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随迁老人城市社区融入问题及对策

2019-11-14 01:56刘奇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社区

刘奇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64

改革开放后,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渐松动,打破了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来城乡不流动的局面,更多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城市谋生,谋求更有质量的生活.而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行,更多的农民工在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后选择通过购房、租房的方式在城镇定居.与此同时,一些父母(或者一方)基于各种原因,放弃原有的农村生活而选择与子女一起到城市社区生活.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将会有更多有购买潜力的农民工进城买房,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更多随迁老人将从农村进入城市社区,随迁老人的城市社区、城市生活的融入问题也将更为凸显,亟待解决.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分析视角,总结了农民工随迁老人在融入城市社区生活过程中所面临一些的困难,并基于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农民工随迁老人的内涵

对农民工随迁老人的了解,需从认识农民工群体开始.农民工的产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放松了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限制,大批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结果,是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而对农民工的定义最早是张雨林教授在1983年提出来的:在职业上脱离农民,从事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的工作,并以此作为其收入来源,但是户籍仍然在农村的群体.为了进一步区分农民工,农民工可以分为离土又离乡以及离土不离乡两种,前者指农民放弃了原有的农业生活,居住地实现了农村向城镇的迁移,而后者指农民仍然居住在村庄聚落,只是改变了原有的第一产业工作.在本文中,研究对象为前者,即在城市定居的农民工.

农民工随迁老人,通俗的来说,就是指离乡又离土的农民工的父母(或者其中一方)跟随子女一起来到城市定居生活的老人.其中包含的要素有:(1)年龄要素:年龄为60岁或超过60岁 (2)原因要素:迁移的原因是因为其子女 (3)身份要素:仍然保留农村户籍,在农村保留有一定的土地.

二、 农民工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的现状

第一、物质生活缺乏,医疗成本过高.与其他随迁老人比,农民工随迁老人在基本的物质条件的获得与满足方面更为匮乏,从吃、穿、住、行多方面都可以体现,更具有特殊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很多农民工家庭在购房、解决子女就学问题以及其他生活问题后,其收入对于昂贵的城市生活开支已然捉襟见肘,无法再就老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支出 其次,由于老人特殊的生理状态,无法从事工作,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再者,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在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后,老人从"农村老人"向"城市老人"转变,然而,在此过程中,随迁老人既无法享受当地的社会保障政策与政府救助补贴,同时又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来源,更有甚者,部分随迁老人失去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

医疗成本过高是阻碍农民工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生活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进入"多病之秋",疾病的折磨以及过高的医疗成本给农民工随迁老人及其子女带来了困扰与挑战.尽管政府已然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对于农民工随迁家庭的需求来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二、家务劳动过重,兴趣爱好较少.对于农民工随迁老人群体而言,其随迁原因很多,但大多包含了帮忙照顾孙女、孙子,或者帮忙子女打理家务劳动、照顾家庭这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很多老人在传统家族观念的影响下,将照顾孙子、孙女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自愿放弃原有的农村生活一部分随迁老人尽管内心并非自愿,但在子女的强烈要求下,跟随子女来到城市生活从而满足子女的要求.然而,不论老人是在自愿或者是非自愿的情况下,他们一旦来到城市,老人便会充当家庭"保姆"的角色,使务工的子女能够兼顾家庭与工作.从访谈调研资料来看,大多数老人在除去照顾孙辈、基本生理需要的时间以及帮忙买菜做饭等打理家务的时间后,老人剩余的闲暇时间所剩无几.

对于闲暇时间,随迁老人的利用率较低,闲暇生活比较单调、枯燥.在平常时候,大部分的随迁老人更倾向于宅在家里,兴趣爱好较少,具有严重的封闭性,听收音机、睡觉以及看电视等室内活动成为大部分随迁老人的共同爱好.随迁老人局限于固定的、十分有限的范围与场所,这无疑妨碍了随迁老人的社会交往以及身心健康.

第三、公共参与不足,缺乏心理认同.社区公共生活参与不足是摆在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农民工随迁老人生活在城市社区,但对于所居住的社区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归属感.其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农民工随迁老人不愿意参与.从主观因素来说:随迁老人进入城市后,原有的社交圈子荡然不存,因为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别,部分老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较为僵化,不愿意重新接受新事物,对于重组社交圈具有排斥心理 部分老人认为自己终归要回到农村、自己只是短暂"寄居",对于社区公共生活没能充分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在日常的生活中照搬原有农村的生活方式,寻找"农村生活的感觉" 还有些随迁老人将自己视为"二等公民",对参加公共生活、融入社区心存畏惧与警惕.从客观因素来看:农民工随迁老人社交技巧匮乏,兴趣爱好较少,重新组建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需要较长时间.

其次,原有社区居民对随迁老人的排斥、歧视严重.因为财富、受教育程度、声望等差异,部分原有社区居民与随迁老人难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地位进行有效沟通 另外,人们的生活习俗、行为习惯以及文化背景差距较大,而一些农民工随迁老人因为公共绿化地种植蔬菜、社区楼道堆放可回收垃圾、用方言讲话等行为,致使两者的互动更为困难,更有甚者,导致农民工随迁老人受到排斥.

三、农民工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干预策略

社区融入是一个长期过程.面对一个新环境、一种新生活,青少年走向适应尚需一段时间,何况处于人生周期特殊阶段的老人,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与之相比都远远不如.因此,就如何使农民工随迁老人尽快融入城市社区并安享晚年这一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政府、居委会、社会组织、农民工家庭等多方面资源都应该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并使随迁老人尽快完成再社会化,同时,随迁老人也应摆正心态,学会"助人自助",加快适应城市社区生活.

第一、政府支持.现阶段,更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在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社保覆盖范围窄等问题日渐凸出.对于农民工随迁老人而言,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过低、无法实现异地医疗保险等种种问题成为阻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障碍.因此,政府应该积极的调整政策将随迁老人这一群体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建立统一、公平的城乡保障体系,减小城乡差别,具体措施有:建立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统一的养老保险统筹城乡医疗保险,打破异地报销问题的政策壁垒,提供跨地区医疗保险结算,让随迁老人能够享受当地就医与医疗报销.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各种福利与户籍脱钩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公共服务惠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唯有如此,才能减轻农民工的经济负担与随迁老人的心理负担.

第二、社区帮助.居民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应该积极帮助难以适应社区生活的随迁老人.首先,社区应该加强自我建设,加大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社区组织作用,成立老年人交流协会或团体,不断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为随迁老人的再社会化提供多样渠道与平台,促进随迁老人的互动与沟通,在互动过程中促进彼此的了解.其次,倡导文化互动,提供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满足随迁老人的文化需求,并鼓励随迁老人自我展现,将"宅"在家里的农民工随迁老人"请"到社区参加公共活动,如:扭秧歌、社区戏剧、大合唱等,通过随迁老人的参与,建设社区文化纽带,从而增强归属感.

第三、社会组织支持.对社区融入存在心理障碍、能力障碍以及性格孤僻的农民工随迁老人而言,社会工作组织的介入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发掘随迁老人的自身优点,并帮助随迁老人认识到自身优势与潜能,使其提高自信.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通过个人工作与小组工作的社会工作方法,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随迁老人所遇到的个人问题与共性问题,并在拓展老人兴趣爱好、提高社交技能、培育社区生活观念以及掌握城市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出努力,帮助老人重建角色认知,克服心理障碍,引导老人积极的社会交往,鼓励老人"走出去",为老人在城市的再社会化打好基础.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调动社会多方资源,关怀随迁老人的日常生活,不断提升随迁老人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第四、家庭关怀.家庭的关怀是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生活,再社会化的基础.农民工随迁老人在新环境下,更容易引发多愁善感、啰嗦、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此,应该充分理解随迁老人的情绪及行为,并发挥家庭与亲情的关怀作用,值得强调的是,时刻注重丧偶老人以及一方进入城市社区生活的老人的心理情绪.首先,子女及孙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老人的负面情绪,并在工作之余多倾听老人的想法、多谈心,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及情绪,并注意老人的情绪变化,在提供物质生活的同时,逐步走进老人的精神世界,以此强化家庭情感慰藉功能.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体谅、包容老人,并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区生活.

第五、自我调适.要适应城市社区生活,关键还在于农民工随迁老人学会"助人自助",不断调试.首先,摆正心态,重构角色认知.进入城市社区生活后,随迁老人要将自身视为社区的居民,视为社区的一份子,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公共生活,亲身参与社区建设.其次,不断培养兴趣爱好,逐渐拓宽交流渠道.随迁老人需要避免畏难的想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家人、社区其他居民沟通,并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敢于分享,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找与之有共同话题、兴趣爱好的社区老人重构朋友圈.最后,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在城市日常生活中再社会化.学习城市文明,不断认识、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新现象.如:打太极拳、下棋、做保健操、跳广场舞等.掌握城市社区生活的基本尝试与技能,塑造适合城市生活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将城市的社会文化、价值标准以及行为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农民工子女社区
Tomb-sweeping Day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陕西农民工都在哪?在干啥?——基于农民工“输出地”的调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影像社区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