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体能水平

2019-11-14 13:52孙焕新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提高小学体育

孙焕新

【摘  要】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关注学生运动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方法外,也要加强学生体能水平的培养与锻炼。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展开适宜的负重训练,发挥间歇训练的体能培养效果,在体能锻炼中融入趣味游戏。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提高;体能水平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关注学生运动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方法外,也要加强学生体能水平的培养与锻炼。从现在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体能普遍不太理想。稍微遇到对体能有要求的运动项目,学生就会产生各种阻碍,要么是难以达成训练要求,要么就是在过程中中途放弃。这些都折射出目前学生体能素质和运动能力上的不足,也是教师要强化训练的部分。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素质出发,设计具备可行性的体能培养方式,让学生的体能水平循序渐进地得到提升。这会让学生在各类运动项目中都有更好的表现,也会提升学生就运动的喜爱程度。

一、展开适宜的负重训练

训练学生体能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目前学生整体的体能状况,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案。教师首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展开相应的负重训练,这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提升学生体能的训练方法,也能够很大程度发展学生的运动素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取体能训练的形式和程度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考虑。一方面,负重训练的负荷要在学生的承受范围内,避免不当或者不合理的练习带来的学生身体的损伤。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让负重训练变得轻松有趣。很多负重练习不仅有一定难度,而且在形式上单一乏味。这是学生不愿意投入到训练中,练习的效果不够明显的原因。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负重训练的形式设计上和难易程度的把握上都要合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体能锻炼带来推动效果。

负重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学生容易参与的运动方式。为了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身体任何部位的素质,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物体器材,根据自身的体重选择项目,比如使用实心球、杠铃等,练习俯卧撑、双腿深蹲、引体向上等。具体练习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骨骼具有弹性好不易骨折但易变形的特点,有目的地科学地锻炼学生。负重训练看上去简单,但是训练过程中融入有很多要求需要教师良好把握的因素。不当的操作和练习方式不仅难以发挥学生体能锻炼的效果,甚至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失,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负重训练的过程中做好各方面问题的协调控制。

二、发挥间歇训练的体能培养效果

体能训练通常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只有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才能够让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与提升,这也是推动学生体能水平上升的关键。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灵活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可以充分发挥间歇训练的体能培养效果。教师可以安排强度较大的体能训练效果,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融入适当的间歇,让学生有更好的适应空间。在设定间歇的形式和时间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充分考量,要结合学生的运动水平做合理设计。同时,不同运动能力和素养的学生体能的差异较大,因此,他们需要的间歇方式和时间也会存在差别。对于这些要素教师都要考虑在内,并且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上多展开一些个性化设计。这样才会让更多学生有良好的适应空间,能够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在强度较大的体能训练中,采取相应的间歇是很有必要的,这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整个训练项目,达到体能锻炼效果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于不同学生在采取间歇训练时方法应当存在差别。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身体基础的好坏分成两个组别,结合学生的实际,然后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训练:差的学生,两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要求长些;好的学生,在两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可以短些。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让更多学生的体能可以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提升,这才是一种良好的体能锻炼的有效模式。

三、在体能锻炼中融入趣味游戏

体能训练普遍来说在形式上较为乏味,且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是学生普遍来说对于体能练习不感兴趣,参与训练过程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对此,教师要相应做出教学调整与变化,可以适当在体能训练中融入一些游戏或者活动元素。这可以立刻给体能练习增添色彩,会让训练过程变得轻松有趣。学生会积极参与到各种练习活动中,并且努力完成各种游戏任务。这样才能够起到更加理想的训练效果,学生会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既达到体能训练的效果,学生就运动过程的喜爱程度也会提升,这才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一种良好体现。

有很多体育游戏可以作为体能训练的依托,教师要善于灵活有效的进行教学组织与设计。教师可以运用奔跑游戏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可以运用负重游戏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运用追逐游戏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当然在具体的游戏中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如在“贴膏药”游戏中,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快速逮住对方,另一方面,又要启发学生不让对方逮住,最后去取得胜利。这种综合训练方式不仅趣味性十足,这也会在充分锻炼学生体能的同时,训练与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让学生的运动思维更加活跃。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体能水平可以慢慢得到建立与提升的有效训练过程。

【参考文献】

[1]刘艳贞.论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

[2]张玉娴.略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3(18).

[3]许桂博.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考试周刊,2012(61).

[4]張泽海.提高体能素质的对策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

[5]揭英琼.浅谈新课改下学校群体活动促小学生体能发展——“学生体能发展的研究”科研课题报告[J].中国教师,2011(20).

猜你喜欢
提高小学体育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