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胫中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应用于分期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效果

2019-11-12 06:18吴相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髓内开放性胫骨

吴相东

(敦煌市中医医院,甘肃敦煌 736200)

胫骨开放性骨折属于一种骨科疾病,手术治疗虽然疗效显著,然而易于引发多种并发症,且此类骨折疾病的愈合速度较慢,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为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选择更加有效的手术方法对其身心健康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对比锁定加压钢板、胫中髓内钉在分期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使用效果,该院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此病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发现选择胫中髓内钉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更具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抽取收治的4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9 例,年龄为 22~57 岁,平均年龄为(38.96±2.75)岁;骨折部位:左侧骨折12例,右侧骨折8例;骨折类型:横行性骨折7例,斜形性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7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9例,摔跌压砸伤7例,高空坠落4例。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为23~59岁,平均年龄为(39.02±2.84)岁;骨折部位:左侧骨折13例,右侧骨折7例;骨折类型:横行性骨折8例,斜形性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7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8例,摔跌压砸伤8例,高空坠落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使患者保持于平卧位并为其给予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于C型臂X线机透视视野下对其骨折端予以复位;(2)复位期间要参照患者骨折的具体程度来考虑是否为其采取切开复位术,以拉力螺钉对骨折端予以暂时固定,然后选取长度适宜的锁定加压钢板,并根据胫骨远端的弧度大小对钢板塑性进行合理调整;(3)于内踝部位取一3 cm长的切口,直至切到骨膜外,借助骨剥离器创建软组织通道,沿着此通道将锁定加压钢板置入胫骨前内侧,并于C型臂X线机视野下对其骨折复位状况予以观察,最后以锁定螺钉对钢板远近端予以固定,缝合切口,术毕。

观察组选择胫中髓内钉治疗:(1)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采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然后屈曲其患肢部位的膝关节与髋关节;(2)于髌骨下方至胫骨结节上端取一纵向切口,根据其骨折程度决定是否为其采取扩髓操作,选择大小适宜的髓内钉,并取2枚髓内钉放置于距离胫骨结节上缘1 cm左右处,于C型臂X线机视野下对其髓内钉置入效果以及骨折复位状态进行仔细观察;(3)最后借助导向器将2枚锁钉置入患肢近端,并缝合切口。

两组术后均采取抗感染治疗以及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以加速骨折愈合。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2)治疗总有效率;(3)并发症发生率;(4)生活质量评分。

1.4 判定标准

(1)依据双侧膝关节与踝关节的伸屈度以及下肢长度差对其疗效予以评估,显效:双侧膝关节的伸屈度相差<20°,踝关节伸屈度相差<10°,两侧下肢等长;有效:双侧膝关节伸屈度差值为20°~35°,踝关节伸屈度差值为 10°~15°,患肢缩短<1 cm;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选取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均为100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比较数据,以χ2检验和[n(%)]、均数±标准差(±s)分别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对比表(±s)

表1 手术指标对比表(±s)

分组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观察组(n=20)对照组(n=20)t值P值68.24±10.23 91.04±12.26 7.256<0.05 209.62±8.55 236.85±8.76 4.687<0.05 12.43±4.68 16.31±5.24 5.229<0.05

2.2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疗效对比表[n(%)]

2.3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并发症对比表[n(%)]

2.4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表4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表[(±s),分]

表4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表[(±s),分]

分组 躯体功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总体健康观察组(n=20)对照组(n=20)t值P值75.46±6.85 62.73±5.96 6.598<0.05 84.82±8.13 67.36±7.15 6.907<0.05 82.65±6.47 64.59±5.28 6.482<0.05 81.62±7.12 67.45±6.39 6.498<0.05

3 讨论

胫骨开放性骨折多由交通事故、摔伤以及高空坠落等直接暴力所致,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感且极大地损伤到了骨折部位的软组织状态[1]。手术治疗虽然疗效显著,然而术后易于引发多种并发症,且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膝关节与踝关节功能障碍,使得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从而严重地威胁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情恢复[2]。因此,必须为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取更好的手术方法。

锁定加压钢板属于一种新型的内固定系统,这种疗法有效地结合了点接触钢板以及微创固定系统的优势[3]。在锁定加压钢板分期治疗中,能够借助钢板与螺钉之间的成角稳定性有效地增强胫骨与螺钉之间的把持力[4]。锁定加压钢板能够通过螺纹孔与动力加压孔之间的紧密结合促使螺钉轴向加压,加之螺纹孔与拉力螺钉的有效结合也有利于轴向加压,从而可以起到促进拉力螺钉对移位骨折加压固定的效果,有利于确保胫骨与钢板之间的固定稳定性[5]。此外,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桥接钢板与加压钢板的双重作用,在骨干骨折以及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6]。这种手术方法虽然疗效较为显著,然而其术后仍然易于引发多种并发症,且恢复速度并不十分理想。翟江波[7]的研究表明,选择胫中髓内钉分期治疗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手术指标、提升疗效,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与锁定加压钢板疗法相比,胫中髓内钉分期治疗在手术创伤、抗应力、供血保护以及预防感染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8]。胫中髓内钉分期疗法在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可以起到加压与锁定的双重优势,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骨折端的血供状态,组织创伤小,弹性固定牢靠,且不易引发感染,加之髓内钉固定的设计方案更符合于人体生物学理论,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保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以及血管,使得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9]。该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选择胫中髓内钉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手术安全性并缩短愈合时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选择胫中髓内钉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骨折部位的肢体活动能力;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选择胫中髓内钉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并发症;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选择胫中髓内钉治疗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胫骨开放性骨折的分期治疗中选择胫中髓内钉治疗不仅可以显著地提升手术安全性并缩短愈合时间,而且还可以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并提升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将胫中髓内钉推广应用于胫骨开放性骨折的分期治疗中。

猜你喜欢
髓内开放性胫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