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19-11-04 17:25李凤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李凤

【摘 要】目的:就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56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肢体及语言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肢体及语言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可起到积极作用,且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偏瘫失语,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2

脑栓塞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发病后多数患者可出现偏瘫及失语[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及时有效地治疗外,科学有效地护理措施,对保障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可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我院通过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7~73岁,平均(56.2±3.7)岁。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8~75岁,平均(56.8±3.4)岁。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地心理疏导,对于出现紧张、焦虑及抑郁等情绪的患者,要積极主动地与其沟通交流,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多地了解疾病,向患者讲解治疗和康复过程以及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获得患者信任,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②语言康复训练指导: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语言训练指导,可通过吞咽咀嚼的形式进行发音练习,并根据患者的发音进行及时修正。指导患者进行肌群运动训练,学会叹气、卷舌、吹气等。指导患者进行单音节练习,以训练其发音功能,并逐渐扩展为词语、短语及句子的训练。康复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及鼓励患者通过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以促进语言功能的康复。③肢体康复训练指导:肢体训练需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对患者患肢进行外展、内旋、外旋、上举及屈伸等被动训练,指导患者握拳、摆手、指关节半握拳、前臂屈伸、抬膝等主动训练。经过一定程度训练后,可指导患者穿衣、蹲立、写字、下床活动以及行走训练。训练的时间和强度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1.3 指标观察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两组肢体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汉语失语症评定量表ABC法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估。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①痊愈:患者无病残和功能缺损症状;②显效:患者功能恢复良好;③有效:患者功能恢复一般;④无效:患者功能未恢复。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分,大于8分为非常满意,6~8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若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上肢功能(38.6±1.4)分,下肢功能(19.3±2.5)分,语言功能(26.7±1.4)分;对照组:上肢功能(37.8±1.7)分,下肢功能(19.5±2.2)分,语言功能(26.9±1.1)分。

护理后:观察组:上肢功能(53.2±2.4)分,下肢功能(28.6±1.3)分,语言功能(48.5±2.2)分;对照组:上肢功能(44.5±2.2)分,下肢功能(23.1±1.4)分,语言功能(33.1±1.3)分。

护理前,两组肢体及语言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观察组肢体及语言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痊愈19例(67.86%),显效5例(17.86%),有效2例(7.14%),无效2例(7.14%),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痊愈6例(21.43%),显效5例(17.86%),有效9例(32.14%),无效8例(28.57%),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15例(53.57%),基本满意12例(42.86%),不满意1例(3.57%),总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35.71%),基本满意11例(39.29%),不满意7例(25.00%),总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中老年人是该病的易发人群[2]。脑栓塞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易导致患者出现行动不便、半身不遂及语言障碍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除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康复训练也十分关键。

在早期护理干预作用下,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肢体和语言功能训练指导,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确切,对于改善肢体及语言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杨秋菊,兰丽梅,朱俐俐,等.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6):88-90.

同艳风,李青.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7-19.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