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2019-11-12 07:43马启录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历史

马启录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变换探究角度、留下思维空白点、链接素材展开对比分析、结合影视剧等资料探究真假虚实等方法都能让学生提升问题意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问题意识;历史思维能力;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5-0075-02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为了解决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满堂灌的问题,笔者在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大胆地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质疑中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学生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展开思考,有的学生对于问题的敏感度不够,很难在学习中发现关键的提问点。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各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让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一、转变角度,营造探究氛围

为了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提升,笔者鼓励学生尝试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问题,容易对问题进行梳理。同时,学生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史实,更好地进入到特定的探究氛围中,从而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秦统一中国”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评价秦始皇,很多学生都只考虑到了秦始皇的暴政,所以对秦始皇给予了反面评价。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为深刻,笔者鼓励学生转换角度,尝试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入手分析。学生在转换角度进行分析后,不由得对之前的看法产生了质疑:“秦始皇难道真的就只是一个暴君吗?”学生发现,秦始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军事上拓展了疆域,在经济上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若从这些方面综合考量的话,那么秦始皇其实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通过分析,學生认识到,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过于片面,而应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和公正。

学者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难度适当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角度思考的方式正好能帮助学生搭建通向最近发展区的桥梁,由于思考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学生往往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探究起来也会更为积极主动,学习也更有成就感。

二、留出空白,引导主动联想

针对初中生想象力丰富这个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故意留下空白区,引发学生质疑,从而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时候,笔者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提供了一些史料后就给了学生大量的自主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联想。很快就有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了疑问:“是不是因为林则徐禁烟的手段过于强硬,才导致了鸦片战争呢?若林则徐没有禁烟,是不是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了呢?” 笔者鼓励学生围绕这个质疑展开探究,尝试自主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为此寻找了不少的资料,最后发现,其实英国为了解决对华贸易逆差的问题而向中国出口了鸦片,其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殖民计划,就算林则徐没有禁烟,按照殖民计划,他们的下一步还是会向中国渗透,所以只能说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但不能说是根本原因。

卢梭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理念,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顺应受教育者的天性,让其率性发展,这样才能让受教育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初中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空白区,让学生主动展开联想。这样就能让学生发展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促使学生发挥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成功者。

三、链接素材,鼓励对比分析

为了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还常常采用链接素材的方法,鼓励学生将一些有关联的内容放在一起展开对比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提出问题,展开自主总结,也能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戊戌变法”的时候,笔者采用了链接素材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了“明治维新”的相关素材,并鼓励学生展开对比分析。学生首先了解了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基本情况,然后很快就提出了问题:“虽然两者都是维新变法,但结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明治维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戊戌变法其实是失败的,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鼓励学生展开多元比较,找到其中的差异。学生很快发现,两者所处的时代和遇到的外部阻力都有所不同。明治维新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都忙于自己国家的内务,没有时间来管日本的事情,这就给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但是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列强忙于扩大殖民地,自然会干涉中国的内政。同时,两国的资本主义力量也有所不同,日本当时资本主义力量比较强大,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却不是很快。学生在对比中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人本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由个人发起、参与并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所以学生的自主提问能看作是自我实现的开始。通过链接各种素材促使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学生能更好地发起自主提问,并通过分析整合各种材料的方法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学生会主动避免消极的接受式学习,而主动展开以自我为中心的有意义的学习。

四、结合影视,辨析真假虚实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可视化的历史学习资料,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不少初中生对影视剧很感兴趣,笔者就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有关的片段,并鼓励学生展开自主辨析,以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立体认识,进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三国鼎立”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展示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段,并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找到影视剧中和真实历史不相符的地方。学生首先找到了影视剧中的“可疑点”,并提出了问题:“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聪明吗?他真的能借东风吗?” 笔者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史书的阅读,尝试找到历史的真相。学生在阅读史料后发现,原来真正的诸葛亮并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甚至没有参加赤壁之战,而真正指挥赤壁之战的是周瑜,周瑜长期操练水军,因此对当地自然现象的变化十分了解,所以才有效地利用了地理特点打败了曹操。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的学习激情被调动了起来,此后笔者又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分析,找到更多影视剧和史书不符的地方,辨析了其虚实与真假。这让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初中生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很难主动发现并解决历史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这个问题,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构筑提问的有效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这样就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学习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小桃.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讨[J].学周刊,2019(5):43-44.

[2]  余霞.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4):200-201.

[3]  徐志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6):146-147.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初中历史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