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维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019-11-14 13:52高红霞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初中数学能力

高红霞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过于依赖的现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本文主要从构建独立思考的环境、培养良好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角度阐述初中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过于依赖于教师,往往是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的思考,而当他们真正遇到问题时会无所适从。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融合贯通。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积极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很多学生在小时候就倍受父母宠爱,他们过于依赖家长,需要在家长的指点下生活,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其个性受到束缚,智力发展也受到限制。究其原因,家长对子女的照顾过多,“爱心”剥夺了孩子自我锤炼的机会,导致他们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对父母过度依赖。学校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只注重知识的“注入”,对学生的理解知识的过程则视而不见,学生只是被动地理解,大脑也长期得不到锻炼,从而也变得不愿意思考。教师以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完全服从于教师的“标准答案”,唯师唯书,不敢有自己的怀疑。减负停留于口号,学生每天疲于应付大量作业,他们没有精力去独立思考。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于多媒体,各种素材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师会变着花样去引发学生的兴趣,安排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机会,表面上的“热闹”无法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剥夺了属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抽象,教材中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方程与函数等思想,这些内容光靠学生记忆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充分思考、系统地训练才能掌握运用这些思想方法的技巧。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在学完概念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以不同的数学语言去表达、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构建独立思考的环境

教师要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的心境得到放松,让师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在平等的交流环境下,学生才能放松自己的“戒备”,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表达疑惑、敢于提问,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学生学会了思考,就会加深了理解,从而能品尝到思考的“甜头”,从而会爱上思考,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放下“师威”,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容时,教者步入教室,问学生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的?有學生说我看我的邻座,也有学生说我看前后桌,教者适时引导,“如果你第一个到达教室呢?”此时有学生说出自己的位置:第三排第四桌,还有学生指出与我们到电影院找座是一样的。教者在黑板上画出班级座位图,并标出“排”、“列”,让几位学生在图中圈出自己的座位,教者让学生用数字表示自己的座位,从而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教师要善于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会理解学生、包容学生,与学生平等地协调,让学生获得心理的安全,产生亲近之感。

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要避免多练而少思,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情景题、开放题、推理题、探索题,让思考成为克敌制胜的武器,能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师不宜越俎代庖,在课堂上不能讲细讲透,要留有思考的余地。教师不能照搬教材,要丰富教学内容,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如果自行揭示结论,就会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也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

二、培养良好思维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地预习,为他们提出一些预习的问题,诱引他们主动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针对性地交流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引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中,要贴近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如果问题过难学生会生畏,如果问题过于容易,学生会缺少兴趣。教师要分层设计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以同伴交流、教师点拨,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多角度的理解,从而能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学生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使思路变得宽广、顺畅,能朝着新颖的方向发展。学生要反思错误,避免思维不严谨的现象发生。学生要反思解题方法,让思维触角向不同方向延伸,从而提高思维的广阔性。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具有提问意识,要开放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表达见解、提出疑惑,有时即使显得稚嫩,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在学生认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惑的问题,并由此产生焦虑、怀疑,这种心理会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问。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觉醒,会产生求异、创新,不断催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以有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思考探索。教师要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旧的知识去探索新知,如将分数与分式联系起来,让学生比较异同,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之处,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得到聚拢,使他们能爱上数学。教师要利用数学实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停留于听懂,而要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从而能找到打开问题大门的“钥匙”。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为学生营造利于独立思考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放飞思维,大胆质疑,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红.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

[2]王洁.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策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

[3]殷世东,潘黎.把独立思考权还给学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初中数学能力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谈独立思考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