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何匆忙
——记优秀共产党员铁木尔·达瓦买提的奋斗人生

2019-11-13 01:23孟丁山
绿洲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哥新疆

孟丁山

读2018年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维吾尔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第八、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遗体送别21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公墓礼堂上方悬挂的“沉痛悼念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的横幅下,是他的遗像,寿终正寝的遗体,仰卧在苍松翠柏和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在低沉的哀乐声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各界相关人士,来自其家乡的亲人和生前好友,向遗体依依惜别。

读完电讯,已进耄耋的我不禁潸然泪下,彻夜难眠。一个人的一生,不过是历史必然发展这个长青树上的一个年轮。铁木尔·达瓦买提遗体告别仪式之庄重,是它负载着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开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站在抛物线起点的中国,正在向改变世界的中心攀升。因此,在低回的哀乐声中,我听到了“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旋律。

我与铁木尔·达瓦买提大哥相识,是六十八年前的仲夏。1949年8月,兰州解放,我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0月随六军军部进驻新疆首府迪化(现乌鲁木齐市)分配在十七师(现兵团第六师)政治部文工队工作。师长程悦长兼迪化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及北疆剿匪平叛总指挥。师政委张世功兼迪化专区地委书记。1952年,张政委亲率土改工作团赴专区所辖吐、鄯、托南三县(今自治区吐鲁番专区)开展土地改革及民主建政工作。我们文工队正在紧张地赶排节目,准备随工作团出发。

七月的一天,师政治部文化科长马生月同志,突然召集文工队党团员开会,传达由党中央书记处邓小平总书记和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亲自主持的中共新疆分局(现新疆自治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在多民族、多宗教的新疆工作,要特别注意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要切实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建设新新疆”。

经过认真学习中共新疆分局工作会议精神,文工队党支部决定:立即停止维吾尔族大歌剧《天山脚下》的排练工作,改排汉族大歌剧《赤叶河》。并立即组织编导力量,创作排练了一台以小歌剧《挖穷根》、活报剧《统一战线》等为内容的小节目歌舞晚会,准备在南三县下乡串村,巡回演出,发动群众,参加斗争。

我们翻越天山,来到吐、鄯、托盆地,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背着简单的行李背包,各自专用的管弦乐器和必要的各种防身武器,在寸草不生的砾石戈壁滩上,徒步行军四十多里。快走到托克逊县伊拉湖畔一个自然村时,骄阳已经偏西。

前方突然传来纳格那克鼓和欢乐昂扬的唢呐声。身心疲惫,有些散乱的行军队伍,立即精神振作起来,整理军容,成四路纵队,走进村庄。

从欢迎的人群中,抢先走出一位英俊的维吾尔族青年,紧紧地握住了领队的双手。用维吾尔族韵味的汉语说:“我是一个用自己的劳动养活着九个弟弟妹妹的大哥,我代表全村贫苦农民,热烈欢迎你们。”土改工作团派来的随队回族翻译马喜立即翻译说:“他是去年减租反霸后选出来的农委会主任,叫铁木尔·达瓦买提。全村的人都叫他铁木尔大哥。”城市贫民出身的领队惊叫了一声:“啊!铁木尔大哥,您好。”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晚上演出的是小节目晚会。报幕员宣告下一个节目:小歌剧《挖穷根》,马喜立即作了维吾尔语翻译。台下有人纷纷议论,甚至有点骚乱时,铁木尔大哥立刻站了起来,一面用手示意安抚大家,一面高喊着:“外江!外江!外江!”(唉呀!唉呀!唉呀!)跳上舞台,用流畅的母语与马翻译交谈起来。结果是马喜右手抚胸表示道歉,又重新做了翻译。台下立即传来理解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事后马喜向领队作自我批评说:有人把《挖穷根》听成了“挖穷人”,铁木尔大哥建议,报完剧名后要做点解释。就说贫苦农民要清算地主的剥削账,斗倒地主,才能夺回我们的土地。

晚会结束后,有几位老人来到了后台,他们找铁木尔和领队提出问题,马喜一边倾听,一边翻译。

老人们问:“你们的阿訇(指《统一战线》中扮演阿訇的演员)念古兰经说,富人要把自己的财富分给穷人,我们的地主都是阿訇,他们会听真主的话吗?铁木尔说:“真正的穆斯林会听真主的圣训。”老人们说:“他们要不听真主的话呢?”铁木尔指指天,又指指地,拍着胸脯说,“上有共产党、毛主席和解放军派来的土改工作团,下有我们的农委会和全村的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斗倒地主,把他们霸占的农具、土地和坎儿井都夺回来”。

铁木尔大哥劝老人们回家睡觉,说:“明天一早还要欢送解放军赶路哩。”

送走了老人们后,领队用解放军有不能扰民的纪律,说服铁木尔大哥,明天千万别惊动村民欢送我们。

次日,当一轮明月还高挂在中天时,我们沐浴着温润的漠风,悄悄地离开了宁静的伊拉湖畔。

金秋九月,我们按时完成在南三县下乡串村、巡回演出的任务,并向驻地在吐鲁番县大馕坎儿的总团汇报完工作,总团立即命令我们到鄯善县分团报到,参加了鲁克沁乡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划分阶级,培养苦主,召开大会,斗争地主,分配房产、农具、水源、土地。并通过运动,培养干部,发展党员,组建乡、村两级党和政权组织的工作。胜利完成了“红旗卷起农奴戟”,“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历史性使命。

1953年3月。正是吐鄯托盆地春回大地百花争艳的季节。中共鄯善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隆重召开了“庆祝土改胜利和欢送解放军土改分团大会”。我们路经吐鲁番,来到托克逊县城时,已时过中午。托克逊县委书记朱英武同志劝我们在翻越天山前稍作休息,并用浓浓的奶茶和香脆的白高粱面烤馕招待我们。当我们文工队的同志们问到铁木尔大哥时,他惊讶地说:“你们也叫他铁木尔大哥?土改结束后,他已经是副乡长了。”大家还谈起了我们的张世功政委。听在场的有些领导干部说,中共新疆分局已经任命他去伊塔阿三区(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行政区)任地委书记(70年代末,担任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象形惟美,表意深邃的汉文字,把时光的流速形容为“光阴如梭”“白驹过隙”。一眨眼,我已年过半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兵团建制撤销,改革开放,恢复新疆建设兵团等重大历史事件。1988年我被从文艺表演团体调动到《绿洲》杂志社工作。

《绿洲》是兵团党委领导下的兵团文联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文学期刊。在经过一次清理精神污染的学习后,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党群团体主办的党报党刊都姓党的政治定位,提高了编辑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守阵地意识的自觉性。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我们特约了一些作家,撰写50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新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文学作品。当一篇《他从田野走来——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的纪实文学稿被几位相关编辑传阅后,大家喜出望外,有人说,稍作处理就可以放在刊物头题。但最大的问题是写正省级干部的稿件,必须经党中央组织部审定批准。《绿洲》是西北五省区唯一一家大型文学双月刊,它的生产周期是双月初发稿进厂,月底前文本送邮局发行,单月初与读者见面。当时距发稿时间不足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时间能够完成送中组部审定批准吗?我们把文稿和困难都送到兵团政委郭刚手里。郭政委读完文稿,立即让兵团党委办公厅报请自治区党委帮助解决。区党委副书记张福森同志读完文稿,立即打电话向中组部汇报请示。

中组部认为,1990年1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已经刊登了一条题为《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的消息。还加编后说:“身居高位,不谋私利,为党增光,是我党干部的好榜样”的赞语。经中组部研究审定,《他从田野走来》可以在《绿洲》刊登。真是“好事多磨”“否极泰来”。经过杂志社上蹿下跳,匆忙发稿,终于做到了《绿洲》按规定档期出版发行。

《他从田野走来——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与读者见面后,第一位打电话给编辑部的,是新疆文联党组书记王玉胡同志。

王玉胡随六军进疆后,曾任中共新疆分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王震司令员秘书等职,是新疆各族人民敬重有加的老一代文学艺术家。著作有王蒙写序的《王玉胡文集(五卷)》。他打电话首先问《他从田野走来》署名善平的作者是谁?当我告诉他,是新疆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诗人苏天虎同志时,他高兴地说,你们兵团的刊物刊登了铁木尔主席的文学作品,意义非凡。请代我向善平同志问好。

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金秋九月,正是大美新疆瓜甜果香、棉白黍黄,乐舞欢歌的季节。《绿洲》杂志社有幸收到一份赴新疆人民大会堂开会的请柬。走进一间小会议室,正面悬挂着“铁木尔·达瓦买提诗歌选集(汉文版)首发式”的会标。参加会议的不足三十个人。按桌签我找到了座位,桌面上摆着一瓶矿泉水,一个茶杯,一卷湿巾和一本诗集。没有点心,没有糖果和水果,看来不过是主办人按铁木尔大哥的意旨,在“诗集首发式”的正名下,安排的一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以文会友的文人雅集。

在一阵激情的掌声中,久违的铁木尔大哥搀扶着一位须发雪白的耄耋老人走进了会场,后面跟着几位自治区的有关领导和新疆兵团的政委郭刚。没等主持人宣布开会,铁木尔却抢先起立,向坐在最中间的老人抚胸致礼,然后向大家介绍说:“这位父亲一样的老人,是我专程从家乡接来的小学老师(恕我没记住老人一长串的名字和父名)。”人们流露着惊诧的眼神和敬重的深情,全体起立,向启蒙的老师和不忘师恩的铁木尔大哥鼓掌致敬。有人感同身受地用湿巾擦起了眼泪。

主持人先讲了几句为首发式正名的话,接着大讲了汉文版在北京召开首发式的盛况,和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对诗集的诗体评语。但这一切都没有使我进脑入心,只有铁木尔大哥从北京赶来,又专程从托克逊的伊拉湖畔,把四十多年前教过他的小学启蒙老师接到会场的感恩之举,使我永铭难忘。这使我联想到,他在诗集中所写的表达他家国情怀的两首诗歌:“如果不是共产党,我怎能跳出苦难的海洋/当长工、做牛马/哪能获得自由和解放。他还在《致一位维吾尔妇女》中说,一个人可以失去一切/金钱、权力、名誉、地位/但唯一不能失去的/便是母亲——祖国。”

散会后本想走向久违的铁木尔大哥,代表四十年前十七师文工队的那些花儿与少年们,问一声大哥好。可曾记得那段“黑手高悬霸王鞭”的时光?但凝望着他用宽厚的胸膛,坚实的臂膀,搀拥着恩师远去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青涩和浅薄。“大道无形”,“大爱无疆”,共产党员的人生没有驿站,只有在同一面鲜红的党旗下,为人类最美好的明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盛唐诗圣杜甫,为初唐四杰的文体创新之作遭到讥讽而作的《戏为六绝句》之二。说的是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可以告慰铁木尔大哥的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民族已经掀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我们正在鼓风扬帆,勇立潮头,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伟大使命,走进新时代,奋斗新长征。

猜你喜欢
大哥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济公传
上一句
憋出内伤
气死的鱼
生意上门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