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9-11-11 08:56黄孝文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策略

黄孝文

[摘 要] “有氧作文”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注重生活材料积累;关注学生阅读,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关注好句佳段摘录,注重师生互动交流。

[关键词] 小学;“有氧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是难点,很多小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每到作文课,学生就会“缺氧”。“有氧作文”,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写作素材。怎样打破“缺氧”状态?如何践行“有氧作文”?

一、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有氧作文”,就是要有充足的“氧气”,而“氧气”就是丰富的生活写作素材。叶圣陶提出:“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或装饰,而是生活本身。”怎样积累生活写作素材?唯有去观察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小学生年龄小,认知力低,在积累写作素材过程中,可以从熟悉的生活、阅读中找捷径。一方面,走进自然,去观察生活。丰富多样的大自然,使小学生充满好奇。田间地头、山乡村野,通过郊游来观察花的绽放、虫的爬行、鸟的歌唱、小河的流淌。从自然中观察四季风光的旖旎,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回溯校园生活。每天都在学校度过,对校园生活的感知更为真切。校园里有哪些趣闻故事,可以将这些直观的素材记录下来,充实到写作中。校园是学生生活的磁场,在校园里,与小伙伴相处时有感动,有误解,有开心,有忧伤,每天都有很多的“为什么”,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从这些校园生活记录中,体验多姿多彩的校园。社会也是每个小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两耳不闻窗外事”已经过时,今天的小学生,要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社会中了解新鲜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关注社会生活,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体察社会生活的冷暖。

二、关注阅读,丰富人文知识

古人云“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小学生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从大量阅读中丰富人文素养。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阅读中,学生可以从语言信息中储备和积累素材,将之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推进课内阅读,让学生从文质优美的课文阅读中,学习和积累人文知识。小学生记性好,教师在指导课内阅读时,要鼓励学生多背诵经典,让学生积少成多。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文本赏析,让学生了解写法特点,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运用多种激励措施在课内积累语言材料。在课外阅读方面,围绕校园藏书、班级图书、走廊图书等途径,随时随处阅读,在阅读中增长才识。课外阅读的推进,重在教师的引领。要认识当前学生阅读“短板”,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如师生共读,结合学生年段,选择和确立师生共读计划,分享读书乐趣,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老师从阅读中体味文化、从读书中陶冶情操。开展亲子阅读,搭建家校共育平台。结合不同年段、班级,通过开展家长会的方式,鼓励家长参与课外阅读实践,通过“每天陪伴孩子读书”活动,放弃家庭过多的娱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品味童年最美好的快乐时光。另外,教师要开展不同的读书激励活动,让学生去读书,用心去读书,从读书中培育学生心灵。

三、关注互动,养成读写习惯

“有氧作文”,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好句子、精彩片段进行摘录,在读书会上进行分享、评析、互赏。“有氧作文”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段设定相应的阅读量。如低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中年级以“桥梁书”为主;高年级以“文字书”为主,循序渐进。对中年级学生,尝试在课外阅读中摘录优秀的文段句子,学写阅读感悟,让学生慢慢地读书,慢慢地学会表达,养成读写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习作内容,对好的句子也要捕捉和评析。如二年级学生写的“冬日景色”中,“雪花和天空爷爷说着再见”“松树哥哥一年四季都不换衣服”。这些形象的语言,代表着童年的表达方式,教师要从鼓励中引领学生再接再厉。“有氧作文”离不开师生的良性互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学生的写作需求,学生在写作上的问题,教师要积极解决。另外,“有氧作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写作展示平台,激活学生的写作动力。

总之,“有氧作文”,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寫作“养分”,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让写作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冯永.涉农小学“有氧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