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

2019-11-14 13:52邵文志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文

邵文志

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适应社会、适应发展的素养,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的某一项技能,而是一种适应学习、生活、社会的能力与意识。核心素养的推出不仅为我国教育系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我国教育系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迎合这一改革趋势,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之所需、学生成长之规律,将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原因

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以后,核心素养就成为了我国教育系统的指导方针。核心素养强调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建设,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作为一门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小学语文教育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应立足于生活化教育。在生活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言语词汇积累能力、情感道德素质、审美趣味、好奇探索能力、正确的价值观。

1.重要性。核心素养是贯穿人类一生的素养,是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技能。正处于认知世界、接触世界的小学生很需要核心素养的加持,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小学生事物理解能力、感知能力。这些技能不仅可以作用于认知世界、认知知识,同时还能够改善学生的内在品质,实现学生的素质全面成长。

2.内涵。核心素养强调的并非是某一种单纯的概念与素质,核心素养包括着众多的技能和思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积累、语文知识积累、语文学习方法、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

二、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课本词汇积累。小学语文教育就是将语文书本知识、语文学习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课本中的内容与元素将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语言词汇有着很多的积累途径,当然对于阅历不丰富的小学生来说,课本是最佳的途径。课本词汇能够改善与培养小学生思想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与课文后面都有大量的生字词。比如《说勤奋》一课后面就有遍、枕、稍、末、校、惯、渡、基、础等汉字。《生命的林子》一课后面有撰、页、膜、牌、扰、匠等汉字。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节课文都有着大量的对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的汉字,这些汉字的积累和学习对于学生日后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将会形成越来越强的汉字掌握能力,完整地了解汉字结构,形成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态度。

2.情感道德培养。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任务不仅仅包括汉字知识学习,语文知识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情感道德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拓展内容,二者都是必须重视的项目。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做到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汉字使用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学习《师恩难忘》一课中田老师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传道解惑。教师可以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思考自己身边是否也有这种默默奉献精神的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助力。学生们纷纷回想,有的学生说自己的妈妈每天早上早起为自己做早饭默默无闻;有的学生说公交车司机每天辛勤地开着公交车拉大家上学、放学默默无闻;有的学生说环卫工人每天凌晨就开始打扫街道垃圾为的就是天亮时给大家提供干净的城市环境默默无闻。学生在这样的课文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奉献的意义,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意义。

3.审美趣味培养。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趣味性内容,这是因为在编排课文的时候,课本编撰者考虑到了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为了满足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才会在课本中穿插数篇游记类文章。比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的时候,作者精心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阔,虽然黄果树瀑布不长,但是很宽,因此有着非凡的气势。学生在阅读《黄果树瀑布》课文的时候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巧夺精工,同时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探索欲望。课文中有许多描写景色的词汇,比如气势非凡、山回谷应等,能用作丰富学生的词汇。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应着重讲解这些精美词汇的应用时机和应用方式。教师要适度的开导学生,引导学生自行利用这些词汇造句,将优美词句应用于自己的作文当中。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欣赏意境。

4.求知探索精神培养。探索能力、探知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意义,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必须要明白,学生年龄小所以对任何新奇、趣味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应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用趣味化的內容和方式引导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索和讨论当中。比如在学习《牛郎织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牛郎织女只能在7月7见面,明明已经有了鹊桥,想见面时候就召唤鹊桥不就好了。因为这类活动比较开放,所以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新奇的想法与思路。学生在自行获取相关资料的同时积极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求知能力。

5.价值观培养。小学语文最大的特性便是同时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作用,小学语文中处处包含着人文价值与人类文化,这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如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的时候,课文在描述彭德怀杀骡子的同时,也在侧面的描写彭德怀重大义,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的情感在后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为了让更多的红军战士走出草地,彭德怀不得已只能下令杀掉大黑骡子。教师可以以此为中心向学生传达在祖国遇到危机的时候,应舍小家顾大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念。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核心素养的落实、渗透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改善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同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意义。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必须牢牢结合学生特征,将核心素养的概念、含义渗透到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只有当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和作用才算真正得到体现。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课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背课文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