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2019-11-05 03:48万红红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鸡乐队绘本

万红红

摘要

绘本素材隐含丰富的育人价值,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对学生英语阅读品格、思维品质、人文情怀的培养等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关键词

主题意义 英语 绘本阅读

将绘本阅读引进英语课堂作为拓展课外阅读教学已经不是新鲜事。指向主题意义探究是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精髓所在。主题是英语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之首,为语言学习提供范围或语境。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绘本的主题意义,挖掘绘本素材所隐含的育人价值,构建以育人为本的课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

绘本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通过图文,学生能理解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并据此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想象、推理与演绎。此外,绘本阅读教学对学生英语阅读品格、思维品质、人文情怀的培养等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课例解析

2019年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的选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多维阅读第15级中的一册,题为“Chicken Beat”(《“动感小鸡”乐队》)。绘本中的主人公Betty是一个不喜欢自己名字的女孩,因为长得又高又瘦,被同学起哄叫外号,Betty因无法融入同学而不开心;绘本中的另一主人公Ella是个会弹吉他的酷女孩,很受同学追捧。Ella知道同学们嘲笑Betty不对,但為了自己在同学中受欢迎,没有阻止同学们这样对待Betty。一个周末,Ella去爷爷家看到一只遭受同伴欺凌的小鸡,几乎被啄得没有了毛的小鸡一副惊悚的样子,爷爷告诉她这只小鸡会被欺负至死。Ella将小鸡带回去养,把小鸡的情况介绍给同学,还与Betty私聊。了解到Betty会敲鼓,Ella建议成立乐队,将乐队命名为“Chicken Beat”。同学们想进乐队,Ella告诉他们必须征得Betty的同意才可以进乐队。在Ella智慧的帮助下,Betty最终得到了同学的尊重,找到了自信。此次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如下:

1.阅读绘本封面,预测主题意义。

绘本的封面除了有醒目的标题,还有一幅对预测主题有很大作用的图片(图1)。教师抓住了标题和图片,设问:“What is‘Chicken Beat?”学生回答是一个乐队的名字;教师接着问:“Why is it named‘Chicken Beat?”学生大胆预测出很多答案,如:乐队成员与小鸡有关,乐队因演奏过关于小鸡的曲子而出名等。最后,师生共同达成的主题是:阅读的绘本是关于一个乐队,乐队与小鸡有关。但到底乐队与小鸡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这就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学生能够明确答出图片上是一群学生,其中一个“鹤立鸡群”的女生不开心的样子,其他学生在哄笑,好像是笑话这个瘦高的女孩。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群学生组成的乐队为什么会叫“Chicken Beat”?那个被同学嘲笑的女生是否被比作小鸡?这些对主题意义的预测促使学生想寻求答案,从而促使他们快速进入阅读。

2.读文字识图意,体会主题意义。

(1)故事的起因。绘本的第2-3页(图2)的文字介绍了Betty不开心的原因,一是她自身的原因: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不喜欢自己长得太高;另一个是外因,同学起哄叫她:“Betty,Betty, long as spaghetti!”老师问:“Why was Betty unhappy?”学生阅读后明白整个绘本故事的起因。老师通过问:“If you were Betty, what would you feel?”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Betty的感受,为体会主题意义埋下伏笔。

(2)故事的发展。Ella弹得一手好吉他且擅长演唱,因此赢得一帮同学的追捧和追随。她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她不希望同学们起哄欺负Betty,但她也不想当面阻止同学们这样做,因为她希望自己受同学欢迎。阅读了解了Ella的信息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If you were Ella, what would you do?”学生的想法并不一定与Ella一致,但阅读后的思考对体会主题意义是有帮助的。Ella去爷爷家遇到的被同伴欺凌的小鸡对她触动很大,小鸡被孤立被欺负的惊悚模样(图3)让她联想到了Betty。“遇到小鸡”成为一个转折点。后来,她接近Betty,了解Betty,与Betty结伴演出直至成立乐队,并将乐队命名为“Chicken Beat”。Ella帮助Betty走出困境,让Betty有了一席之地。主题意义渐现。

(3)故事的结局。小鸡在Ella的呵护下羽翼渐丰;Betty因为Ella与其接近、交流、同台演出而自信,Betty因为成为乐队的鼓手而放光彩,Ella特意让Betty主持乐队,将同学们是否可以加入乐队的“准入权”交与Betty,这让Betty在同学中有了地位,同学们不再哄笑她瘦长,而是与她一起忙着创作歌曲并演出。教师设计了填空(图4),让学生思考,用恰当的形容词表达Betty的变化与成长。

3.抓关键用导图,挖掘主题意义。

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各有其意义,尤其是Chicken与Betty的类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Ella对待小鸡的善良和对待Betty的智慧无不是老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的主题意义。教师将Chicken与Betty放在一起用一个词“growth”(图5)让学生回顾全文,再恰当不过。而且点出这两者的成长离不开Ella,她就是主题意义的关键角色。接着教师为学生深度理解主题,设计了理解活动(图6),提问:“如果把Chicken比作胆小鬼,而Beat是指击败什么?”(图7),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要击败的是过去令自己不满意的那个形象,要击败如怯弱、胆小等不良情绪与表现等。

三、结语

绘本阅读教学不只是辅以图片的语言知识的教学,也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技能而拓宽阅读范围进行的阅读教学,它是帮助学生感悟绘本角色的过程,更是激发学生阅读成长的过程。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阅读教学体现了学科教学的育人观,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Chicken Beat”给出了极好的范例。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小鸡乐队绘本
花的乐队
绘本
绘本
闪电小鸡
绘本
小鸡想飞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乐队指挥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