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岩溶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探讨

2019-11-12 03:09马伟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模式

马伟杰

摘 要:貴州毕节市岩溶山区是我国云贵高原石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开垦土地、过樵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因此,造成区内石漠化问题非常突出,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而且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加剧了当地水土流失,破坏耕地资源,而且还影响当地扶贫开发工作的稳步推进,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加强贵州毕节市岩溶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贵州毕节;岩溶山区石漠化;工程治理;模式

贵州毕节市位于我国贵州省西北部地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内降雨充沛,海拔高差较大,具有非常突出的立体气候特征。土地资源有限,且随着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影响与破坏,区内是的石漠化问题变得越发突出起来,特别是岩溶山区石漠化更是成为贵州当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石漠化问题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结合实践,对贵州毕节岩溶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一、贵州毕节岩溶山区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在贵州地区毕节市是石漠化问题作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依照2011年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毕节市国土面积为26853.1平方千米,而石漠化面积达到了5983.6平方千米,约为毕节市国土面积的22.28%。有约1734平方千米为轻度石漠化面积,是毕节市石漠化的28.98%,有约3561.39平方千米为中度石漠化,约为毕节市石漠化面积的50.52%。达到重度石漠化的面积为630.68平方千米,约占全市石漠化面积的10.54%。有57.53平方千米为极重度石漠化,占0.96%。最新发布的《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中,毕节被列为第一位重点监测跟踪区域,2016年石漠化土地面积为49.7万公顷,比2011年净减少10.2万公顷,减少17.0%,年均缩减率3.7%;与上个监测期年均缩减率1.4%相比,高2.3个百分点。 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毕节市有着非常严峻的石漠化问题。

二、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危害

石漠化问题在毕节地区非常的突出,引发的生态问题也不断加剧,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区内干旱灾害与洪涝灾害经常发生。而且毕节处于乌江流域的源头部位,区内建设有很多水电站,在保证西电东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是在这些地区,却存在非常严重的石漠化问题,不仅威胁着乌江水系的安全,同时对区内水电工程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对区内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形成很大阻碍。同时不断加剧的石漠化问题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也造成很大影响,加重贫困,加强治理毕节市石漠化问题的措施研究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三、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治理模式

1.发展特色林果业治理模式。将生态、扶贫以及移民等项目进行充分结合,实现对区内各产业的有效协调,加强合股与引资经营,发挥先进带头人的作用,并且政府部门加强扶持力度,实现多产业经营协同发展,不仅重视当地林业建设与发展,同时积极研究富民措施。推进特色林果业建设与发展,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如依托当地退耕还林与水土保持与科技扶贫等各类项目实施下,进行金秋梨和核桃产业发展,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更好的对区内石漠化进行治理。

2.发展生态畜牧业治理模式。在当地畜牧业发展以及退耕还林基础上发展种草养畜,进一步推进当地生态建设,在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更好的恢复区内植被。加强林草间作或者发展林下畜禽养殖,推进该区林业与畜牧业的协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其不断富裕起来,进而更好的进行生态恢复。

3.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治理模式。以沼气为纽带,上联养殖,下接种植,配套改圈、改厕、改厨,发展畜、草、沼、粮(林、果、药、菜)四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如某村,原来雨季山洪经常泛滥,水打沙奎,冲垮房屋圈舍。后该村将12.1 hm2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在缓坡耕地种植香桃、柑桔、樱桃等果树17.2 hm2,种植绿肥41 hm2,建配套改厨、改圈、改厕的沼气池142口。以绿肥带动养殖,养殖促进沼气,沼气发展果蔬,形成了水土保持一绿肥一养猪(牛)一沼气一果蔬一保护生态的生态产业链。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不足500元,增加到现在的2800多元。

4.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设计治理措施,采取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工程措施,配以植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对全流域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在336条小流域内完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面积7913.37km2,每年减少流失量2000多万t。林草覆盖率不断增长,有效治理了当地水土流失,人均基本农田不断增加,粮食亩产量逐年上涨。单一的粮食耕作经营模式逐步变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多元生产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显现出来。

四、结语

1.研究制约毕节市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的主要因子,是开展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关键,应当对毕节地区环境条件进行充分分析研究,找寻特色优势,与当地民众的种养习惯充分结合,对用地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加强毕节农村地区特色生态产业的扶持与培育,增加农民收入,该上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样才更利于石漠化的治理,使人们的生活、经济收入以及各类生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进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针对毕节市不同的石漠化问题研究不同的治理模式,如在旱地加强混农林建设,发展种草业,推进梯平地建设,对于疏灌林进一步推进人工与自然封禁措施,并加强荒草地生态林的营造。

3.依照有关研究发现,要自然恢复退化的喀斯特植被需要20-50年的实践,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恢复需要的时间则更长,所以,在进行制备回复的同时,影响的管护时间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研究。而在治理恢复贵州花江峡的过程中,通过4-5年的恢复治理,林草系统已经很完备,大大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也使得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再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经济社会逐渐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上来,植被人为破坏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所以觉得,在小流域石漠化治理不断推进过程中,以及早期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下,对一些退化制备应当进行5年左右的管护。

4.毕节市治理石漠化问题,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科技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如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合不同生态环境的适生物种,还应当保持良好的经济性与生态型,针对石漠化问题进行有效的技术规程编制。针对喀斯特地区不断退化的生态环境,进行相应健康标准的建设,并对去恢复管理机制进行建设,针对性的设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加强各类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区内石漠化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蔡道雄,卢立华,浅谈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造林技术措施[J]. 林业科技,2018,(08) :105.

[2]王永安. 浅析石漠化现状及治理措施与方法[J].世界林业研究, 2017, 13 (3) : 19~24.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