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改增”模式下对总承包企业的影响

2019-11-06 02:59罗伟红
有色金属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包营业税筹划

罗伟红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93)

0 引 言

营业税和增值税作为我国税务流转体系中的两大税种,营业税便于征管,征税效率高,但存在重复纳税的显著缺陷,使得建筑行业承担比较大的压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难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根本需求;而增值税依据商品流通环节中流转增加值来征税,更能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营改增”工作是我国经济放缓、市场活力不足状况下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有助于解决经营当中出现反复征税的问题、盘活市场经济、健全我国的税制体系,从而达到国家减税降负的目的。

税制改革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变化及企业的纳税筹划,增值税较营业税对会计核算、工程管理及工程结算更复杂,特别是在企业税务筹划以及税务风险管控上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总承包企业应分析怎样灵活做好“营改增”工作过程中筹划税负、规避税务风险十分重要。

1 “营改增”后对总承包企业的影响

“营改增”的运行,对总承包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营模式、市场管理等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财务人员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业税条件下只需要计提和结转营业税,税负水平变动较小,税负筹划空间小,增值税一般计税成本涉税税率较多,成本核算复杂,国家制定和推广“营改增”政策时间短,进销项税额抵扣问题的服务发生变化,短时间内企业必须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增值税新增科目进行调整,“营改增”前后会计处理、报表填列处理流程差异大,调整新增增值税科目明细表如表1所示,会计人员对此产生不适应性,这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企业会计人员的总体知识构成较为单一,这也为接受新知识、及时预判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增加困难。

表1 新增增值税科目明细表

1.2 项目管理流程的影响

作为总承包项目公司,主要负责设计、项目管理和其他工作,其中的设备材料采购和建筑安装施工工作都需要签订供货分包合同。营业税条件下,总承包方按含税销售收入的3 %缴纳营业税,外购材料、设备属于增值税纳税范畴,取得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重复增收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增值税条件下,只针对增值部分按不含税金额缴纳增值税,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能减少企业的税负。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36号文,对于总承包企业只能选择按一般纳税人开具10 %的发票给业主,而建筑分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按一般纳税人开具10 %发票给总承包方或者小规模纳税人开具3 %发票给总承包方,总承包项目中分包合同金额占比大,影响企业的进项税额税负,而“营改增”前总承包项目部管理较为松散,缺乏纳税筹划相关的知识,面对“营改增”跨专业的新知识,短时间内项目部缺乏信心精细分析税务变更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在投标、合同签订和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税负转嫁及税额抵扣的问题,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税负和现金流。

1.3 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

工程投标报价根据工程量和定额单价计算得出,增值税状态下,总承包企业每次给业主开具属于土建材料性质的发票时,都需要去项目所在地预缴增值税及其附加,致使增值税预算波动大,当实际缴纳的税款大于预估的税款时,企业承担了较大的税负负担;建筑施工行业中采购的材料主要归为两类交付给业主方,一类是组装成建安部分交付,开具10 %的发票给业主;另一类是组装成设备交付,总承包方开具13 %的发票给业主方,各项目造价人员是否严格按照建筑定额分类归类好材料性质交付财务人员?工程结算时总承包企业因采用成本加酬金模式和业主进行结算,在施工过程中缴纳了很多税款,假如造价结算没有把缴纳的税金结算进去,很可能造成原本盈利的项目变成亏损的项目,很多数据表明成本加酬金的总承包模式的亏损多半发生在结算过程,各项目造价人员是否提高“营改增”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2 “营改增”后总承包企业的策略

2.1 强化税法培训力度

企业应该积极组织财务项目管理部、经营等相关人员进行税务培训,认真学习研究“营改增”方案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应积极主动和税局等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以便及时制定调整税改措施,解决企业在涉税事项上的问题。管理层应当更加重视对相关岗位人员的培训,加强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对税务变化的业务能力,同时应注意会计人员的聘用,选择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会计人员担任一些重要的岗位,优化会计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更合理的纳税筹划、节省资金。

2.2 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来纳税筹划

“营改增”实施后,国家财税部门通常提供一些税收优惠条款给企业,总承包企业应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在国家政策允许下通过延迟纳税时间来进行税收筹划,这样总承包企业取得资金时间价值的同时,缓解了资金周期压力,降低总承包企业短期筹资成本。

2.3 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营改增”政策实施过程中,企业高层应更加重视“营改增”的税收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到“营改增”税制改革是国家宏观调控层面的大事,是不可逆转的,企业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认真学习研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主动适应“营改增”,降低税收风险,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制定和规范企业的管理办法,包括财务、融资及预算管理。应梳理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业务流程,找到风控点,努力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如在融资、施工等环节上纳税筹划点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2.4 统筹规划、合理纳税提升信用等级

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落实,企业纳税人的信用等级的评定,对企业的发展和税收政策的享受具有重大的影响。营改增政策下,国家更加注重增值税发票的关注,税务稽核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应通过合法合理按时按义务的履行自身的纳税职责,珍惜并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纳税筹划是企业的一项重大的议题,为此企业应重视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而合同管理是环节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各项目部应严把合同“签订关”。在与业主签订合同时明确发票的提供时间,尽量争取根据工程款拨付进度来提供相应发票,以降低企业资金压力,延缓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另一方面在签订分包、材料采购等合同时,应选择有利于总承包方的税收新政策,如分包方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所提供的发票税率是不同的。在招投标时,各项目经理需要确定分包商,并在签订合同时对各分包方的税率、发票提供时间、付款方式等确定,以便在业主预付款前取得分包方的发票,这样可以实现平抵当期预缴税款。在汇总申报缴纳时,通过抵扣分包方的进项税,减少税金的支出。总承包项目作为总承包企业的主要的利润点,应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注重项目的各项基础工作和成本管理,这样能为企业项目结算减少很多负担。

3 结 语

“营改增”政策实施是我国进一步完善税制改革的体现,国家应用宏观调控手段,营造良好平稳的有序竞争市场,降低了企业的税负,推动我国的经济平稳均衡向前发展。但“营改增”新旧税制交替时间短,相关配套政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给冲击最大的建筑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管理层应从上自下积极认真学习相关税法知识,加强各部门的协作,精细项目管理,切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科学的纳税规划,以应对改革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平稳地度过过渡期,最终搭上税制改革的顺风车,使自身得到更好、更迅速地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分包营业税筹划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收入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论施工企业分包管理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