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2019-11-06 07:34刘新茹张怡曾进浩马学刘嘉薇郭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活血化瘀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刘新茹 张怡 曾进浩 马学 刘嘉薇 郭宇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已发展为临床常见慢性胃病,其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且西药难以逆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导师张怡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本病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本病病机多为脾虚夹瘀毒,在门诊上应用健脾化瘀解毒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分享张怡教授运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法,以上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张怡;健脾益气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经验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9-0001-0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CAG的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其中Hp感染、胆汁反流、化学药物、黏膜屏障的退化、自身免疫功能的受损、不良饮食习惯等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因素[2]。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已普遍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因此治疗极其重要,临床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采用根除HP、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等对症治疗,但由于抗生素耐药,及一些西药副作用导致病情反复,症状难以缓解。中医对该病的研究颇多,应用中医辨证论治也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张怡教授通过多年经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确立了“健脾化瘀解毒方”,并在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故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很多医家持有不同见解。如杨辉[3]认为,该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以脾气虚和胃阴虚为本;实则以血瘀内阻为标,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法。吕小燕[4]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认为脾胃虚弱贯穿整个疾病的始终,善用益气健脾,和胃降浊,清热除湿之品。胡平[5]认为各种致病因素均最终导致痰湿内生,久病血瘀,中焦气机不利,故化痰活血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非常重要的治療环节。总之,多数学者都认为该病与脾胃密切相关,病属虚实夹杂。张怡教授根据经验,认为脾胃虚弱确实为发病基础,但瘀毒是主要的致病原因。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水湿内蕴,阻滞气机,日久成瘀,正如《血证论》:“一切不治之证……必先以祛瘀为药。”而“毒”此处指内外毒邪,一则指外来HP邪气侵袭机体:脾胃虚弱,机体抵抗外邪能力减弱,加大HP感染的可能,HP感染后客于脾胃,导致脾胃更加虚弱;一则指内生浊毒:中焦运化失常,谷留为浊,积聚成毒,浊毒内滞,气机失调,郁而成瘀,瘀毒互结。瘀毒阻滞气血运行,胃体失养,加重腺体萎缩。

2 治法方药

张怡教授亦认为,本病多属于本虚标实,但本虚多以脾胃虚弱为主,标实以瘀毒常见。《脾胃论》强调“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感受邪毒,日久致瘀,瘀毒内阻,亦可损伤正气,故形成虚实夹杂病机。

治疗本病应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扶正以健脾益气为主,祛邪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要。在此基础上,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佐以化湿、消食等治法。多选用自拟方健脾化瘀解毒方,具体药味如下:太子参15 g,生黄芪15 g,赤芍15 g,牡丹皮15 g,白花蛇舌草20 g,丹参15 g,生甘草6 g,蒲公英20 g,生白术15 g。其中太子参、生黄芪、生白术补气健脾;瘀久化热,赤芍、牡丹皮、丹参凉血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苦寒清热解毒,对HP有一定杀伤力;生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诸药共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补气健脾之功效。同时,张怡教授还强调在健脾、解毒、化瘀的同时,可佐以消食药,如焦山楂、生麦芽、红曲、鸡内金、隔三撬等,因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易导致饮食积滞,食积不化成湿,聚湿生痰成浊,另一方面,开胃进食,气血生化有源,胃体得以濡养,故可消食导滞、健运脾胃。但临床上应该灵活使用,消食药为祛邪之品,用之不当,克伐正气,需根据药物性味及辨证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 验案举隅

李某,女,50岁,2017年12月28日初诊:患者嗳气,腹胀,进食后腹胀明显,偶觉口干口苦,无反酸、腹痛等不适,大便调,舌紫暗,苔薄白腻,脉弦涩。辅助检查:2017年02月16日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HP(+);胃窦病检示:轻度萎缩、轻度肠化、中度炎症、中度活动性。处方:太子参15 g,生黄芪15 g,赤芍15 g,牡丹皮15 g,白花蛇舌草20 g,丹参15 g,生甘草6 g,蒲公英20 g,川木香10 g,砂仁10 g,陈皮15 g,法半夏10 g,藿香15 g,枳壳20 g,竹茹15 g,煅赭石20 g,旋覆花15 g。5剂,水煎服,1日半1剂。其后患者因上诉症状间断在当地服用改方。(2018-08-09)二诊:饮食不慎后症状易反复,腹胀明显,偶有嗳气,自汗,潮热,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加用参脉口服液,处方:原方加大腹皮10 g,焦山楂15 g,隔三橇15 g,柿蒂10 g,桂枝10 g。5剂,水煎服,1日半1剂。(2018-11-06)三诊:症状较先前好转,嗳气,偶反酸,排便费力,无明显腹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涩。处方:前方去大腹皮、枳壳,加红曲12 g,紫苏叶10 g,酒黄连6 g,枳实15 g,5剂,水煎服,1日半1剂。(2018-11-20)四诊:症状缓解,仍偶嗳气、反酸,腹胀,矢气,大便干,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沉细。复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体息肉(基本钳取),胃窦病检:轻度炎症。药用:柴胡15 g,枳壳20 g,白芍20 g,木香10 g,砂仁10 g,合欢花20 g,陈皮 15 g,法半夏10 g,蒲公英20 g,赤芍15 g,红曲12 g,隔三橇20 g,生麦芽20 g,厚朴15 g,紫苏叶10 g,酒黄连6 g,生甘草6 g,火麻仁20 g。4剂,水煎服,1日半1剂。嘱患者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之品,多食新鲜食物,清淡饮食,注意调节情绪,后未见患者前来复诊。

按:本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脾胃虚弱,湿毒内滞,脉络瘀阻证。该患者嗳气,腹胀,进食后腹胀明显,可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脾失健运,水湿蕴而化热,加之HP感染,均可致口干口苦,结合患者舌脉,有瘀血征象,故初诊治疗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兼以行气、化湿、降逆之品。二诊患者腹胀明显,伴自汗潮热,属浊毒内阻,郁久化热,灼伤阴液,气阴两虚,故加用参脉口服液益气养阴,同时加大腹皮行气消胀,运用消食药消食化积,除湿化浊,患者仍有嗳气,桂枝和柿蒂配伍,升降结合,开畅气机。三诊患者腹胀症状已经明显好转,故去大腹皮、枳壳,仍有嗳气,加用紫苏叶、酒黄连清热化湿、通降胃气,继续加用消食药红曲健脾消食、活血化瘀,因患者排便困难,故加枳实消积导滞。四诊时患者复查胃镜已为轻度胃炎,虽上诉症状仍存在,但较先前明显缓解,结合舌脉,已无明显瘀滞之象,患病日久,亦有肝气不疏,改为柴胡疏肝散调肝理气为主,佐以清热凉血、健脾消食、行气化湿、通便导滞之品,后患者未再复诊,可见取得较好疗效。

4 小结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多数医家推崇以“脾虚、阴虚、痰湿、瘀血”立论,在治疗上偏重健脾、化瘀、除湿等,而忽视一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特点为HP感染,加之中焦运化失常,内生浊毒,此类患者若毒邪不除,病亦难以恢复。张怡教授根据用药经验,认为本病首先关乎脾胃,以虚证为本,兼有瘀毒,故在门诊期间采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兼以消食導滞、化湿等方法治疗该病,已有多个病人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临床上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HP感染,且经西医多次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不妨试用一下健脾化瘀解毒方,且该病已有多个基金项目的支持,会更加深入地研究,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5.

[2]刘京运,金世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及发病的影响因素[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1):152-154.

[3]杨辉,毛艳琨,商娟娟,等.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8):139-141.

[4]吕小燕,苏娟萍,冯五金.升阳益胃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0):1731-1733.

[5]胡平,冷秀梅,郝传铮,等.化痰消瘀法对胃癌前病变各证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9):133-136.

(收稿日期:2019-05-15)

猜你喜欢
活血化瘀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基于撤药分析法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作用贡献研究
基于撤药分析法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作用贡献研究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