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民办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

2019-11-05 08:01田振中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分应用型课程体系

□ 田振中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民办本科高校通常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主要是服务于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民办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存在特色不够鲜明、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度较大、课程与企业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1-3]。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使得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民办本高校必须改革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升民办高校的市场竞争力。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的简称,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国外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OBE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从结果入手进行反向教学过程设计:从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4]。基于此,文章根据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状,结合物流行业最新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状况,以OBE理念为指导,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并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1.1 广泛调查研究

通过对用人单位、校友进行走访座谈,从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两个角度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把握就业市场的新动向,密切对接河南、郑州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在调研学习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同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本着差异化、特色化的定位原则,明确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各高校制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原则要求,同时也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提出了基本要求。

1.3 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OBE教育理念,强调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一切的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着力综合能力培养[5-6]。因此,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OBE理念为指导,梳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设置的对应关系,构建符合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2 基于OBE理念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1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在对用人单位、校友及其他同类院校进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确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物流及相关企业从事物流运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 确定毕业要求

为使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要达到表1所示的毕业要求。

表1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要求

2.3 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确定的毕业要求,明确每一门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建立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图,进而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见图1所示。

图1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①通识教育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其中通识必修课程共41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艺术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等,供学生选修,学生至少应选修6学分。

②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开设的课程均为必修课程,共27学分。通过此模块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够根据需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

③专业平台。

专业平台主要由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三个模块组成。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共12门课程,25学分;为更好地服务业“三区一群”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设有企业物流、电商物流、国际物流3个专业培养方向,每个方向模块包含4门课程,10学分;专业任选模块设有15门课程,学生根据考研和就业的需要选修不低于10学分即可。

④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由专业综合实践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两个模块组成,其中,专业综合实践模块包括5门实验实训课,共8学分等;集中实践教学模块设有11个教学环节,共21学分。尤其是要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的全面管理,毕业论文内容要与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⑤广亚素质拓展平台。

广亚素质拓展平台包括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两个模块,其中职业素养选修3学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必修2学分,选修3学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须选修4学分。

经过计算,得到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及其所占比例(表2),实践教学学分分配及比例(表3)。

表2 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及其所占比例

表3 实践教学学分分配及比例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选修课学分为36学分,占总学分160的22.50%,达到《国标》不低于15%的要求,选修课学分占比适度提高,有利于拓宽和加深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竞争力;实践教学学分为47学分,占总学分160的29.34%,达到《国标》不低于20%的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 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措施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民办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多地考虑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其次,活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和引导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导学作用,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

再次,优化课程内容,减少重复环节。物流管理专业成立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小组,小组成员需要定期召开讨论会,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注重课程的有效衔接,这样可以避免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交叉,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要深入、持续的与京东物流、顺丰速运、心怡科技等优质企业深化合作,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学校要经常邀请企业领导、一线骨干到学校为学生开展讲座、授课,参与课程建设,使得课程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参观考察、毕业实习的机会,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 结语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在调研学习的基础上,以OBE理念为指导,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平台+模块”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设置能够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民办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学分应用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