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游戏教育:引领幼儿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

2019-11-14 13:52卞俊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卞俊娟

【摘   要】  “混龄教育”并非只是同龄教育的补充或点缀,而是一种必要性的“互补”“促进”“发展”。理论和实践表明,幼儿天生具有与异龄人交往的倾向。这种“异龄互动”,无论在体能上还是认知发展上,抑或对于社会性发展上,都具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正强化效益。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认真迎合幼儿的心理特征,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混龄游戏教育活动,把他们逐步引向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

【关键词】  幼儿教育;混龄游戏教育;互补促进发展;实践与探微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根据“年龄段”特点把幼儿教育分为“大”“中”“小”三级梯班模式,并且开展与之相应的幼儿课程活动。随着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尤其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获得高度关注以后,这种“同龄教育”模式受到了较大挑战和强烈冲击,“混龄教育”进入“公众大视野”并越发地得以青睐和认同,由此也成了当前幼儿教育领域中一项孜孜以求的重大实践课题。就“混龄游戏”来说,究竟有什么价值意义呢?如何切实开展幼教“混龄游戏”课程活动呢?

一、简析幼教混龄游戏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混龄游戏”创立者蒙台梭利认为,只有把异龄幼儿放在一起开展游戏活动,才会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社会行为。其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弥补家庭环境生长的不足,帮助幼儿克服由此而形成的时代特质。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的“个私”性格,不善于交往、不懂得合作的“封闭”心态等。二是有利于提高异龄观摩的学习和参与机会,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智力、语言和情感上的良性发展。比如,大龄幼儿可获得“助人为乐”的良好体验,小龄幼儿则能体验到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三是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混龄幼儿集中在一起,会根据兴趣和爱好等自行分类活动,既有利于集中指导,又有利于教师即时把握他们的动态发展情况。一言以蔽之,“混龄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对幼教“混龄游戏”的有效性实践和思考

“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幼教“混龄游戏”活动中,只要认真设计、善于创新、不断反思,就能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

1.认真设计,积极开展“混龄游戏”幼教活动。尽管“游戏课程”在情趣性、启迪性、规则性和挑战性等方面具有共性特征,然而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不同年齡段的幼儿客观上对于游戏活动具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把混龄游戏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并且有效确保它的长效性,我们不仅要认真设计活动的目标与方案、形式与流程,还要充分准备应有的道具和材料等,给不同龄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以“平衡技能”游戏为例。笔者事先准备了大小不同的易拉罐、奶粉罐以及高低不同的梅花桩等。比如,小班是那种低矮型并有许多罐子组合的梅花桩,承受面较大,可供小班幼儿使用;较高型、接触面相对狭窄的梅花桩,可供中大班幼儿使用。此外,还准备一些沙包和不同重量的挑担,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挑战机会。如此而为,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幼儿的多向化发展需要。

2.有效激励,善于促进“异龄幼儿”相互交流。众所周知,“混龄游戏”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不同年龄幼儿的交往和共同发展。就一般情况说来,大龄幼儿活动经验相对丰富一些,身体素质相对强健一些,能够发挥较强的引导与帮助作用。有鉴于此,在“混龄游戏”活动中,可让他们先行示范,接着让小幼儿跟进游戏并随之配合,教师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引导混龄幼儿之间开展与之相应的互动交往。比如,让大龄幼儿问小龄幼儿:“白天我们能在天上看到一些什么呢?晚上又能看到哪些?”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小龄幼儿主动提出“这是怎么搭建的呢?”“我怎么才能跳过去呢?”之类的问题。这些提问看起来比较简单,却能让不同龄幼儿之间逐步建立起“社会性”关系。再如,教师经常鼓励孩子们:“你去问一问那个大哥哥好吗?”“老师相信你能带好这个小弟弟的。”久而久之,双方之间的互亲性和相融性就会自然增强。

3.合理干预,注重引领“混龄游戏”良好发展。一般说来,混龄幼儿由于接触较少相互之间并不了解等因素,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在混龄游戏活动中难免会发生各类“不和谐”现象。这就要求幼教老师——本着“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适当地介入并进行相应的“干预”。以“捉尾巴”游戏为例。活动基本规则是:大幼儿保护小幼儿,确保后者的尾巴不被捉到;同时尽可能地去捉其他各员的尾巴。然而,有些大幼儿带领组员躲入角落里,独自出去捉尾巴,却置自己的组员于不顾。这既破坏了规则,又中断了游戏。笔者主动教育并鼓励大幼儿担负起“保护”责任,让游戏活动正常进行下去。此外,幼教人员还可利用手中的“非权力”因素,对幼儿家庭进行主动指导,教育并引导家长注重开展幼儿“混龄游戏”活动。合理化干预有利于从内外互动中保持这项活动的良性发展。

总之,“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开展混龄游戏教育活动,既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又有利于不断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这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课题,我们应高度重视并认真以待。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