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

2019-11-12 06:18綦闪雷海军第971医院山东青岛26600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血流

綦闪雷(海军第971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血液滞缓、静脉壁的高凝状态以及损伤时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原因。左下肢血栓多余右下肢。久卧、久坐不动、手术均是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诱发因素[1]。下肢静脉血栓好发于老年人群中,血栓堵塞静脉血流,致使血流出现障碍,引发下肢疼痛、肿胀和功能缺陷。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行走时疼痛加剧,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退化,血液流动缓慢,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对于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往往采取药物抗凝、溶栓治疗,也可选择手术治疗,为了更好地改善预后,避免并发症如肺栓塞、下肢溃疡、下肢出血等,需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2]。该文以2017年6月—2018年9月为研究时段,就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治疗的74例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参与该次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均分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 16 例,年龄 60~87 岁,平均年龄(71.5±5.3)岁,病程为 0.6~6年,患者的平均病程(3.2±1.2)年;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为(71.6±5.4)岁,病程为 0.8~7 年,平均病程(3.5±1.4)年,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降压、降脂、调节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健康指导,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血液凝聚性上升,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力下降,要对患肢进行保暖,但也不可过热,下床活动时需要穿弹力袜或者使用弹力绷带,可促进静脉血流回流,减轻患肢肿胀现象。(2)心理护理,患者患病后易出现情绪不稳、精神紧张,表现为烦躁易怒、焦虑、忧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多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消除其紧张、不安的心理情绪。(3)疼痛护理,血栓会导致血流淤滞,使血液回流受阻,因此,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采用松弛疗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以遵医嘱给予镇静药。(4)并发症护理,观察患者鼻粘膜、牙龈是否出血,有无腹痛便血现象,当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咳嗽等情况,需进行抢救,以防是肺栓塞。(5)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油 、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饮食,每天还要需大量饮水,稀释血液,同时也要食用易消化的时候,避免大便干燥,防止因用力排便引起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6)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该合理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时间、频率、强度、类型,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但是,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禁止按摩患肢,以免血栓脱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流指标,包括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两护理满意率和不良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评价。

1.4 评价标准

采用该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此量表中有四方面内容:基础护理、快速康复护理、服务态度以及操作技能,每项分值25分,满分100分,很满意分值为≥85分;满意分值为70~84分,不满意为<70分,满意率为(很满意加满意)/总例数×100%;采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SAS、SDS评分标准: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每项80分,分数低,则患者的SAS、SDS不良情绪越低,反之则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主要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n(%)]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率为94.59%、对照组的为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满意率对比表[n(%)]

2.2 两组血流指标对比

两组护理前血流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血流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流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血流指标对比表(±s)

表2 两组血流指标对比表(±s)

注:t1P1为护理两组护理前的比较;t2P2为护理后的比较。

分组 时间 血液黏度 全血高切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观察组(n=47) 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 /对照组(n=47) 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t1值P1值t2值P2值/ / / / / /1.93±0.34 1.63±0.23 4.446<0.05 1.98±0.35 1.81±0.25 2.404<0.05 0.623>0.05 2.614<0.05 5.87±0.75 4.42±0.64 8.946<0.05 5.86±0.74 5.21±0.71 3.855<0.05 0.058>0.05 5.027<0.05 12.51±2.27 9.01±1.92 7.161<0.05 12.52±2.26 10.36±2.05 4.306<0.05 0.019>0.05 2.924<0.05

2.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对比

两组护理前,SDS、SAS评分相较无统计学差异,会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表[(±s),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表[(±s),分]

分组SDS护理前 护理后SAS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37)对照组(n=37)t值P值55.42±5.14 54.27±5.34 0.791>0.05 38.16±4.70 46.15±4.81 6.058<0.05 56.09±5.27 56.13±5.78 0.026>0.05 41.25±4.63 48.54±4.21 5.940<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对照组的为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4所示。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n(%)]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发病的因素很多,如静脉损伤、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等,此病好发于术后长期卧床者和老年人群中,临床表现为压痛、疼痛以及肿胀,导致患者站立或者行走疼痛加重。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需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3]。

快速康复护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建立的一种护理模式,它是康复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康复护理是通过对患者制订一些综合地、协调地训练计划,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使其达到生活自理重新融入社会和家庭活动中。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流指标也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流指标,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血流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