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科学命制高考模拟试题

2019-11-11 14:24尉言勋杜松庭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尉言勋 杜松庭

摘 要:本文介绍了高考模拟试题命题的基本框架、思路以及命题原则、要求.对2018年全国化学试题卷Ⅱ的第 26题进行了题目分析.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以及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相关资料,笔者原创了一道高考模拟题,并与高考真题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模拟试题;化学学科素养;对比分析

市场上的高考模拟试题和一些大市级联考试题质量良莠不齐,如何科学命制高考模拟试题,是每一个命题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1 命题的基本框架及思路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根据《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和要求,题目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更加有利于选拔人才,通过高考试题选拔出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在考查学生必需知识、必要技能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考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了落实以上目标,需要命题者牢牢把握考試目的,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学习一些专家、学者发表的有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章,努力提高命题者的水平和能力.高考化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考模拟试卷的命制必须坚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并以此为命题的框架.

2 命题原则及要求

2.1 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其中“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处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中心位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既以化学科学探究为载体,又是化学科学探究的研究内容和思维视角,“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科学探究形成结论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科学探究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维度的重要成果[2]. 2018年考试说明及新课标卷高考真题充分体现了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命题应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各维度之间的内涵,在“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熟悉、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具体表现,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化学思维方式、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和发展科学精神和价值观.

2.2 以实际问题、真实情境为载体或命题背景

要想命制高质量原创试题,必须选取真实的材料和信息,融入有意义的测试情境;选取联系生活的命题素材,以生活、生产相关的真实过程作为命题背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发展的成果,注重针对性、启发性、过程性和科学性,灵活利用丰富、生动的命题素材,呈现不同陌生度的问题情境[3].真实的情景可以拉近学生与试题之间的距离感,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减轻学生提取信息的难度,减弱试题内容的抽象性;真实的情景有利于问题的设计和体现化学科学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从而提高试题质量.试题各小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应符合高中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认识发展水平,以及最近发展区,突出化学核心知识与感念,与高考考试说明保持一致.

2.3 强化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考查,注重思维的深刻性

高考化学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思想,主要包括提取信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应用与实践能力等.因此,命制模拟试题时,问题设计要充分体现情景新颖性和过程探究性,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学生通过对题目给予的“新信息”的分析和思考,找出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会透过事物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发展了运用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由试题实现对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促进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2.4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试题的创新性

通过对试题设置新颖的情境、变化设问的角度,调控试题的难度,考查考生能否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体现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模拟试题的原创需要“创新”,但创新并不是出怪题,增加试题难度,而是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5 命题时做到既“神”似又“形”似,题目具有“既视感”

作为一名模拟试题命题者,需要熟练掌握近五年、甚至近十年的高考试题命题特点以及高频考点.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并揣摩、学习高考试卷的设计特点和命题技巧,努力模仿高考试卷命题者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见到模拟题就如同见到历年高考题的感觉,有一种“既视感”.题目设置,要符合近年高考题的特点,例如:一般工艺流程题、原理综合题为14分,可设置7-9个空,如下表所示:

3 高考真题与原创试题对比分析

3.1 2018年全国Ⅱ卷第 26 题工艺流程题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2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

(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工序继续使用.

【分析】试题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作为情景,呈现中国古代及现代科学成就,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题目主干考查物质制备,综合性较强,明确流程图中各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本题与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I 卷27题非常相似,考查纯化工业ZnO的流程,题目的设问角度有酸浸、加氧化剂,调pH以及通过置换反应除杂等相关考点.整体来看,本题学生很容易着手,难度不大.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示如下: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