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浅埋偏压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9-11-06 08:29嶺,亮,
四川水力发电 2019年5期
关键词:施作拱顶断面

岳 嶺, 文 亮, 赵 龙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72)

1 概 述

老中铁路芬果村二号隧道位于磨万线班发当站-万荣站区间,设计速度为160 km/h,为单线隧道,全长1 872 m。DK278+856处隧道顶发育有冲沟,初始埋深不足2 m,DK278+885~DK278+980段实测地形与设计相符,埋深2~27 m,该段采用中管棚夹小导管超前支护,衬砌类型为VC复合式。针对所遇到的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等特殊情况,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必须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

2 隧道浅埋段采用的施工技术

DK278+885~DK278+980浅埋段长95 m,采用“地表处理+隧道内处理”结合的方式处理。

隧道地表的处理:开挖前,对地表发育冲沟浅埋段进行了回填反压,夯填土石至隧道拱顶以上5 m,其表面夯填0.5 m厚的黏土隔水层,坡底设置C20混凝土挡墙。

隧道内的处理:采用中管棚夹小导管的方式进行处理,中管棚单根长6 m,纵向间距4.2 m,环向间距0.4 m,每环根数为27根。

隧道浅埋段通常处于埋深较浅、围岩破碎、自稳时间短、固结程度低的地层,若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妥,极易发生冒顶塌方或地表沉陷而危及施工安全。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实回填、严治水”的原则施工[1,2]。

2.1 超前支护

DK278+885~DK278+980段采用φ60中管棚和φ42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环向每两根中管棚之间等距设置两根小导管,其他部位采用中管棚超前支护,其技术参数如下:

(1)中管棚采用热轧无缝钢花管制作,孔径为8~10 mm,孔间距为10~20 cm,梅花形布置,前端成锥型,对其尾部设置长度不小于30 cm的无孔止浆段;

(2)小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外插角为3°~5°。管口位置设φ6钢筋加强环,防止施工时导管尾端变形;

(3)注浆:注浆采用水泥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注浆压力一般为0.5~1 MPa。

2.1.1 管棚施工工艺

(1)导管制作。导管集中加工。(2)测量放样。首先复核线路中线及高程,根椐复核后的控制点在掌子面标出隧道中线及开挖断面,在开挖轮廓线外10 cm画出拱弧,在拱弧上用红油漆按设计要求标出孔位。(3)钻孔清孔。采用风钻钻孔,孔径72 mm。施工中采用连接套钻杆。钻孔前对孔位进行编号,按高孔位向低孔位的顺序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应立即清孔,用高压风管清除孔内的浮渣,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4)安设导管与止浆塞。清孔后下管,以免因坍孔而无法顺利安装。导管采用顶进安装,以人工顶进为主,必要时辅以机械顶进。在管口插入止浆塞,管口位置用钢筋加强环紧固,检查无误后,将中管棚末端焊接在钢架外缘,与钢架组合成预支护系统。(5)注 浆。注浆前,应采用喷混凝土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封闭,形成止浆墙,防止浆液回流影响注浆效果。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8∶1~1∶1,注浆压力为0.5~1 MPa,全孔采用一次性注浆。注浆时先“单”号,再“双”号孔。注浆顺序按由低到高、由下往上,交错进行。

2.1.2 小导管施工工艺

小导管施工与中管棚施工工艺相同[3]。

2.2 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施工安全的保障,是判断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调整开挖支护参数及确定二衬施作时间的依据。该浅埋段监控量测为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和隧道内外观察。

(1)地表沉降。地表沉降观测点按普通水准点于隧道开挖前埋设,与隧道内的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地表沉降采用电子水准仪或全站仪量测,精度为0.5~1 mm。地表沉降基准点设于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观测点按纵、横向各3 m布置。地表沉降量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2)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按照纵向间距不大于5 m布设且应与地表沉降观测断面对应。当围岩不稳定数据变化较大时,结合施工方法增设临时加密观测点,量测断面间距可根据围岩段落的长度适当进行调整,但每种岩层至少设一个量测断面。每个量测断面处设置一个拱顶下沉测点,每个台阶设置一条水平测线。

(3)监控量测频率。一般情况下,考虑测线位移速率、距工作面距离,按表1中的取值确定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变化量测频率。当地质条件变差或量测值出现异常时将量测频率加大,必要时每2~5 h量测一次。当变形稳定时,可适当降低量测频率。当同一断面内各测线变形速度不同时,以产生最大变形速度的测线确定全断面的量测频率。该浅埋段按最少2次/d进行量测。

表1 量测频率控制表

(4)资料整理。形成隧道内、外观察记录表, 拱顶下沉、净空变化量测记录表与地表沉降观测记录表,及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异常及出现预警情况时采取相应的措施[4]。

2.3 超前地质预报

由施工图得知该浅埋段塌方的初始风险极“高”,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为地质调查、WT1(TSP法)、ZT1和加深炮孔(5孔)几种,随时掌握前方地质情况、地下水赋存情况、岩体破碎程度等,用以指导下一步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

2.4 开挖施工

该浅埋段岩体为V级围岩,采用挖掘机开挖,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尽量少扰动围岩。

(1)开挖采用三台阶法,上台阶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开挖时预留核心土,中台阶长15~20 m,下台阶左右侧错距(2~3 m)同步开挖,循环进尺为1榀钢拱架间距(60 cm),施作初期支护,即初喷4 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钢架并设锁脚锚管。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开挖仰拱,循环进尺不大于2榀钢拱架间距(120 cm),开挖完成立即进行钢拱架封闭成环,施作隧底喷射混凝土[5]。

2.5 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由锚杆、钢筋网、钢架和喷射混凝土组成,初期支护的注意事项为:①初期支护紧跟开挖,及时施作,缩短围岩暴露时间;②岩层开挖完成后,先喷射一层混凝土,再施作锚杆,挂设钢筋网,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防止岩块坠落的产生,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③钢拱架必须置于稳固基面上,必要时采取垫钢板的方式加以稳固;每榀钢拱架落底后加设一组锁脚锚管,置于其上50 cm位置,钢拱架与岩面之间必须喷混凝土密实,严禁出现空洞及填充石渣;④对于围岩软弱、变形较大及渗水严重等部位适当增加系统锚杆;⑤仰拱初期支护应尽早施作,及时封闭成环。施工前,将虚渣、杂物、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采用与衬砌同等级的混凝土回填[6]。

2.6 防排水施工

隧道围岩若有较多的渗水将影响围岩的自稳性,甚至引发坍塌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重视并做好防排水工作。由拱顶处开始不断向边墙下端敷设透水管,待其到达边墙下端后,按2 m的间距布设横向泄水管,通过排水沟将水排出隧道外。

在防水板铺设之前,应处理好初支结构表面,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先在初支结构表面固定热熔垫片,然后将防水板焊接于垫片上,防水板的铺设必须达到平顺且松紧适当。铺设完成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

2.7 混凝土衬砌

二衬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为45 cm且带模注浆。二衬施作一般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趋于稳定后进行,在浅埋段应尽早施作二衬[6]。

3 结 语

截至目前,该隧道浅埋段施工已经完成,施工中未发生安全问题与事故,经检验隧道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说明在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条件下采用以上施工技术合理可行,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所取得的经验值得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施作拱顶断面
继承“传统”中蕴藏的“智慧”(六)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泥石流冲沟隧道洞口适宜工法及支护施作时机研究*
파금과 염상섭 문학 비교연구의 한 단면(断面)
高深度大断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探索与应用
隧道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及施作工艺研究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
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预应力锚索作用机制研究
国内首台全断面煤巷高效掘进机诞生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