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类在线课程设计效果实证分析*

2019-11-05 08:00龚瑞风彭晓辉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供应链物流

□ 龚瑞风,彭晓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商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1 引言

随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蓬勃发展,其课程设置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新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开始使用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在这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线上课程的建立,其网易公开课、微课、慕课等课程的设计,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有效的提升了教师授课的效率,将教师从传统的讲台上解放出来。同时对于课程的考试而言,其也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评价和测试,省去了纸质考试的环节。这一变化,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促进其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也能够依托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来进一步挖掘当前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供应链管理类相关课程设计来说需要按照不同的模块进行有效的划分,同时注重情景模拟、实验仿真和方案策划[1],因此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素材,使得教育资源能够更加的精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在线学习的需要。

2 研究样本选取与数据描述

文章通过调研取得的10所高校2018年度9月份到12月份之间的关于供应链管理在线课程设计、授课以及考试等多个方面的数据资料[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设计的需要对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总共得到的数据为1008个样本,其中在这些样本当中包括了10个主要指标,分别是:班级、学号、姓名、年龄、学习时数、课程内容、学习效果评价、学习进度、考试得分、作业完成情况等。在这些指标当中设定,学生的授课进度完成情况得分为30%,作业完成情况的得分为30%,考试得分为30%,另外10%为对供应链管理在线课程学习后的评价得分。通过以上部分的得分情况最终计算得出学生的综合得分。所以说通过综合成绩的得分能够进一步评价学生参与供应链管理类相关课程学习的基本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所示:

表1 学生入学年份基本情况统计

表2 课程在线学习人数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关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的基本信息。从表1和表2能够发现,参与该课程学习的总人数为2973人,其中G高校学习人数最多为530人,占全部学习人数的17.827%,其次是来自D高校的学习,有450人,占全部学习人数的15.136%,参与供应链管理在线课程学习人数最少的高校为F高校,仅有106人,占全部调查人数的3.565%,这主要是因为该校供应链类的关课程开设的时间较晚,尤其是物流类专业成立的时间刚刚满3年,相关的配套设施还不齐全,特别是在线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表2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入学的时间均在最近的4年间,其中与物流类相关的学生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如2015年只有943人,但是到2018年达到了1080人,同比增长了14.5%。由此可见大一大二的学生参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的人数更多。

3 供应链管理类相关课程学习效果分析

3.1 供应链管理类课程设计情况

供应链管理类相关课程设计,直接体现了物流、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相关课程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帮助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从课程设计的效果来看,主要是通过其课程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即学生的学习人数,学生学习情况与及格率,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的表现以及对课程的评价来展现[3]。具体见表3所示。

表3 供应链管理类相关课程设计的频数分析

通过对表3关于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情况的分析能够发现,学生一共需要学习9门在线课程,其中选择学习生产成本管理的人数最多,有701人,占总学习人数的31.25%,其次是仓储管理有342人,占总学习人数的15.24%。学习人数最少的课程为物流系统与仿真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人数只有70人,占全部学习分数的3.12%。由此可以看出,生产成本管理课程最受学生欢迎,而像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等核心课程则受欢迎程度则一般,学习人数只有207和198人。以此可以说明,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进一步优化核心课程的内容涉及,其中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案例以及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等的设计。另外从学习在线学习的及格比率来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这三门课程的及格率最高,而物流设计与设备、物流系统与仿真、物流规划与设计等课程的及格率最低。由此可以看出,在供应链管理在线学习课程当中,偏向于管理类带有文科背诵性质的课程及格率要高于带有设计类、操作类等需要系统操作,并掌握一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则及格率要低一些。从这点来看,供应链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对于操作性,需要一定数学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方面知识相对就会减弱。当然,这也有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关[4],特别是类似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相关的课程更多的需要实际操作训练,因为通过在线课程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现场教学的效果。

3.2 供应链管理在线课程与学生在线学习人数的关系研究

对于供应链管理类的相关课程而言,其在线学习人数以及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的数量的现象也会对学生的课程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具有见表4所示:

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供应链管理类相关课程中物流管理的视频量是最高的,其次是生产成本管理,而最低的为供应链管理和采购管理。从课程观测值来看,其结果与课程视频量的结果一样;从在线学习人数能够得出,仓储管理在线学习人数最多,这主要是仓储管理课程设计内容丰富多样,包含多种设施设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供应链管理在线课程成绩分布实证分析

该部分分别从供应链管理在线课程设计的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进行具体分析,以此来检验供应链管理类在线相关课程设计的有效性。为了有效的策略课程设计的效果,本文对相关数据在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课程设置的统计值、标准误,进而有效挖掘课程设计当中的存在的置信问题,为实证分析的结果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撑[5]。

表5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偏态和峰态系数

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影响学生的成绩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之间存在的诸多的差异性。但是总的来看,可以发现其课程设置的内容依然服从正态分布。从课程设计的相关数据的描述来看,在以上的9门专业课程当中,学生成绩的统计值基本为负数,其中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的偏度系数最高,结果为-4;而物流管理和物流系统与仿真课程的偏度系数最低为-1。由此可以看出,其与以往的课程设计不同,专业在线课程的设计主要还是以正态分布为主,其特征往往有着明显的倾向性,主要是因为在线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的,所以根据课程设计的进度和目标进行学习能够有效的掌握相关知识。

5 研究结论与对策

5.1 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存在明显的偏向性

对于物流、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专业课程的学习体现了其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课程存在一定的偏好,究其原因还是与课程设计的内容、授课方式、课程的难易程度等内容存在明显的关系。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均衡的接受不同的知识体系,那么其它相关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教学改革,革新授课方式,丰富授课内容,提升课程讲授的质量和水平[6]。

5.2 学校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精品课程进行试点

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其教学风格在从教的过程中已经慢慢养成自己的风格,所以为了打破教师的课程设计风格,那么就需要引进一批优秀的课程进行观摩学习。为了进一步鼓励教师开展该活动,应该划拨专项经费来培育一批优秀的课程,重点打造精品课程,进而促进其它课程质量的提升。

5.3 在线课程学习和考核的指标太简单

在供应链管理类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基本上均处于正态分布区间,其波动性较小,难以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展现学生的特色。所以在课程设计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独立的思考,针对课程当中出现的某些知识点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考试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同学们能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5.4 不同年级的学生所体现的学习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一大二学生的学生效果往往会更好,学习态度也更加认真,但是随着学生学习年份的提升其课程学习的效果反而有所降低。这从一方面放映出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随着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学习的难度也在增大;另外一方面来看,学生达到高年级以后,课程量增加、与毕业相关的工作量也在成倍上升,如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考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因此,针对该情况要适当的对课程进行调整,尽量在其大学的四年当中能够有一个稳定均衡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供应链物流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