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9-11-14 13:52郭彬彬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初中培养

郭彬彬

【摘   要】  初中数学科目的教学中,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同小学阶段有了很大的不同,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更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强化自学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开展小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合作探究热情,促进实践应用引导,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实践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能力;培养

初中教学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与小学知识内容和高中知识内容形成有效的衔接,又要做到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同小学教学时期一样过于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授,也不能同高中教学时期一样过分追求教学效率,而是要做到文化知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并重,尤其表现在初中数学科目的教学中。因为初中数学知识同小学阶段有了很大的不同,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更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初中數学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住学生学习主体这一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等多个方面加强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一、强化自学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好学生的能力水平,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教学能力。俗话说“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无论对于学生哪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前提都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在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课堂活动的探究中,积极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直处于课堂被动服从和知识被动接受的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意识的带领下,主动进行学习探究,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程《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在本课知识导入环节中,引导班级学生自主思考在之前的数学知识学习中都学习过哪些数学图形,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发言,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的数学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有一个整体性了解。然后,教师在本课知识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的具体讲授中,要引导班级每一位学生都拿出纸,自己动手折一折,通过有效的自主探究来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本课的数学知识内容。最后,在完成本课知识讲授后,教师要在课后作业布置时,给学生布置一些不常见数学图形展开与折叠的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水平。

二、开展小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合作探究热情

在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班级学生知识学习的孤立性,每个学生都采用各自为政的学习方式,缺乏相互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局限于自己的思维空间内,导致知识学习的不均衡性。其实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在初中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地引导具有不同数学学习基础和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联接起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引导班级学生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学习关系,那么班级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会得到提高了。

首先,在初中数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在本课知识具体讲解的时候,要给予班级学生具体强调出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后面的知识探究学习中做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然后,教师要将班级学生按照总人数的多少分成若干的数学学习小组,让班级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本课知识内容的合作学习与深入探究,要求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交流梳理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最后,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监督,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同时对于每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成果,教师都要进行评析,指出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与理解中的不足,帮助学生一同改正。

三、促进实践应用引导,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科目知识是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在数学知识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如果单纯地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习题的练习是远远达不到数学科目实践性教学目标的要求的,学生如果单纯地依靠课堂时间进行数学知识理解与记忆,那么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只是浅层次的。数学科目和其他任何教学科目的教学目标都一样,都是要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加强对于学生良好数学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就不可或缺了。实践应用的过程是学生知识深化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首先,在初中数学课程《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本课知识的课前备课中就要根据本课数学知识的特点,指定出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流程,为接下来的数学知识教学做好准备。然后,教师在完成知识理论教学后,要让班级学生自由结组,进行实际问题“班级学生的家庭人口数量调查”的实践探究,要求学生先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案,然后明确成员的实践分工。最后,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本问题的时间探究解决。在学生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现实性探究情况,给予学生提供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正确的数学实践探究,都能真正在探究中提升自身能力,有所收获。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良好探究能力的培养,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为依据,结合学生的现实学习需要和具体的数学科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养成多样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宏忱.试论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J].神州,2012(31).

[2]谢月华.让学生“探索”数学天地的“奥秘”——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策略运用刍议[J].新课程(中旬),2012(09).

[3]曹桂强.刍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0(04).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初中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