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反思缘何不能成为一种习惯

2019-11-11 08:56陶静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小学数学

陶静

[摘 要] 在数学学科开展阅读反思,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意义深远。阅读反思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习惯,从阅读反思中理解数学概念,寻找解题思路,探析解题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反思;习惯养成

在数学学习领域,反思是一种品质。小学阶段数学阅读反思,主要是基于数学问题,让学生在阅读题意、反思算法中,增进对数学问题的深度探究,培养良好的数学反思习惯。

一、搭建数学阅读反思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

阅读反思是基于情感与认知,从数学问题中反思,是提高学生学习力和学习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反思。教师要以身作则,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从读题、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反思解題过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阅读反思榜样。在学习“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对140÷26,当除数26大于14时,需要进行试商,而大多数学生会将26当作30来试商,很少有学生将26当作25来试商。我们结合“乘法估算”知识,对该题进行阅读反思。专门针对一些数字,在不方便计算时,为了减少麻烦而采用的近似估算法。由此,学生理解了在试商时,为了让计算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可以通过与该数最近的数来进行试商,提高解题效率。如此,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让学生了解数学阅读反思的意义,激发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从阅读反思入手,探析不同的解题路径。

二、创设阅读反思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反思价值

在数学阅读反思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反思机会,开展阅读反思活动。面对新授课,可以从探究数学知识的概念、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去反思,渗透阅读反思方法,增强学生数学理解力。如在学习“平行线”时,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先让学生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交流平行线的画法,怎样验证平行,最后归纳平行线的画法。显然,通过引领学生从动手体验中去交流想法,增进反思,更是让学生在反思中内化平行线的概念。同样,利用习题来进行阅读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作业、习题,来弥补课堂学习不足,增强学生阅读反思意识,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如某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被教师批改后提出一些问题:这道题,最初是怎样想的?接着是怎样做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反思,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正?利用这些提问,激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反思。如结合具体问题来看:某题中小明家离学校420米,上学步行平均每分钟走62米,6分钟能到学校吗?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个是关于“路程=速度×时间”,另一个是比较大小。在具体解法上,多数学生会选择“62×6=372(米)”,420-372=48(米),但对于能否到校这一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做。由此,我们可以顺着上述追问思路,就学生的解题过程、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完善学生的解题方法。另外,在课堂尾声,要预留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思考,引领学生反思所学知识,通过课堂小结,巩固学生所学,培养学生阅读反思习惯。

三、通过阅读反思实践,让学生掌握反思方法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通过反思,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对解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调整自己的思维逻辑,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达成。通过数学阅读反思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反思方法。中低年级的学生,在解题方法上随意性强,缺失阅读反思意识。教师要在讲解数学问题前,有计划地渗透阅读反思。在学习“乘法估算”时,对某题的估算方法,我们列出两种,然后,引领学生探析每一种估算法,让学生比较哪种更好,为什么?通过学生阅读比较,发现第一种估算法更好,借由学生讨论,强化学生对不同估算法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解题奠定基础。教师在平时的单元教学结束后,也要有计划地设置单元总结,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点进行反思。最后,阅读反思习惯的培养,要贯穿于日常学习生活。在平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做错的题,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感悟,梳理为什么出现错误。在改正中获得了哪些有益想法。利用日记的方式,来总结和归纳数学学习方法,对学习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提高学生数学阅读反思力。

总的来说,教师要利用数学阅读反思教学,拓展学生数学视野,提高数学解题自信。

参考文献:

[1]戴方辉.亦谈阅读、反思与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64.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小学数学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