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的效果分析

2019-11-05 09:10陈祥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厄贝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陈祥梅

【摘 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氢氯噻嗪+厄贝沙坦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医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做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乙组(38例)、甲组(38例)。乙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加氢氯噻嗪治疗,总结两组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氢氯噻嗪+厄贝沙坦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氢氯噻嗪;厄贝沙坦

文章编号:WHR2019054040

高血压属于成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常伴高血糖或者高血脂,甚至是肾、心、脑、视网膜等出现功能性或者器质性改变,也就是以器官重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1]。其病因较复杂,同生活习惯、生活环境、遗传因素等息息相关。在中老年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比较常见,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高危因素,使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为探讨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氢氯噻嗪+厄贝沙坦的治疗效果,笔者此次抽选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医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做研究,具体研究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医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做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乙组(38例)、甲组(38例)。甲组中男性是24例,女性是14例;其年龄为61~82岁,平均为(71.21±1.33)岁;患者的病程为3~20年,平均为(11.22±2.48)年。乙组中男性是23例,女性是15例;其年龄为62~81岁,平均为(71.26±1.38)岁;患者的病程为2~21年,平均为(11.25±2.51)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乙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清晨空腹口服150mg的厄贝沙坦分散片[国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170,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0.15g],每天1次,持续2个月。在此基础上甲组加氢氯噻嗪治疗:清晨空腹口服12.5mg的氢氯噻嗪片(国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778,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25mg),每天1次,持续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头晕、头痛、电解质紊乱、乏力)。

1.4 评价标准

无效:患者的收缩压或者舒张压降低均不足10mmHg,亦或是血压没有降低的趋势;好转:患者的收缩压或者舒张压降低在10~19mmHg之间,但是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患者的收缩压或者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亦或是趋于正常水平[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由%表示,用χ2检验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当P<0.05,意味着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不良反应

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χ2=5.029,P=0.025)。详见表1。

2.2 比较治疗效果

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χ2=4.146,P=0.042)。详见表2。

3 讨论

目前,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摄入大量的高脂、高能量等食物,致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升高。在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种,比较常见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其病因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机体大脑皮层出现功能性紊乱,致使小动脉的阻力增高而引发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来说,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也可致使患者出现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以及脑卒中等,威胁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可靠、安全、有效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使血管病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下降,因老年患者身体的各项器官都已发生退化,特别是心血管系统以及动脉硬化等方面,血管壁弹性显著下降,加之肝肾功能降低,使药物的转化效果比较差,药物易发生蓄积。

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一种拮抗剂,能够选择性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行拮抗,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进行抑制,使外周血管的阻力下降,进而使血压下降。而且厄贝沙坦还能够对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等释放进行抑制,从而进一步使血压下降。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尤其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单独应用时血压的控制并不理想,再加上患者的年龄比较大,很容易出现乏力、咳嗽以及眩晕等一些不良反应[4]。而氢氯噻嗪属于一种利尿药,其作用机制是提高远端小管与集合管钠离子-钾离子交换,提高钾离子的分泌量,对碳酸酐酶的活性进行抑制,也可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降低肾小管对脂肪酸的摄取以及线粒体氧耗,进而对肾小管主动重吸收氯离子和钠离子进行抑制,使钠盐容量负荷降低,減少血容量,利于醛固酮的分泌,提高血浆-肾素的活性,利于尿液中钾、碳酸氢盐的排泄,降低血压。还可降低患者动脉壁对升压物质的反应性,小动脉扩张,降低心排出量和血浆容量,降低血压。同时,氢氯噻嗪还存在肾外作用机制而参与到降压过程中,提高胃肠道对于钠离子的排泄,进而可有效缓解因年龄大致使机能下降而出现的药物蓄积情况[5]。

总之,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氢氯噻嗪+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 姚景霞.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1):115-117.

[2] 王琰娜.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2):99-100.

[3] 董路晨,姚光辉,许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J].医药前沿,2018,08(35):148-149.

[4] 凌鑫,谭永华,魏运菊,等.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05(73):162,164.

[5] 张妮.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并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03(15):32-33.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厄贝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厄贝沙坦等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厄贝沙坦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原地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及干预研究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活血降糖胶囊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用于高血压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