕃敬重他的人品,为其专设一榻。王勃在《滕王阁序》称赞道:“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渊明路】为纪念陶渊明而得名。陶渊明,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为“隐逸诗人之宗”。

【子固路】为纪念曾巩而得名。曾巩,字子固,抚州南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散文成就很高,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天佑路】为纪念詹天佑而得名。詹天佑,祖籍婺源(今属江西),是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民德路】民德路的雏形是1928年修建的江西省第一条水泥马路,最初的名字叫培德路(当时国民党省政府主席名叫朱培德)。20世纪30年代,熊式辉上台后,改培德路为民德路。

因事得名

【胜利路】胜利路始建于1928年。初定名德胜路,因其终端为德胜门,故得名德胜路。1942年,伪政权将德胜路改为兴亚路。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当局将此路改名为中正路。1949年5月,南昌解放,改为胜利路。

【二七路】新中国成立前是一条小街,称前街。1950年拓宽,称站前街。1966年,为纪念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改称二七路。

因史得名

【老贡院巷】明朝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进贤门内创建阳春书院。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阳春书院被移建至东湖,称东湖贡院。清朝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原阳春书院复建贡院。此后,贡院几经移建。俗称进贤门内贡院为老贡院,其旁边的巷子因此得名。

【系马桩街】系马桩街和老贡院巷距离不远。古时候,外地考生大多是骑着马从进贤门入南昌,到贡院赶考。考生进贡院去考试,马得拴在外面。此街即因拴马得名。

【皇殿侧路】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公元958年)建南都于南昌,并营造宫殿,此路因位于原长春殿一侧而得名。

【上谕亭街】此处原有一亭子,专门用来悬挂皇上的谕旨,亭子即得名曰上谕亭。清光绪年间沿用亭名为街名。1935年,此街被分隔成东西两段。

【康王庙巷】清代此处有康王庙,乃奉祀宋朝忠臣康保裔之庙,1958年拆庙修路,路沿用庙名。

【羊子巷】羊子巷原来是回民聚居地,设有羊交易市场。清乾隆年间,这条巷子名为羊叉巷。清光绪年间,这条巷子开始叫羊子巷。

【筷子巷】筷子巷与筷子并无多大关系。相传朱元璋来南昌时带来一朱姓同宗。此朱姓同宗在此广置地产,形成街巷后称快子巷,寓意有二:快子快孙,人丁兴旺;快着紫袍,光耀门庭。清朝道光年间改称筷子巷,沿用至今。

【棕帽巷】棕帽巷得名确与帽子有关。相传晋朝许真君头戴棕帽,路过此路时,风将其帽吹落在此,后人称此巷为棕帽巷。1966年改名创业巷,1973年复称棕帽巷。

【三眼井街】东晋时,南昌城内江河纵横,经常洪涝成灾。相传西山道士许真君为根除水患,亲自择地凿井擒龙斩妖,在此处凿了一口三眼井。此路因此得名。

【后墙路】此路如其名,当年是清抚台衙门后墙边的路。1905年名为藩后墙。1926年,巡抚部院改为省政府驻地,此路亦改为省后墙路,1945年扩修后改称厚强路,1950年更名为后墙路。

【大士院街】古时,此处有一供奉观音大士的寺院,清康熙年间称大悲院,道光年间称大士院。后寺院不存,只留此街。

【射步亭街】清雍正年间,此地是巡抚部院武将习武射箭之地,当时名为“射圃”。圃中有一亭,称射圃亭。街以亭名,到清末才改为射步亭。

【鸭子塘巷】此地原有一口水塘,旁有一鸭店,以塘养鸭,故名鸭子塘。旁边的路也因此得名。

【干家大屋巷】清乾隆年间,宁夏兵备道(官职名)干以濂辞官来南昌定居,在进贤门内广置地产,兴建府第。人称其屋院为干家大屋。现大屋已不存,空留干家前巷、干家后巷和干家大屋巷。

【友竹路】明朝太师严嵩府第的后门即在此路。明朝时,为求官职高升而从后门给严嵩送礼者络绎不绝。清光绪年间,人称此路为高升巷。严府的后花园种着严嵩朋友赠送的名贵竹子。民国时,人称此园为竹花园。后来,高升巷改称友竹路。

【后桶巷】清初,一李姓木匠在此做木桶,手艺出众,生意兴隆。于是,人称此路为后桶巷。

【将军渡巷】此路在老海关大楼背后。相传东晋时,抚河有一渡口,平南将军温峤来南昌时,其官船在此停靠,故称将军渡。渡口旁的路也因此得名。

【民巷】此路在清朝时因紧靠巡抚部院围墙,巷内多官员居住,得名官巷,南端偏东有两条并列小巷,分称罐子巷、草鞋巷,1977年,统称民巷。

【萝卜巷】此路原是买卖罗帛、手巾等丝织品的地方,名为罗帛市,清宣统年间改名萝卜市,1986年改名萝卜巷。

【杨家厂路】元朝曾设平章府于此,明代改为都指挥使署,清初改为提督军门府。清康熙年间,此府先是作为总督官署,后改为提镇衙门。后来,提镇杨富叛逆被杀,衙门被废,俗称杨家厂,旁边的路因此得名。

【贤士一路、贤士二路】皆得名于贤士湖。古时,因为此湖盛产蚬子(蚬的俗称,即小蚌壳),所以当地百姓叫它“蚬子湖”。后来,有文人据“蚬子湖”的谐音将其改名“贤士湖”,并沿用至今。

猜你喜欢
贡院南昌纪念
特别的纪念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新黄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贡院:一场梦一场空
贡院墙根街下的科举梦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