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2019-11-14 13:52杭静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综合实践合作

杭静

【摘   要】  学习能力是指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具体说就是发现、分析和总结学习中的问题,利用各种媒介学习、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等自学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而教师的适度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针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综合实践;小学生;关键能力;创新;合作

随着国民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于先进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借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与探索,则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作铺垫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自主探究学习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要求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与指导下,通过他们动手、动眼、动口、动脑,调动各种感官,积极获取知识。因此,如何使全体学生得到必要的、有区别的实践性教育,需要教师正确的方法指导。

1.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一次教研课上,本人选择了《快乐的七巧板》这一内容,上课时我从学生们最喜欢的玩具“七巧板”引入新课的教学,一下子孩子们就在老师的组织下进入了有趣的玩具世界,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够进行主动探索。

2.巧妙运用生活与课堂的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知识来源。在教学“削皮后苹果为何变色”这一内容时,老师在导入部分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组秀色可餐的苹果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引入课堂,然后我让孩子们猜想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这个问题激发了许多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猜想,今天这节课他们将学到什么关于苹果的知识。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削皮变色的苹果图片,使孩子们回到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扰之中。这样的教学,巧妙地运用了生活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促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经验。

3.为学生创造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教师采用能激发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并能受到他人观点的启发,迸发出新的智慧火花,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经验和独立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达到准确把握所学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发挥活动特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学习中提出不同意见、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和方式。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很好地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是教师适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化体现的一门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特色,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开展,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因此,在具体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亲自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实验、探索、制作、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从中获得感悟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综合实践活动不要求学生在所涉及的领域中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也不要求学生对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相反,活动中得出的结论是未知的,这决定了活动的多样性和探索性。因此,要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想象、敢于探索、善于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大多是高度开放的,而且有许多的探索出来的结论是不确定的。因此,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当然本课程的教学同样需要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并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深化,新的目标将进一步生成,新的经验将进一步产生,创造性的火花将不断涌现,这样,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开放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借助综合实践,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师生关系,自觉引导、促进、激励和唤醒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注意在方式、方法、方案和具体细节上給予学生应有的指导,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1.制定共同目标,增强合作意识。目标是指引团队前进的方向,是规范队员行为的准则。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的合作团队时,应指导合作的团队首先制定统一的活动目标,目标要切实可行,符合每个团队成员的利益,也要具有挑战性,以激发每个团队成员在合作中的积极性。当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时,教师应教育每个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团队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能够从团队的利益出发,并尽快融入团队。

2.构建合作情境,开展小组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时,教师要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合作的情境,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提供平台。

例如,在五年级活动实践课“包饺子”中,活动包括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比赛和交流感想。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组员之间再分配各自不同的任务:备料(面粉、水、馅料、炊具等)、和面、擀饺子皮、包饺子、煮饺子。在学生包饺子、煮饺子和吃饺子的活动过程中,老师适当地向学生介绍饺子的起源、吃饺子的风俗习惯和制作饺子的技巧等知识,并且引导和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制作有自己特色的饺子形状。一些学生在饺子的外观上进行了创新设计,当一盘精致的饺子摆在每个人面前时,让人食欲倍增。对于形状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我为他们进行了“专利授权”。学生们非常兴奋,这种设计活动的情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使他们在自由的创作氛围中获得无限的创新潜力。

总之,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综合实践课程更具活力、多元化、开放性,这是当代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综合实践合作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