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初探

2019-11-11 11:10胡梦月
考试周刊 2019年73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思维导图应用

摘 要: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强且复杂难懂,同时富有内涵和哲理而又注重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学科。而且它蕴含着培养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众多内容,因此能学好政治学科是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就通过思维导图在政治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中的应用来探讨思维导图对思想政治课的应用,通过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政治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强化记忆。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思维导图;应用

一、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通过绘制图形去表达想法的一种方便、快捷的学习工具,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性。它是把图形、文字,数字和线条通过绘图联系起来,一级接着一级紧密相连,表达出层层递进的结构关系,以及表达出心里所想的结构或者想法。它的形状酷似大脑,帮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之间均衡发展。同时方便人们记忆、理解其中的规律。也就是说,思维导图是把人的抽象化的思维具体化,显现化。“按知识模块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使用者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本单元的重要概念和知识体系。”

在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实现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议题式教学。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议题式教学的开展,往往教师在一堂课之中更加注重的是“议”和“题”,也就是“讨论”和“话题”,对知识的梳理存在忽视和遗漏,对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缺少及时的梳理,而同学们也是理解了一个知识点就又进入下一个议题,容易造成仿佛学了很多知识,到最后什么也不记得的局面。因此,我提倡在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或者说课程一开始不妨给同学们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去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和知识的梳理。这样,不仅能使同学们的知识结构能够得到完善,而且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也有知识可循,有结构可依。东尼·博赞说“认识大脑思维的无限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大脑,获得思考和学习的关键技巧,增强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寻实现大脑潜能的信心和技巧,并且超越自我”。

二、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中应用

(一)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中应用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当中,高中政治课教师通常是以讲授为主要的授课方式去进行教学,教学内容难免过于乏味,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老教师教学时间久,没有创新意识、按部就班,老师对知识的掌握驾轻就熟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却少之又少。尤其是在《生活与哲学》的部分,知识复杂难懂,概念难理解,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思维导图的引入就能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具体来说,是使用一个能够把所有部分都联系到一起的中心词汇或者想法去引起能够显现化的图形和想法,它用一个中心词汇或想法用线段去连接所有的其他部分的关键词和小的想法或者是其他关联部分的导图,从而形成完整的全脑的构图。

(二)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中应用的优势

1. 思维导图是一个直观的、系统的且逻辑性很强的思维结构图,因此它对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多的传统教师习惯把大量的文字堆积在一起去帮助备课或是写教案,但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运用思维导图去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对一课的知识进行逻辑性的梳理会帮助教师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占用的纸张面积很小,能抓住重点。同样的学期伊始,教师同样可以把一章节甚至一册书的内容做一个思维导图这样就有宏观上的脉络,更好地去实施课堂教学。

2. 思维导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自己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的同时,同样对知识有了全面的把握,因为每个人的思维的都是不同的,这样就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新课程改革也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3. 在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能发现学生的疑惑,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学生新奇的点子也能带给教师新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就促进了师生关系友好发展。

(三)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中应用可能性

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现是很可能的,因为思维导图的画法只需要你准备好纸和笔,抓住整个知识点的中心词汇,掌握下一级知识点的中心词汇,然后通过线段将它们依次相连,就能绘制出简单的思维导图。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连接知识点,表示它们之间特殊的内在联系,这样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结构清晰明了,便于学生记忆。目前,除了手绘思维导图,网络上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程序,例如:MindMaster、亿图图示、Mindmanager、Xmind、百度脑图等等。

(四)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中应用的效果

中外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情况,很多人都表示思维导图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应用思维导图都带来了很多益处。

三、 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 教师备课时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通常不仅要考虑课程标准对该课内容的要求、教材内容的总体情况以及对学生学情的基本情况,还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多种要素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因此,运用思维导图去优化教学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以用该课的题目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汇,以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二级中心词作为思维导图的过渡点,找到更加明了的结构框架,使得课堂教学过程有更加明确的路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的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揭開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卡、货币和外汇”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或者在导学案中展现给学生清晰的学习路径。本框题分为“信用卡与支票”和“外汇”两目。首先第一目以“信用工具”作为中心词汇放在最中间位置,其次以“结算方式”“信用卡”和“支票”作为二级中心词汇,从“信用工具”出发,依次连接,再由二级中心词汇发散分别由“结算方式”引出“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由“支票”引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再将二级中心词与三级相连接,就基本绘制成了本目题的思维导图。教师根据这个路径开展教学,能让学生掌握整个知识的结构,再通过对生活中情境的代入,观看人们生活中消费的视频,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并形成统一的学习认知。由于知识结构的逻辑性更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达到了学习目标。其中教师对知识框架进行梳理,虽然是简单基本的知识结构,却不仅仅给教学实施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路径和辅助作用。运用思维导图去优化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呈现,还有很大的研究进步空间。

1. 确立预习目标

教师在上一堂课结束时要点明下节课需要预习的目标。目标要包含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理解两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还要包含通过学习,给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 对课前预习进行指导

给学生发放本节课“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对不完整的部分进行填充。

3. 给学生说明具体的课前任务

在学生进行基本的预习之后,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预习的内容画出“信用卡、支票和外汇”这一课的整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学生应该画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思维导图。

(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教师应该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集体讨论时,此时,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的知识结构去引导学生学习同样会节省时间。尤其是在网络媒体教学下,运用思维导图去教学的效果会更加突出。高中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基本都可以满足思维导图制作的需要,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会加倍学习效果和加速学习进程的推进。

1. 板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板书是与教师的讲授、多媒体的展示相呼应的教学工具,学生也会通过教师的板书去理解、记忆本堂课的知识结构和重点内容。这要求教师的板书做到直观、系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思维导图的板书设计,是有图文结合,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可根据板书记录课堂笔记。由于板书是完整的一个直观系统,因此会在学生大脑中呈现出一幅有关联性的脉络图。

2. 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内在结构

首先通过共同学习让学生找到中心词汇,然后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去发现中心词汇与各分支主干之间的关系,在本节课中就是去发现“信用工具”与“支票”“信用卡”“结算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联系在一起。

3. 教师排疑解惑

当学生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后,应该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知识点,因此,就要求教师把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有疑惑的地方进一步解答。

(三) 课后复习时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高中政治课中有很多难懂复杂的理论知识点,因此学生经常出现不懂、不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理复习了。而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我们现代教育所真正希望的,复习课就是对整堂课的内容整理出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与平时的学习效率是分不开的,而思维导图就为学生提供了节省时间的好方法。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或者是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从而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协助同学们解决制作途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可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制作渐渐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思维导图在复习强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课后复习阶段大多数是由教师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或是由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点,有少数教师会在中、高考之前总结出一页一页的干货让学生背,可往往效率都很低。巩固、复习的是大部分甚至整本书的知识内容,此時运用思维导图去画出具有逻辑性的知识框架图,会更加直观和全面地展示给学生们。最好是能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思维导图同样可以用于测试,来检测一个阶段或者是一堂课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脉络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申招斌.思维导图·高中政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2]东尼·博赞.启动大脑[M].丁叶然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胡梦月,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课思维导图应用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