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9-11-12 06:18何双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踝关节经皮微创

何双成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骨外科,云南昆明 654100)

通常情况下,踝关节骨折高发于青中年的患者,并且创伤的发生率较高,现阶段,对踝关节骨折不是很严重的患者来说,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大多数会选择采用复位外固定的方式进行,这种治疗方式的应用范围较大,并且也起到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而对于那些骨折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大多数会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其主要是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进行,但是手术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其主要体现在术后往往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对于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患者来说,如果对其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老年人的体质较弱,并且踝关节骨折手术又会涉及多个环节步骤。由此可以看出,对经皮微创复位的治疗方式进行探索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以2018年5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应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区间在21~69周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区间在20~71周岁。经过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确定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有显著外伤史,并且伴有闭合性骨折以及踝关节肿胀的患者;经过X线片检测,证明关节骨皮质不具备连续性的患者;应用手法复位治疗方式失败的患者;无病理性骨折的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重症疾病的患者;有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对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首先,采患者平卧位,对患者应用切开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同时要对复位手术的部位进行固定,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期间,要注意对患者手术部位周围的软组织以及骨折区域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伤害,然后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确定手术满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螺丝钉加固操作,并且将切口缝合。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的方式对踝关节骨折将患者进行治疗。在展开手术操作之前,要取患者的平卧位,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对皮微创闭合复位的治疗方式进行应用,一般情况下,都是运用手法复位与联合点式复位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踝关节的固定操作[2]。在透视的情况之下,对患者进行微创切口操作会更加精准,操作的过程中,要应用2枚克氏针进行固定,这样更加方便操作展开。再将1枚螺钉拧入,直到确定复位效果理想之后,在对创口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的出血量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进行评分,从而确定患者的康复程度。其中,完全治愈的分数区间为95~100分,有效的分数为90~94分,显效的分数为80~89分,低于89分的视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在对该次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计量资料应用(±s)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应用 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痊愈率比较。经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之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而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相助患者治疗后的痊愈率比较

(2)经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比较(±s)

分组 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周)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44.19±12.30 66.39±14.21 6.469 9 0.000 0 16.33±4.55 47.28±5.39 24.032 8 0.000 0 8.47±1.29 16.37±2.22 7.265 4 0.000 0 10.69±2.18 14.29±3.33 6.369 9 0.000 0

3 讨论

目前,我国在踝关节骨折治疗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与我国医学水平不断提升有直接关系,当人们出现踝关节骨折情况之后,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法复位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骨折程度较轻的患者,而后者适用于骨折较为严重的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风险较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年纪较大的患者来说,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方式出血量较大,老年人体质较弱,进行这样的手术是有很大风险的。对于踝关节骨折来说,其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所引起的骨折脱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踝部疼痛以及肿胀,并且患者不能进行自如活动,一旦发现踝关节骨折的情况,应该及时应用治疗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应用复位固定的方式可以使患者韧带得到良好的修复[3]。但是,想要使踝关节的功能性得到完全恢复,往往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患者还需要长期的调养。在对无法进行复位位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来说,应该对其应用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可以位移或者位移相对困难的患者来说,都可以考虑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踝关节又被称作是距骨小腿关节,分为后踝、内踝以及外踝3个部分,后踝是胫骨下段后侧唇状突起的部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踝关节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同时,踝关节也是人体承受重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人体的踝关节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伤,势必会导致人体的重力承受能力大大下降。一般情况下,当踝关节受到暴力或者间接暴力伤害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扭伤骨折以及脱位等损伤,其临床表现主要以连续性疼痛、皮下淤青以及踝关节疼痛为主,患病患者不能正常行走。并且,踝关节骨折损伤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骨折之后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进行恢复。当患者处于骨折的状态下,软组织很可能会出现水肿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的时候,如果发现患者已经出现了水肿的情况,应该对手术时机进行精准选择,并且要对手术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当手术实际选择完成之后,还应该对患者的适用术进行分析。如果患者存在轻微移位的现象,可以通过外固定的方式进行资料,这种治疗方式效果理想。而对于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说,现阶段主要应用的治疗方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是,此种治疗方式往往会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后期恢复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是一种创伤很小的手术,应用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后期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对患者治疗之后,其踝关节功能性的康复速度也很快。

经过该次研究之后,可以看出将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手术的方式应用到踝关节的骨折治疗当中可以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使得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经过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之后,对患者的病例信息进行探索分析,并且验证了其与上述观点相同无异。经研究,表明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的治疗方式,其效果理想,优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方式。同时,此种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低。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医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在踝关节骨折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较高的价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踝关节经皮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