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刊对抗战文史研究的学术传播述评
——基于重庆社科期刊近十年载文情况的分析

2019-11-14 06:53
关键词:载文文史社科

左 福 生

(重庆师范大学 编辑出版中心,重庆 401331)

“渝刊”即重庆市期刊的统称,本文拟考察的对象是渝刊中的社科类学术期刊,其核心是关于这些期刊对“抗战文史”研究的学术传播问题。“抗战文史”是近年来使用比较频繁的学术语,简言之即有关抗战时期的文化及历史。作为近代史、战争史的重要部分,抗战文史是一个严肃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其学术历程已持续50余年。随着相关史料的发掘、搜集和建设,以及党和国家对抗战历史文化的重视及对相关研究工作的扶持,抗战文史研究一直保持着相应热度,国内社科期刊多有刊载此方面的学术成果。重庆曾为抗战时期的陪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度是亚洲战场的指挥中心,这里蕴藏着有关抗战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文献获取、地缘互动上可为重庆人文学术界提供有利因素。这为社科版渝刊学术传播也创造了资源优势,对当地期刊的栏目设置、用稿选择等形成一定影响。鉴于此,本文针对渝地社科期刊有关抗战文史研究成果的传播展开考察,重点针对一定时期内的载文数量、内容及规律等进行梳理和论析。

一、考察对象与检索范围

根据上文表述和意向,本文考察对象拟定为近十年渝刊发表的抗战文史研究成果,具体从其发文数量、载文内容、发行规律、集中刊物等方面入手,从中发掘渝刊传播抗战历史文化的特征、优势及不足等。

据官方统计,重庆现共有期刊135种,其中社科类期刊56种,科技类期刊79种,有全国性和区域性影响的品牌报刊50余种[1]。抗战历史文化研究属人文社会科学范畴,那么其传播阵地一般只限于社科类期刊,本文首先将考察的对象限于以上56种社科期刊。当然,这56种社科期刊并非都适合或曾经传播过抗战文史研究成果。为准确定位、聚焦问题,本文以实际载文期刊为考察对象。在相关信息的获取上,本文通过在线文献检索手段,主要利用“中国知网”系统平台进行检索和确定。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先以核心词“抗战”和“抗日”分别进行全文检索和标题检索,然后在以上检索结果下通过“文献来源”选项分别针对重庆社科期刊再作二级检索,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载文信息进行统计和归纳。从中发现,《探索》《重庆社会科学》《重庆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重庆交通大学学报》《重庆邮电大学学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重庆文理学院学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等14种期刊都曾陆续或间断地刊发过有关抗战文史方面的学术文章。

检索结果还表明,以上渝刊作为传播抗战文史研究成果的学术阵地,在传播数量、方式、持续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便于操作及相关信息的搜集、统计和描述,本文选取以上期刊在2009—2018年的传播时段,通过对此十年的发文情况作计量分析与评述。

二、载文分布与数据分析

考察一种文化内容是否成为学术研究或传播的资源和热点,一般来说,通过统计特定时段的研究成果数量便可做出初步判断。抗战文史研究作为当代学术热点似不存在争议,不过这一热点在以上14种社科期刊中有何体现则需要作深入的考察和对照。各刊载文量及相关数据是反映此问题的关键,通过核心词多级检索与统计,现将载文数据情况列表于下。

表1 2009—2018年社科渝刊发表“抗战文史”学术成果统计表

来源:根据中国知网统计

上表数据显示,社科版渝刊在近十年中刊出抗战文史研究成果累计达353篇。统计中可能还有少量文章因未使用到“抗日”“抗战”等核心词,但其内容属于抗战主题,因而在检索中或被遗漏。即便如此,渝刊所发表的一系列抗战研究成果亦足以显示重庆刊界对抗战主题的重视与坚守。从总量来看,14种渝刊对抗战研究成果的传播比较显著,但各单刊的传播量及持续性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载文量最多的《重庆师范大学学报》有81篇,占总载文量的23%,而载文量少者如《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及《探索》杂志在十年中分别发文4篇和3篇,仅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载文量的二十分之一,后者明显偏少。

从年均发文量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年均发文8.1篇,居各刊之首。《重庆社会科学》《西南大学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三刊的平均年载文量比较接近,在4~5篇之间;《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重庆交通大学学报》三刊的年均发文2~3篇;《重庆工商大学学报》《重庆文理学院学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重庆邮电大学学报》4刊的年均载文量都不足2篇;《重庆大学学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探索》等三刊年均载文量则不足1篇。总体可以看出,14种社科渝刊略呈现5个层次,其年均载文量分别约为8,4,3,2,1篇,前一层级与后四层级悬殊明显。

以上各刊均为双月刊,年度发行6期,若以2篇为一期栏目的平均发文标准,那么,《重庆社会科学》《西南大学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三刊一年也仅有2期可以设置相关栏目;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在10年中基本保持年均4期的设栏量,而其它10刊则明显无条件打造相关栏目。从办刊实际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2002年以来就已设置“抗战文史”专栏,且长期致力于将此栏目打造为该刊的一个特色栏目。虽此栏目本着积极建设、优稿则发、宁缺毋滥的原则,但连续十年中年均栏目设置理论值可达4期,实可表明其“抗战文史”栏目运行平稳,栏目的持续性比较突出,在地方高校特色栏目建设中能保持如此状态,效果可归于良好。

就单刊的载文量看,抗战文史研究成果超过30篇以上的只有5家期刊,依次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重庆社会科学》《西南大学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本文以此5刊为重点进一步考察近十年抗战文史研究成果相对集中的传播阵地,从中比较各刊的载文情况及发展趋势。为行文方便,笔者将此5刊定为渝刊中传播抗战文史学术的典型期刊,其历年载文量如下表。

表2 2009—2018年典型期刊年度载文量表(单位:篇)

从上表可看出,各刊年发文量均不平衡,《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虽年均载文量达8.1篇,但不同年度有一定波动,其中2009年和2013年发文量较多,分别为14,13篇,但2014年、2017年都只发表了4篇,表明这两个年度该刊的“抗战文史”栏目出现率小,栏目运行不够平稳,与上文推算出的理论值即年均设栏4期存在反差。在5种典型期刊中,《重庆社会科学》的载文量起伏最明显,该刊2012年发文13篇,2013年发文18篇,出现一个极大的增长点,但其后的2014年该刊却突然出现相关载文阙如现象,且此后4年的发文量一直停滞于1~2篇,无明显起色。同样的现象在《西南大学学报》和《重庆科技学院学报》两刊也曾出现,前者2017年抗战研究成果阙如,后者2018年也未刊一篇此类论文。为体现典型期刊历年载文变量起伏特征,现绘制5刊载文变量折线图如下。

图1 2009—2018年典型期刊载文变量折线图

就整体来看,折线图于2013年呈现一个明显上扬。其中最突出者为《重庆社会科学》,其次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其它三种期刊此年折线也略有抬升,与前列年度载文量表形成比较一致的对应,表明2013年是各刊发表抗战文史研究成果的高峰年。至于形成此现象的原因,现尚无直接依据可证。

三、抗战主题与重庆视角

侵华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次巨大危机,而抗日战争则是中华民族不畏牺牲、勠力御侮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中体现。对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之历史意义学界已作出丰富而深刻的总结,认同抗战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2]。抗战文史研究反映的必然是抗战大主题,无论从哪一方面去探求其历史细节和意义,其本质都应该以表现中华民族团结御辱的民族精神为终极目标。近年来,随着学术的深入,学界对这场反侵略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高度概括和宣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3]以上激昂自信的话语是从民族气概、精神财富的角度所作高屋建瓴的概括,也是抗战文史研究中应予极力表现的思想内核。考察渝刊对抗战文史学术传播,其一方面也是检视和反思渝刊对此民族精神所持的立场及信念。

内容显示,渝刊传播的抗战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巨大灾难,及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党和各界人士积极抗战的精神。即便是那些研究抗战文艺的学术成果,研究者亦以发掘、弘扬其中的抗战精神为意旨。比如《木刻与中国抗战宣传: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外木刻艺术交流》(《西南大学学报》,2009),《抗战剧折射民族复兴的历史情怀》(《重庆社会科学》,2013),《视点聚焦、乡土认同与男性想象:陪都电影女性叙事的三个维度》(《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8),等等。更不用说像《抗战时期党对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培育》(《重庆社会科学》,2013),《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等这些立论鲜明的内容。从历史事件和抗战文献中发掘民族精神是文史研究者的责任所在,而对此精神的弘扬与传播则是社科期刊追求社会效益的理性选择。社科渝刊对抗战文史研究的多渠道传播,正反映了重庆刊界对此重大学术问题蕴含的精神价值所作的积极回应。

抗战历史文化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在抗战的大主题中涵摄许多具体而微的研究方向。对此问题,学界已作初步探析和分类。如艾智科在《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研究述评》中即指出:“抗战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现阶段有关抗战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战文化本体、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区域战时文化、战时社会思潮与学术、战时文艺、战时教育与文化名人、抗战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等多个方面。”[4]湘潭大学历史文化学者唐正芒、高文学采取更加细分的原则对抗战文化研究的相关内容分为十六类。如:“关于抗战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关于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关于抗战文化的基本内容”“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政策及理论体系”“关于抗战文化的发展方向”“关于抗战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的研究”“关于抗战报刊的研究”“海外华侨抗战文化”“西部抗战文化研究的崛起”[5],等等。其所总结的诸方面着眼于全国的抗战学术动向,其中还含括了不少研究专著,由此可见抗战历史文化研究的宏大体量和丰富内涵。

对照发现,社科渝刊近年所刊抗战文史研究成果基本涵盖了以上学界概括的诸领域。不过,鉴于唐正芒、高文学所作分类存在一定重叠繁复之嫌,笔者不拟直接套用其标准来归类渝刊的载文成果。对于抗战研究中的复杂性,笔者坚持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角度来加以审视和表述,由此对抗战研究领域归纳为如下方面:(一)抗战时期的军事研究;(二)抗战时期的政党研究;(三)抗战时期的经济研究;(四)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医疗研究;(五)抗战时期的外交研究;(六)抗战时期的交通、通讯研究;(七)抗日救亡(救济)运动研究;(八)抗战时期的人口问题研究(含难民、移民问题);(九)陪都重庆研究;(十)大后方社会及性质研究;(十一)抗日根据地及边区研究;(十二)抗战时期的宗教研究。笔者对此划分归类不能说万无一失,但这样处理更能准确概括渝刊传播抗战研究成果的实际内容,与当前国家层面所倡导的抗战研究视角更加契合。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抗日战争研究所作部署中提出,要求按照“总体研究要深、专题研究要细”的原则,“整合全国学术机构和研究队伍……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国际等领域对抗战进行系统研究”。[6]

根据以上分类来检阅渝刊载文内容,其抗战文史研究成果对“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国际”等领域均有涉及。相对来说,各刊对不同方面又有所侧重。以典型期刊中的前三种为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载文主题偏重抗战文化领域,突出抗战时期的文艺研究。初步统计显示,其中文学研究29篇,报刊研究9篇,影剧研究7篇,音乐研究2篇,美术研究2篇,共计49篇,占其发文总量的60%。《重庆社会科学》载文主题也以文艺研究居多,计21篇,另外有党政研究12篇,国际外交研究5篇。《西南大学学报》载文偏重抗战大后方社会研究,相关成果计17篇,占其载文总量的40%,而其文艺研究方面的成果只有8篇,数量明显少于前二者。

除研究领域的丰富性之外,渝刊所载抗战研究成果还体现一鲜明特征——重庆视角。具体指抗战研究偏重彰显重庆地域因素,研究者多关注、发掘抗战时期发生在重庆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事件或问题,在论述语境中常常与“大后方”相为表里。初步梳理发现,这类文章多使用重庆、陪都、大后方等这些带有明显地域指向的地名为题(有些在标题中还出现“陪都重庆”这一双重域名)。而抗战时期的中共南方局作为设在重庆的组织机构,是近年抗战研究中的热点,也频频见诸渝刊,考虑其与重庆的地缘关系,将其研究归于重庆视角应无不妥。现将此类成果分别统计如下。

表3 以“重庆”等地名为题的载文量统计表

以上就标题使用相关域词的成果统计达131篇,占总发文量的三分之一强,仅此足见渝刊用稿发文的鲜明倾向。抗战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就具体事件发生的空间地域来说,其所涉人物、事件又属于地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因素会强化地方学者的地域文化认同,易于促成学术研究兴趣,是激励学人开展研究的内在动力之一。

重庆这座英雄之城在中国抗战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重大深远影响已为各界人士普遍认可。抗战期间,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爵士在1942年6月14日发表广播演说,曾盛赞:“中国仍屹立不移,足以象征中国不屈不挠意志与决心之重庆,乃成为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之一名词。为各自由民族而言,重庆乃联合国家所为振奋之精神之象征;为独裁者而言,重庆乃若干民众甘冒危险忍受痛苦不接受侵略者之束缚之象征。”[7]185“吾人于亲眼获睹此等艰苦精神之余,实感无限欣慰,此乃中国前途之最佳保证。重庆之民气仍极高涨,斜枕于扬子江上之重庆城,到处断垣残壁,然附近山丘与河流,均经开发,市民亦孜孜不倦,使一世生活照常进行。在空袭警报网及防空洞之供应方而,重庆直可与世界任何城市比较而无愧色。重庆之成为世界理想中之一项事物,实无足异。”[7]245这应该是重庆担当抗战使命以来受到域外人士的最佳礼赞,也是对重庆经历艰苦卓绝之洗礼的客观评价。

域外人士称叹如此,本土学者若从重庆视角来审视、评价这段抗战史,则更会油然而生亲切和崇敬,并以更加细腻的心理去触摸和感受。正如周勇所述:“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是支持和支援抗战的重要战略区域,对抗日战争的持久坚持并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学术界对抗战大后方研究较为滞后。大后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是重庆诸多历史文化资源中,历史价值最重要、发展现状最薄弱、抢救保护最紧迫的资源。”“重庆承载三千年文明的历史,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山水之城,也是一座英雄之城。因此,重庆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辉煌篇章,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重要段落。”[8]以上论述并非无端的虚美,而是从重庆视角出发得出切中事实的结论,却是一般域外研究者所不易觉察和做到的。社科版渝刊所发表的抗战学术成果有三成以上偏向对重庆地方史的发掘与阐述,体现其抗战主题研究中内含着浓郁的区域文化特质。

四、存在问题与调整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渝刊对抗战文史研究的载文传播已彰显其特定优势及鲜明特色,不过,期刊在针对抗战研究成果的策划、栏目设置及运行中也显露其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首先,就发文量来说,对于抗日战争研究这一宏大课题,14家社科期刊连续十年载文353篇尚不够突出。尤其对于重庆这一与抗战有着密切关联的城市,政府和学界在此方面已有更多支助和参与。近年来,重庆市实施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先后成立了一个基地、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即抗战文史研究基地(设重庆师范大学);三个中心分别指“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设西南大学),“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中心”(设重庆市图书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中心”(设重庆市档案馆)。从氛围和条件言,重庆抗战文史研究界享有更为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社科版渝刊在栏目策划和组稿用稿方面亦获得更佳契机。然而,在渝刊载文中此优势尚未充分体现,多数期刊对抗战研究成果未主动争取,而是坐待投稿,有稿即发,无稿则已,如此就出现多刊发文量起伏波动的不稳定状态。

其次,多数期刊对这方面的稿件内容缺少适当规划。据笔者调查了解到,目前重庆社科期刊中唯有两刊设置了抗战研究方面的专栏:一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所设的“抗战文史”栏目,一是《重庆社会科学》开设的“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研究”栏目。其他期刊对抗战研究的来稿一般采取的是临时处理方式,不设专门的阵地,这容易导致期刊对此类成果缺少吸附力,更无持续性可言。

第三,即便有开设抗战文史研究专栏的期刊,如以上二刊,其栏目策划水平尚不够理想。一是发文的专题性不强,同期所载文章虽同属抗战主题,但研究领域及内容差异较大,显然未经精心策划,而是简单的近似组合;二是栏目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如《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在2014、2017年各只发文4篇,年栏目开设仅两期,不足以彰显其栏目的特色性及品牌效应;三是栏目的持续性差,在仅有开设抗战研究栏目的期刊中,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在持续维护,栏目保留长久,而一度比较凸显抗战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庆社会科学》在近五年此方面发文锐减,栏目似已名存实亡。

此外,抗战历史文化研究是一个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及彰显政治文化色彩的课题,把握好抗战重大纪念日、周年庆等时机节点来传播抗战研究成果,显然更有利于提升其传播效应和文化影响,而这一点恰未在渝刊中有足够体现。比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内不少报刊在此重要节点上都作了精心策划,扩大版面,相比以往发表了更多抗战题材的系列文章。但社科渝刊似没有特意地把握这一机遇,去精心策划抗战文史研究的学术传播,此年唯《西南大学学报》发文量略有增加,它刊普遍表现沉寂。此现象表明各刊载文用稿并没有因政治外交、文化舆论气候的变化而作适时调整,其社会文化效益显然未充分彰显“社会科学版”这一特有属性。

(二)调整策略

事实表明,抗战文史研究已成为重庆人文社科研究的一面旗帜,社科版渝刊对其研究成果的传播也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也是其未来发展需要思考和应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针对上文提出的不足,即缺少严密策划、专栏性不突出、特色化不明显、持续性不强、稿源分散等现象,笔者构思以下解决方案。

一、提升文化自觉,推进专栏建设。在以上期刊中重点打造2~3个抗战研究栏目,特别是对于几个有学术实力和资源优势的学报,如《西南大学学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二者依托的主办单位都已成立了抗战研究机构,并拥有一支成熟的抗战研究学术队伍,有利于开展学术专栏与学术平台的互动。就栏目的建设上,可以进一步突出其专栏特色,以问题为组稿、发文的依据标准。如《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可充分发挥该校“抗战文史研究基地”的潜在功能,该基地以文学院成员为核心已组建了一支较为精锐的学术力量,在抗战文学及报刊研究上显示相当优势。《重庆师范大学学报》“抗战文史”栏目可依托其优势学科集中办好抗战研究专栏。《西南大学学报》可充分利用其核心期刊的影响力,并依托本校已成立的“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团队优势,重点打造大后方研究专栏。其它期刊则可根据各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开展抗战研究的专题栏目建设,如《重庆交通大学学报》曾发表若干关于抗战时期的交通、通讯研究成果,此专题值得进一步开拓,开设此专栏应有一定潜力。

二、整合资源,加强协作。针对稿源分散,部分期刊持续发文无力的状况,渝刊除重点打造几个相关特色栏目之外,还应该加强渝刊之间的协作,组建刊群力量,整合学术资源,促进稿源分流和共享。2002年,教育部就为学报发展设计了三条路径:“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进行合作或联合,走联合之路,把刊物做大做强;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高校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9]笔者以为,这一思路比较适于渝刊共建“抗战文史研究”品牌栏目的设想。学界对此享有地域优势、资源趋同的地方学报共建栏目已有所探讨,如姚申提出:“由具有相同或相近学科和专业特色、实力相当的若干所高校学报合作办同一栏目,依托相同或相近的专题研究学术背景与优势,共同打造和建设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专栏。”[10]

渝刊开展此类协作既可由若干有意于传播抗战文史研究成果的期刊自行联合,也可以由某一学术期刊或重庆高校社科期刊协会来牵头联系组建,形成渝版共建的特色栏目。由具有相同或相近学科和专业特色、实力相当的若干所高校的刊物合作办同一栏目,依托相同或相近的专题研究学术背景与优势,共同打造和建设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专栏在刊界已由原初的设想变成现实。如《南开学报》和《南京大学学报》进行“南南合作”,自2005年共同推出《当代西方研究》栏目;《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求是学刊》联合创办《现代性研究》也取得可喜成效,以上成功案例值得渝刊借鉴。

当前重庆官方对抗战研究给予了很多扶持,在文献史料建设及课题资助方面投入经费不菲,这为重庆抗战研究学术集群的形成创造了理想条件。“学术集群的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并从这样的交流中激发学术研究的灵感,涌现更多的创新成果。深度挖掘学科优势并作为支撑,特色栏目将成为学术集群形成的关键,特色栏目能否取得成功,很大意义上就在于能将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学术集群越是广大,特色栏目的基础将越是厚实,越是具有持续发展力。……唯其如此,特色栏目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专业化转型的基础。”[11]当然,对此举措也要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特别要有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作保障,因为“一个特色栏目动用的资源甚至比传统办刊模式下办一份学报的资源还要多”[12]。

猜你喜欢
载文文史社科
社科成果展示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社科成果展示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社科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