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对预防胆囊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

2019-11-12 06:18曹爱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肺栓塞胆囊下肢

曹爱梅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不良影响,研究显示,术中机械性刺激、血液高凝、术后卧床等都是诱发DVT的主要因素[1]。DVT不仅伴随患肢肿胀、疼痛,严重时还会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伴有一定死亡风险。加强护理管理对于减少术后DVT发生概率非常必要,基于此,该文以该院2013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2例胆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管理对术后DVT的预防效果,以总结DVT针对性护理对策,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在该院治疗的胆囊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协议书;(2)患者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治疗与护理;(2)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参照以上标准共纳入7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1.20±7.84)岁,对照组中男 21 例,女 15 例,年龄 53~80岁,平均年龄(62.54±6.9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向患者交代手术方案,进行术前准备和指导,术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针对DVT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风险评估 详细收集患者病史、手术治疗史、家族遗传史等信息,确认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评估术后DVT发生风险。对存在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需重点观察护理。

1.2.2 健康宣教 向患者详细讲解胆囊手术后出现DVT的原因、风险因素、影响,提高患者重视程度和警惕性,积极配合临床护理,预防血栓形成。

1.2.3 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交谈,密切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诉求,鼓励患者发泄内心的抑郁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4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围手术期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低盐能够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同时清淡饮食也能够减轻对血管刺激,多进食芹菜、韭菜、豆类、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加大饮水量,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引起腹内压力升高,劝诫吸烟饮酒者戒烟戒酒,避免对血管造成伤害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1.2.5 术中护理 胆囊手术中合理摆放患者体位,尽量放低足部,气腹压力控制在8~12 mmHg之间,避免气腹压力过高。存在DVT危险因素者术中穿着弹力袜,必要时给予肝素抗凝。

1.2.6 康复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下肢肿痛,观察下肢浅静脉是否有条索状变化,每日测量和记录双下肢周径,及时发现异常,若发现疑似静脉血栓立即通知医师。术后短期内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输液,以免造成静脉壁损伤增加血栓形成风险。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

(1)术后第7天检测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血凝仪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统计胆囊手术后出院前两组患者DVT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第7天凝血指标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第7天凝血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术后第7天凝血指标对比(±s)

组别APTT(s)PT(s) FIB(g/L)观察组(n=36)对照组(n=36)t值P值31.90±1.80 25.46±1.75 13.085<0.05 14.65±0.88 10.16±0.44 17.733<0.05 3.55±0.32 3.91±0.40 20.106<0.05

2.2 两组胆囊手术后DVT发生率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胆囊手术后DVT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目前胆囊手术后血栓形成尚未引起全体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也未能针对DVT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对策。DVT是因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堵塞管腔引起的,左下肢最为常见,公认的三大诱因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2]。患者临床表现以疼痛、患肢肿胀为主,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及生命安危。肺栓塞是诱发DVT患者死亡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报道发生率在20%~40%之间,约有11%的肺栓塞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后1 h内死亡,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3]。一旦发现患者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需要立即采取平卧位,避免翻身和咳嗽,第一时间报告医师,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4]。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后,胆囊手术后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护理管理是在总结DVT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针对性护理,在术前加强风险评估,主动识别高危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警惕性,同时术中也从减少血栓风险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手术体位指导、肝素抗凝治疗等,术后开展的康复指导对于降低血栓发生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5]。

综上所述,对胆囊手术患者应当加强临床护理管理,采取合理措施预防DVT的发生,保证患者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肺栓塞胆囊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