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探讨

2019-11-12 06:18刘小平刘超群刘进炼陈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髌股髌骨复发性

刘小平,刘超群,刘进炼,陈豪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江苏苏州 215021)

复发性髌骨脱位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膝盖发育先天性存在缺陷造成的,外伤性髌骨脱位是由于外伤未得到良好治疗引发疾病[1]。上畸法治疗,重建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容易引发重复性髌骨脱落的发生[2]。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具有造成创口小、直视损伤的特点[3]。因此,该文以2017年3月—2019年3月为研究时段,采取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方法在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治疗的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5 例,女 15 例,年龄 14~35 岁,平均(24.49±4.77)岁;病程 6 d~2 年,平均病程(1.05±0.42)年;体质量指数20~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12±0.74)kg/m2。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5~34岁,平均(24.11±6.82)岁;病程 7 d~2 年,平均病程(1.09±0.45)年;体质量指数 21~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66±0.79)kg/m2。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医学影像诊断标准[4],符合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治疗方法;(2)符合利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标准[5];(3)患者及家属知晓,并愿意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造成的髌骨脱位疾病或入院资料不全者;(2)合并精神异常、表达不清者;(3)家属及患者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帮助患者用仰卧的方式进行治疗,实施麻醉后以髌骨内侧为切口,将髌骨内侧支持带切开,在支持带及髌骨内侧肌腱的移行部分游离,进行常规检查后将游离的髌骨内侧肌腱固定后常规缝合。

观察组:同样采取仰卧的姿势,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气囊及止血带在腿根部,进行膝关节内外侧的常规检查,检查完成后,在同侧膝关节取切口,为斜形形状,找到半腱肌,在鹅足处将其剪断,由外向内牵拉移植的肌腱,当其运动轨迹恢复正常后,在适当位置进行可吸收挤压螺钉的固定。

1.4 观察指标

(1)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通过对两组患者6个月门诊复查过程中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进行详细的记录比较。(2)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通过对两组患者6个月门诊复查过程中详细询问,按照Lysholm、Kujala膝关节综合评分进行记录与比较。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比较

观察组重建后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比较(±s)

表1 两组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比较(±s)

组别 外侧髌股角(°) 髌骨外移(cm)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8.4±3.4 6.9±3.2 8.432 0.012-1.2±1.3 0.1±0.6 6.375 0.026

2.2 两组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重建后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 Lysholm、Kujala 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 2 两组 Lysholm、Kujala 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Lysholm Kujala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95.4±3.6 86.5±3.1 7.426 0.032 92.2±1.4 80.1±1.6 6.579 0.019

3 讨论

髌骨脱位主要分为复发性及创伤性两种,复发性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由于患者自身膝关节问题造成的,复发性髌骨脱位好发于青少年中,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患者愈合过程相对缓慢,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增加二次脱位发生率。创伤性髌骨脱落由外伤造成,对患者膝关节运动造成较大伤害,多表现为伸膝受损、屈膝无力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由于髌骨脱位位置特殊,病程相对较长,影响患者健康、生活。临床更多地以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方法为主,以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使患者膝关节拥有行动力。关节镜辅助能够更好地发现病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还能够对于治疗效果进行检验,防止二次手术事件的发生。因此,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有助改善患者预后。

近年来,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在髌骨脱位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重建后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自身行动力。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是髌骨脱落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基于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遵循循证医学方法,在诊疗基础上结合每一位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实现并发症预防,帮助患者行动能力的功能恢复。对于髌骨脱位患者来讲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够实现精准的治疗,则会出现疾病的二次复发则需要通过二次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会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造成沉重的负担。临床研究表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让医护人员根据髌骨脱位患者的具体特点,分呈复发性、创伤性,结合现有的医学研究成果,执行相应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行动力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该研究中,观察组重建后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能提高髌骨脱位患者的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Lysholm、Kujala膝关节功能评分是对治疗后的髌骨脱位患者最直观的恢复情况评定,通过评分的比较能够判断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作用。Lysholm、Kujala膝关节评分通过对患者在复查过程中的详细询问和调查记录,分数达到95分则证明患者病情恢复非常好,能够实现膝关节功能全面的恢复。研究比较发现患者的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在两种治疗方法中取得了具有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则证明该次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手术造成的创伤非常小,能够帮助患者手术后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关节镜被称为检查关节病变情况的教科书式标准手段,通过对于膝关节内部结构的探测及治疗,帮助患者将髌骨韧带调节到最适合的张力,实现髌骨脱位症状的治愈,达到髌骨恢复的最佳效果。通过关节镜的方式能够直视损伤的部位,由于造成患者髌骨脱位的原因不同,分为复发性的还有创伤性的,对于复发性的髌骨脱位来讲大部分发生在青少年及儿童身上,是由于自身的膝关节问题造成。对于创伤性的髌骨脱位来讲则是由于外伤造成。通过关节镜辅助的方式能够直视髌骨损伤的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专业的治疗方式。关节镜在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取得了重大进步,关节镜不仅能够通过动态的方式对于关节的对合关系以及关节的运动轨迹进行直接观察,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诊,并且对手术的效果进行检查,防止治疗后出现二次复发的问题。在关节镜的辅助下运用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用于髌骨脱位患者能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专业性的治疗方式,使得治疗的方法更加符合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用于髌骨脱位患者中能改善患者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预防并发症的出现,防止患者出现反复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Lysholm、Kujala膝关节功能评分,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髌股髌骨复发性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成人大骨节病髌骨不稳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髌股关节病的研究进展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髌股关节痛病因、治疗和分组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自拟加味理中汤辨治复发性口疮分析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