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何止三连冠还是那山那水那南宁

2019-11-14 02:44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5期
关键词:南宁市南宁污染

南宁城市风光

媒体印象:绿城南宁,山青青,水邕邕。看得见的是山水之美、壮乡风情,看不见的是绿城人的海纳百川、从善如流。一座省会城市如此宜居,乃人间理想。众多生态环境类大奖青睐这片土地,是实至名归。

专家点评:西南民族地区中心城市,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风貌优美独特,堪称西部地区宜居典范。能让这幅生态画卷渐次铺展的,是当地不急不躁、不疾不徐,又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作风。充分发挥气候优势,不断释放生态优势,南宁步伐很稳。

天朗气清,清澈湛蓝——是“南宁蓝”的颜值。

青山环绕,郁郁葱葱——是“绿城”南宁的城市底色。

清水绿岸,流水潺潺——是百里秀美邕江的独特风光。

鹭鸟成群、鱼翔浅底——是南湖生态和谐的“晴雨表”。

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这一幅幅美丽生态画卷的背后,既有先天的生态优势,更有南宁全市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付出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治水、建城、为民”的城市工作主线,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保护南宁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南宁市民最普惠的福祉,“绿城”品质进一步升级,壮乡首府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

南宁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华宝钢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养生休闲之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宁特色的绿色创新发展道路。

南宁蓝成为常态

南宁市以“不容一粒沙”的决心,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坚决打响蓝天保卫战。

南宁深入剖析污染“病因”,以“绣花”功夫,围绕工作机制创新、扬尘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强化露天秸秆禁烧、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等内容开展专项活动,推动标本兼治,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形成“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合行动”的一盘棋环保工作格局。

近年来,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大幅提升并维持高位,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3年的75%提高到2016年的95.1%;2017年保持高位92.3%,在广西全区14个地市中排名第2;2018年维持高位93.4%,在全国16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第20位、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2017、2018年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实现连续两年全面达标。2019年1-7月,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3%,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下降17.6%和12.5%。其中1-6月,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守住百姓“水缸”安全

南宁水系发达,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灵,不仅有秀美的邕江穿城而过,还有18条内河及众多湖泊,水资源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得天独厚。

南宁市坚持将治水放到重要位置,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深化水污染综合防治,着眼于保好水、治差水、护饮水,分类施策,源头治理,精心谋划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在大力开展邕江综合整治的同时,统筹推进内河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饮用水源保护等治水工作,全力打好碧水守卫战,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治水、科学治水、系统治水”之路。如今的南宁,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景观带全面展现,“一江、两库、两渠、六环、十八河、一百湖”的“水城”水生态格局初步形成。

南宁市多年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保持100%,境内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Ⅱ类水质占比连续三年达到70%以上,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要求。南宁市交接给下游贵港市的南岸断面常年保持Ⅱ类水质,优于国家的考核要求,连续多年实现“Ⅱ类水入境Ⅱ类水出境”。2016、2017年连续两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十条”考核中成绩名列全区第一。2018年南宁市成为广西全区首个、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严格守住土壤安全底线

南宁市按照“打基础、建体系、守底线、控风险”的总基调,围绕“一个基础(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两个核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项工作走在广西全区前列。

在全区率先实现对污染地块开展多部门联合监管,率先建立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联合监管工作机制,率先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强化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环境监管,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搬迁地块污染治理与修复在全区做出了有益探索。

同时,南宁市广泛开展造林绿化工程,加强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资源保护,实施城市双修、石漠化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被的“绿”,保护土壤的“净”。

进一步擦亮生态金字招牌

坚守生态底线。南宁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全市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8.6%,森林覆盖率47.6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39%。由生态环境部和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马山县和上林县总体稳中向好。

突出生态示范引领。南宁市累计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生态乡镇23个、自治区级生态村344个,市级生态村783个。

推进绿城品质升级。南宁市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绿化品位和档次,大力推进青秀山、五象岭森林公园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主干道、街区和公园的景观效果,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办好生态盛会。2016年南宁市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承办权以来,坚持因势因景建设园博园,不推山、不填湖、保留现状植被。原有自然山水风貌保持率达43.4%,南宁园博园已成为展示南宁市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靓丽窗口。2018年成功举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南宁市以会促建收获了生态文明建设丰硕成果,南宁市2017、2018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美丽山水城市”称号。

办好生态课堂。南宁市大力推进环保教育基地建设,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基地4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级5家,市级环境教育基地21家,2015年以来已吸引各界5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成为凝聚生态文明共识、倡导绿色生活风尚、促进全民参与环保的前沿阵地。

猜你喜欢
南宁市南宁污染
数读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Sam’s Family
眷恋南宁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关 公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