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教育要念好“三字经”

2019-11-11 08:56袁建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平原县三字经学区

袁建国 

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但在软硬件建设上,在教学理念方法上,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农村地区仍然相对落后。当前,破解农村教育困境,应首先在“筹”“引”“送”三个字上下功夫,念好破解“三字经”。

首先是“筹”字。一要统筹区域内学校的布局。“普九”以来,各乡镇的学校布局已基本趋于合理,但随着“合村并居”工作的推进,原有的平衡有的已经被打破,亟须重新进行前瞻性规划、科学性设计,实现社区与学校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投入使用。二是统筹各种资源,加大教学设施配备力度。县乡政府除了加大自身投入外,要注重拓宽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财富捐资助学。平原县在每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都大力表彰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鼓励有识之士关注农村教育,捐助农村学校。借助这一举措,有的农村学校已经实现了“班班一体机”,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甚至超过了县城学校。

其次是“引”字。当前,教师年龄老化、师资短缺仍然是困扰农村学校的一个难题。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师资配备力度,引领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采用“下行一级”的办法,县城学校教师到乡镇驻地支教,乡镇驻地学校教师到学区学校支教,学区学校教师到偏远村小支教,并将支教经历和支教成绩作为评优奖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另外,农村学校要在尽力造就“飞鸽”牌教师的基础上,为偏远农村培养足够的“永久”牌教师。教育部或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采用“委培”的方式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学校定点培养一部分“固定”教师。

最后是“送”字。农村学校信息比较闭塞,导致教育理念、教学技术相对落后。为改变这种局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做了如“送课下乡”之类的工作,但这些措施没有整体架构,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缺少活动评价,效果只能是短暂的。在这方面,平原县的做法是以县城学校为龙头,与乡镇学校共同组建了“五大教育联盟”,联盟中除了资源共享外,还开展了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室、技术培训、读书沙龙、赛课评比等活动,每年教育局对各联盟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推广成功经验,实现共同提高,抱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平原县三字经学区
果园天敌(续)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平原县大田栽培果树品种调查(续)
平原县大田栽培果树品种调查
朗朗韵味话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