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11-14 13:52周小斌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提高初中有效性

周小斌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当中有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此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动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提高课程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什么才是有效性呢?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有目的的学、有计划的学、有热情的学。进入到初中阶段之后,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难,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用对方法。以下是笔者结合教学经验简单总结的几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學科的知识来说是比较枯燥抽象的。正是由于数学这个学科特点,使得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学习就产生了想要打退堂鼓的想法。因此,为了能够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方面着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心地学,积极地学。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比如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设置悬念创设问题化的情境,设计班级活动创设游戏情境等等。有了具体的教学情境之后,学生便能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学习数学,这样一来,数学知识便不再枯燥,学生的热情也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全等图形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副画面,画面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图片。由此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到里面完全一样的图形,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能够重合的图形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在这之后,我又展示了两组图形,分别是大小相同的一组和形状相同的一组,让学生判断这两组图形是不是全等图形。通过这个反向的问题,大家对于全等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在这个活动情境当中,学生实现了思维的深入,了解了全等图形的含义和特征,在轻松的活动里轻松的掌握了知识。

二、注重数学思想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对学生的思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数学思想,并形成特定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高度。具体而言,初中阶段所能够渗透的数学思想包括很多种,比如说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方程思想以及函数思想等等。这些思想都隐藏在课本当中的知识里,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并渗透给学生。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时候,便利用类比思想来实施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元一次方程这两部分知识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在教学生如何解不等式组时,我先给学生安排了两个基本的不等式组,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之后,我又引导他们反思解题的过程,结合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类比来找到各自的特点。除此之外,这部分知识还能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借助数轴来确定不等式组的公共部分,这样一来数与形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更加清晰的认知和印象。

三、精心设计有效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表现出自己听明白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了,但是在做课下作业的时候却是漏洞百出。针对这种基本情况,我们应当从习题的练习着手,来实施有效的课堂练习教学。虽然说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仍然还是要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有效的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还能够向教师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重点的讲解和教学。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提前就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设计,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练习题,比如说针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所涉及的练习,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所涉及的基础练习,针对公式应用的练习等等。

以同类项这部分知识内容为例。通过上课,大家明白了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但是一些同学在做题的时候总是出错,无法准确地判断出同类项。于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易错的问题,我专门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小练习,让学生来判断是否为同类项:①-5ab3c与3ab3c;②3xyz与3xy;③3x2y与-2xy2;④-5m2n3与2n3m2;⑤x3与y3;⑥25与4。在这几个练习里包括了许多易错点,比如字母相同但是相同字母指数不相同,相同字母指数相同但是位置不相同,常数项等等。学生在完成这几个练习之后,掌握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同类项中要注意到两相同,字母相同及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2)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3)同类项的判断是以它的总体特征来判断,而不能仅仅看它们的位置。这样的练习就是有效的练习。

总而言之,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当中有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此不断适应学生的动态。

【参考文献】

[1]马慧玲.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9(22).

[2]张晓东.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师.2018(S2).

[3]常永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

[4]王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5]徐尚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

[6]尹明惠.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书育人.2007(11).

猜你喜欢
提高初中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