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考试焦虑心理的疏解方法

2019-11-11 08:56唐万年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唐万年

[摘 要] 在现阶段教学中,对于数学考试的焦虑是中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并且这也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数学考试的焦虑,不但影响了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自己的前途未来,更在逐渐地受到整个社会以及学校和家庭的关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于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以及如何疏解高中生数学考试的焦急心理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焦急心理;疏解方法

随着高考的深入改革,现在的高考试题灵活多变,特别是对于数学而言,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要求越來越高,学生面临高考的一系列压力都会导致学生感到不安从而产生焦急的心理,总潜意识地觉得自己复习不够好,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面对高考,学生如不能及时地调节自己的焦虑情绪这会严重影响学习,下文就对缓解焦虑的方法做探讨。

一、高中数学考试焦虑心理问题

焦虑有很多种,数学焦虑是一种特殊的学科焦虑症,是众多焦虑症中的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焦虑形式。它具体指的就是学生在进行数字处理以及数学概念的运用和对数学知识学习时,就会产生一种非常不安、紧张甚至烦躁和畏惧的焦急状态,这种焦虑状态是由于个体在过度的焦虑担心数学而导致的自身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行为举止表现,这种焦虑心理会影响教学的效率以及效果。这种焦虑心理在不同年龄的学生中都普遍存在,特别是高年级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这种焦虑心理更加突出。因此探讨如何调节疏导学生的数学焦虑心理是我们现在重要的任务,只有消除高中生的对于数学的焦虑心理,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高中数学考试焦虑心理疏解

1.给自己自信鼓舞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它是抵抗我们焦虑心理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每次考试前出现紧张情绪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给自己打气加油,要给予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在内心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行,我是最棒最优秀的”等,通过这些心理暗示,这些具有激励作用的言语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在考试过程中让自己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从而做到不畏惧,能够冷静思考,逻辑清晰地进行作答,从而取得优异成绩。

2.考试前放松心态

为了能够很好地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可以合理地安排和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做到科学用脑。首先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地规划自己每个学科的学习时间。针对数学,应该每周就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定期完成试卷以来巩固加强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题型,多安排时间在自己的学习规划中来,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这不但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还可以缓解自己的考试压力,在学习之余要规划时间进行考前放松调整。要科学地用脑,也就是做好提前预习,然后认真听讲,课后进行巩固并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构建一个科学的学习框架,这不仅仅会帮助我们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减轻学习压力,从而也就减轻了对于学习的焦虑。

3.设计好答题过程

高中学习本身就充满着紧张与竞争,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科学地正确地对待每次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够及时地弥补,这才是考试的真实用处,需要在一次次考试中去摸索属于自己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从而来设计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解题过程,我们是在进行大量的练习后才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才能慢慢地提升自己的成绩,而不是一蹴而就地就取得好成绩。基于此,我们在每次考试前都正确地分析考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考试,设计好自己整理探究的答题思路和过程,从而能以一颗平常心的态度去对待考试。在考试后认真地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考试情绪。

总之,我们需要首先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考试心态,要善于从各个角度去认真总结思考考试,需要增强自己的信心,合理地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从而来提高效率缓解考试时的焦虑情绪,还要适当地学会宣泄自己的情感,多与朋友父母交流,在课外空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从而来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自我的放松或者刺激等其他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心理,切记不要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压力疏解方法。

参考文献:

[1]韩映雄,李超.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1):80-87.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我们爱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