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学生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2019-11-07 04:07林玉真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材资源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英语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英语课堂之中,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社会生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英语课堂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学习过程应充满真实意义,教学应该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最理想的情境就是生活化情境。

【关键词】生活;参与

【作者简介】林玉真,厦门市莲龙小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成果。

“回归生活”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将英语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英语课堂之中,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社会生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英语课堂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在生活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让生活呈现于课堂,让课堂尤其是我们的语言课堂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参与生活并在思维的碰撞中、在经历的分享中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让学生成为 Good User 而不是 Learner。那么,如何融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呢?我是这样尝试的: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语言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英语课堂只有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才会充满活力,要经常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锻炼才能。

1.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呈现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我们使用的《新标准英语》选材于生活,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经常运用的知识,如水果、食品,服装、鞋袜,植物、动物,交通方式、地点,兴趣爱好、职业等等。教材虽取材于生活,是生活片段的汇集,但其无法囊括全部生活。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不足以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境。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只有回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他们在语言、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摆脱对固定教材的依赖,以教材为依托,由师生共同整合生活资源,寻找到教材的语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使之融合进英语课堂教学当中,为教学服务,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例如,我们的教材为我们呈现了“white,black,red,green,yellow,blue,orange,pink”等常用颜色单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颜色单词向学生渗透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如不少颜色单词同时还是人的姓氏,像White(怀特),Black(布莱克),Green(格林);此外,颜色单词还可以组成一些有趣的习语,如black tea(红茶),red tiger(美洲虎),yellow dog(卑鄙小人),blue blood(贵族血统)等。又如,教授数字时,教师不应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用英语说数字,而是要把数字融进生活中,如可以让孩子说电话号码、QQ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跳绳、踢毽子、拍皮球数数,数物品,做加法游戏等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身边的事物走进课堂,让教材内容丰厚起来,无形中淡化了学习意识,强化了生活意识,有效缩短教材与生活的距离,使所学语言具有生命力。

2.捕捉生活与语言的融合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材中的很多学习内容来自生活,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交生活等。它们往往是生活经验的反映,生活规律的体现或生活感受的表达。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对教材信息进行“补充性”重构,与教学内容实现“无缝对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英语实践的“桥梁”。

例如,学习天气话题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雾霾影响人们生活健康”的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更多保护环境的方式,使文本学习变得有趣,变成富有现实意义的“保护环境,注重健康”的学习。又如,《英语PEP(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Unit 5 Dinners ready一课中,我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自演对话。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他们带来了牛奶、面包、汉堡、茶、果汁等道具。每一位学生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完全融入了活動中。生活化的活动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与人交往的真实性。学生在生活化的语言活动中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语言运用能力。

二、向课前课后延伸,使英语学习融于学生课余生活

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教材不是唯上的课本,自然、社会、生活是大课堂,那里还有更多耐读的教材。教师应在合理使用教科书的同时,多渠道开发、利用课外资源,进行补充教学。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寻找、发现、使用课外资源,实现自身知识再扩展。

1.课前师生开发课程生活资源。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英语教学要回归生活,必须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教师课前应该走进学生世界,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努力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积极地开发、有效地利用好英语课程的生活资源,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能从身边熟悉的环境中体验到学英语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

例如,在学习Halloween, Easter, Christmas, Thanksgiving等节日话题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相关的知识介绍和背景材料,为理解课文做铺垫。又如,在学习有关trip plan话题前,教师搜集了学生旅游时的照片,制作成课件。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学生一边欣赏优美的风景图片,一边倾听老师对一次旅行的描述,唤起了学生对旅游的美好回忆和向往。旅游的话题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而且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真实感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参与欲望。

2.课后学生积累课程生活资源。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儿童经验包含着学科知识中的某些事实和真理,儿童也具有教材和学科知识所要培养的态度、动机和兴趣;问题在于,要以儿童生活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的结果(out-groupth)来解释教材,并发现从儿童现有经验到丰富、成熟的学科知识过度的步骤。因而,学生的经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经验才是有价值的。(季萍,2002)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学生的活动、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英语,让他们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英语都记录下来,积累起来,这样既可以拓宽他们的学习空间,也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例如:让学生多留意身边的英文广告,物品说明书,道路交通标志牌和公共场所标识语,还有各种英文报纸,外国电影,英语歌曲等,有意识地去收集这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英语资源,并把它们带进我们的课堂, 为教学服务。也可以号召学生走进周边的超市,商场调查食品、衣物、鞋帽等方面英语的使用情况,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英语用语,感悟使用英语的广泛性和使用性,学会观察,注重积累,拓宽英语的知识面,逐渐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英语回归生活所展现的是学生生活实际所碰到的各种真实的情景,只要教师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生活资源,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再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就能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参与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

[2]朱萍,张英.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小学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材资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教材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