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2019-11-14 13:52金海琴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小学生活动

金海琴

培养责任意识,是解决实践教学问题的教育手段。就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来看,学校将目标总体方向放在了教学的质量上面,片面地追求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良好品德能力的培养。这种应试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自制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因此,基于以上现象,教学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本篇文章将会从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就学校和老师如何在关心教育指导的教学体制下,提高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责任程度,就需要老师可以在意识层面与学生们达成一致,在行动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工作。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学习是现阶段每一个学生所应该完成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学习成绩也可以帮助自己往后的人生发展,但是学校和老师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整体的素质培养,只有为学生们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理念,才能引他们走向更加正确的道路,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模范学习,提高自我责任意识

很多的学生都十分热爱英雄人物的故事情节,容易被其中的爱国内容深深地打动,从而模仿英雄的举动。在物质文化不断地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父母为小学生所树立起的英雄人物形象是来自于外国电影情节里面的超级英雄。虽然电影人物的英雄事迹也能够感染更多的学生起到价值观的塑造作用,但是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着一定差距,并不适合中国本土的价值观体系的养成。所以,在教学体制当中,老师应该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人,富有责任感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学习,通过爱国事例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事业的故事,都能让学生们深刻的认识到历史伟人所树立起的责任意识,并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演讲,讨论和学习交流等形式,将英雄人物深深的刻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

人们的品德行为总是会受到观察和模范示范而形成的。一般来说,小学生更加倾向于模仿他们喜欢和尊重的人,尤其是对于班主任。所以,如果老师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规范来影响给学生,那么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从主观来看,教师只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够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才能去感染学生,教师只有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学习意识才能够在知识学习上面迎合学生;教师也只有高超的谈判技巧才能够与学生们建立起协调平等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自身有责任感,才能将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转移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到自己所能够做到的学习任务和课外活动。

二、建立班级活动,提高集体责任感

我们往往会认为批评将可以改进学生的日常行为,但是据研究表明,批评会让学生们对教师的做法产生误解。因此,批评教育在整个教学环境当中并不起促进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在表扬当中,老师不要重复的使用某一词语来对学生所做的任何事情进行完全的表扬,否则会让它们失去对表扬的新鲜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批评和表扬也可以运用到班集体的活动当中,借助学校开展的丰富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负责的品质,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树立起更加丰富的实战经验。

老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层次和结构,通过成立小组的形式,每组5到8人,根据学生性格特点来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努力来达到所布置的任务目的,在团队合作当中不断的形成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集体学习和集体实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思想不思进取,行動上总是懒于实践的学生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的现象。例如,老师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的主题班会,来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作用,在班级与班级之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以某一主题作为班级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也需要学生们能够对中国当今的国情形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小学阶段培养爱国意识。这就需要学校能够在五四活动期间,通过在公共场合做环保宣传,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们对于自然环境,对老年人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自立、自主、自强的能力,增强对我国主要形式的正确认识,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感。

三、在课堂渗透德育教学,挖掘责任感

课堂教学是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责任意识的主要场地,是培养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场所。对于老师来说,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认真完成老师所留下的每一份作业,提高责任意识,用更加认真地态度来完成作业,更加认真对待生活。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就可以看出,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多混乱,学习责任意识不强;而对于字写的好看,写作业较为整齐的学生来说,都具有踏实的学习心态。

例如,在课堂的管理当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只派一名组长负责协调课堂纪律,布置课下作业,也可以设置检查员、联络员等让其他成员一起加入监督的行列。每一个小组负责人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确保小组成员可以在一个有效安静的环境下学习,并通过督促和竞争的形式来清楚地了解到自身与其他学生的学习差异程度,激发学习热情。

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离不开学校和教师的关心教育,德育体制的渗透将可以帮助老师进一步提高学习技巧和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实现的,需要老师通过关怀教育来观察学生们的日常学习态度和心理变化,在小学阶段,为他们树立起一个高尚的情感意识,从而加快学习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小学生活动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活动随手拍”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我是小学生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非常小学生