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协同培育机制研究

2019-11-14 01:56滕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沈阳110136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责任感时代思想

滕飞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沈阳 110136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对国家、对民族、对集体、对他人所承担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也即大学生对自我之外的他者和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当今时代,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建设服务社会的推力,在大学生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宏观上影响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微观上影响着大学生自身前景.现在正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寄语广大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要引导青年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对于大学生而言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并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和对他者和社会关注不足 普遍存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忽视社会利益、缺乏人生奋斗目标与价值追求等让人忧虑的现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大学作为承担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教育场所,不仅传授大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技术等理论知识,还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已有多种机制,然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并且当下对大学生的教育是以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宗旨,所以各方面联合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情况,结合高校教育情况与大学生特征等因素,研究协同培育机制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与提升提供合理有效的实践依据.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1)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调查显示

(2)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3)盲目的自我膨胀和潜在的自卑意识.一方面, 思想上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无论是对自己的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估计过高, 超出了实际水平.

(4)重自我价值, 轻社会价值, 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等因素,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 我"出发,以"我"为中心, 崇尚" 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 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 则以个人利益为重; 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 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方面:

1.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没有从教育学生的实际根本情况着手,欠缺实际操作性与教育高度性,在教育教学中:重灌输,轻引导.而因此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动者,而不是应该主动积极向上的主动者,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利,致使大部分学生丧失了主体性,缺少主观能动性与学习高度自主性.

2.高校有些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缺乏现实度和联系度.部分课程体系与社会现实衔接不紧,或是有偏颇,课程设置上注重教育教学总体布局安排,而忽视课程体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迷失方向,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而在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为考试而学习"的不正确思想.

3.高校教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淡薄,表现为自私、冷漠、懦弱,缺乏正义感和敬业精神,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言传身教的效果可想而知.

4.高校社会实践建设缺乏学生独立性与活动意义实际性,现阶段高校对此建设与培养,在方式方法上缺乏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在不同程度上将实践活动作为任务交给学生,不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的高度积极性.另外,各实践活动项目缺乏主题集中性,目标过于分散,高校在统筹兼顾与协调上缺乏意义实际性.

5.校园文化的欠缺

健康、积极的高校校园文化既涵盖了大学生个体各项发展.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些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和定义不全面、不具体,只突出强调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忽略了学生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制度文化方面,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制度体系,不能及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起到规范和评价的作用,也就不能更好的落实对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责任感教育欠缺.家庭是学生人生中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对子女负有不容推卸的教育责任.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父母可以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一切,只讲"奉献"不图"回报",使得大学生们从小习惯于接受,不懂得付出,淡化了责任意识.加之孩子上大学后,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不够,更谈不上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现在相当多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加之有的家长对他们过分宠爱和纵容,使其逐渐产生了依赖心理,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他们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和学习的动力,习惯于被给予、被关照、被服务,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三).社会影响方面:

随着社会的开放与社会多元化的形成,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涌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滋生出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树立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多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

1.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2.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3.坚持阶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4.坚持外部教育和内部教育相结合.

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协同培育机制

建立"双模式 多方面"协同培育机制,即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与课堂——实践——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的四维联动模式.

(一).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优势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实际,而且高校肩负着育人的伟大使命,拥有主阵地优势,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阵地优势:

(1)思想引领: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进行"三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加强基础先进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透明度,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精神,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牢记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讲话精神,做到爱国、励志.同时在高校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好基层建设,把握好班级、团支部的带动作用,将课堂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基础建设,将学习、实践等融入集体合作责任的教育中.

(3)净化网络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政治斗争的战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合力.

(4)用新时代思想强化培养:目前,各所高校紧紧跟随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步伐,高校各项建设都逐步进行完善,所以,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立德树人教育、人格品质教育、服务意识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将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强化扎实.从而达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好效果.

(二).创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

在高校教育中,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而如今,大部分高校课堂适中停留于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缺失、收获不深刻,所以为今之计,应该加强创新课堂教学,在新媒体时期,网络多元化的时期,课堂教学模式应紧跟发展步伐,将充满正能量的新媒体融入教学,同时应该让新旧事物有机融合,抓住学生的兴趣与心意,巧妙教学.

(三).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到责任教育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重要思想与教育资源,其强调仁人志士要心系民族、国家,要有担当精神,要有促进民族、国家兴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正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明显淡化现状,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美丽中国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用新时代思想引领大学生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伟大的家国情怀.

(四).政策法律与责任能力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成长过程中的独立性,需要政策规则的约束与管理.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进程中,自现状来看,仅仅依靠自觉性对于责任感的培养与强化,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建立健全政策去规范约束大学生责任感相关方面是必要的.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纳入到法治的轨道,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强制人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对于责任能力而言,高校应进一步扎实组织保障,应组织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通过构架合理、制度完善的组织,对学生起到引领与指导的作用.而且还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具有层次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从而引导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能力.

(五).情感保障

在有效的政策法律以及机智的保障下,对于大学生责任感培养前景一片光明,而在此基础上,情感保障机制将锦上添花,为以上机制进行延续和影响.

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将创新形式——校园心理情景剧发挥充分作用,将情感在情景剧中充分发挥作用.

在情感机制中,将言传、身教、新媒体教育相结合-注重言传,突出身教,开拓新媒体教育平台,不断优化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方法,促进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性的提升.

1.注重言传

学校教师、德育工作人员、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等不同形式的德育工作者要注重以语言等形式清晰传递、透彻解析、明朗讲解,帮助当代大学生接触、理解、认同、内化、指导践行.

2.突出身教

身教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键.在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过程中,要通过切实行动引导、感化、教育身边的人,优化社会教育大环境,实现当代大学生责任自觉.

3.开拓新媒体教育平台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开辟新阵地.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媒体的空间,牢固树立主阵地意识,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把主流意识形态融人网站、手机、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中,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平台,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意味着青年大学生应做勇于担当、牢记使命的有为时代建设者.

猜你喜欢
责任感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思想与“剑”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