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探究

2019-11-11 11:10王辛未
考试周刊 2019年73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小学道德素养以及法制观念教育引导当中,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引导,强化学生的法律认知观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认识法律。并且了解法律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也要积极地以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引导,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引导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制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路径

一、 引言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本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来进行德育教学的拓展和创新。教师也要更好地理解核心素养在小学德育教学当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我国公民的综合素质。儿童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规范自身的行為,树立自身的道德观念,使自身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下进行提升和拓展。教师也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地更新教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制学习能力。所以本文就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二、 核心素养教学提出的背景

我国教育部门在教育引导过程当中,以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的创新,提出核心素养关于学生的学习重要性,体现了教育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和变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的结合核心素养来进行道德理念的培养和创新,使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地完善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具备适应世界发展变化的综合素质。教师也要深刻地认识到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使小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意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使学生在竞争的过程当中更好地积累道德与法制知识,从而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完善学生的发展状态。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并且基于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制课程来进行创新形式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三、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 教师自身教学专业性不够完善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够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来进行教学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过于被动,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并且教师过分地以学习成绩来作为主要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味地进行背诵。导致学生在背诵的过程当中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对于道德与法制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无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 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理解不够完善

小学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对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理解不够完善,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引导。再加之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性格特点较不成熟,对于道德与法制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也较差,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忽略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过于吃力,不能够理解较为抽象复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并且教师在教学当中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完善,只是注重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 教师与小学生缺乏实际的沟通

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自我为教学的中心利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引导,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很好地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进行高效的学习。再加之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当中也不能够积极地进行表现,导致师生关系过于严肃,学生不能够根据自身的不足来进行学习和探索。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频率也较低,教师也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味地利用自身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引导,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不能够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进行教学拓展。

(四) 小学生个人认知能力较低

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低,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小学生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掌握。并且小学生对于社会和生活的了解较为有限,道德与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吃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与家长进行良好地配合,帮助小学生进行成长和提升。

四、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

(一) 教师要整合教学主题,提高知识的覆盖范围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深刻地认识到该门课程开展并不是单独地设立理论教学科目,而是要在教学当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学习状态,进行实践教学的引导,多与小学生进行沟通,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了解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教师要积极发现小学生生活当中的道德与法治是历代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进行联系,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且在事例学习分析的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拓展自身的逻辑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思维。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完善,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来进行相应的提升,使得道德与法制学习更加科学性和高效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一节课文时,就可以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堂拓展到课外当中,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各角落,并且给学生讲解校园的故事和制度,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校园的美丽。并且了解校园规章制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能力,使学生对于校园环境以及对知识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学习理念。

(二) 利用体验式教学来进行教学的拓展和提升

由于小学生性格特点较为活泼,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意识不够完善,所以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和拓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要将体验式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团结的德育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探究,并且在组内进行互帮互助,共同地完成一个游戏任务,学生在进行互帮互助的过程当中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讲台上与大家分享游戏的过程,是学生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融入性。教师也要在这一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教学榜样,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和提升,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制学习热情。

(三) 优化教学方法,注重情感体验

教师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讲解关于道德与法治内容时,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当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和创新,按照教学的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学会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尽量使全员都参与到其中,并且鼓励学生进行互相的交流和搭配,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并且在游戏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制学习理念。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的引导,播放一些社会热点性话题,使学生能够进行观看,帮助学生结合道德与法制知识来进行热点话题的分析和探究。学生能够在分析探究的过程当中更好地了解道德与法制知识,并且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投入力度。教师也要将教学回归到现实的生活场景当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体验,并且感受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感受和学习投入力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当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 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也更加注重利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创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师要准确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以及教学大纲并且结合先进的教学技術来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要基于核心素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来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金亚慧.对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

[2]文圆.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思考——从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说起[J].学园,2018(2).

作者简介:

王辛未,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新店子教学点。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